试论我国骨科医疗风险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时间:2022-05-19 11:15:16

试论我国骨科医疗风险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摘 要】就骨科医疗风险分析方法进行归类,一般分为总结性归纳法,回顾性归纳法,根本原因分析法三种。目前普遍使用总结性归纳法进行分析。分析风险因素成因,基本分为院方因素、病患因素和社会因素。院方因素又详细分为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归纳分析风险预防措施,首先要规范制度流程以及实施标准的规范流程,对器械设施严加管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为了避免风险出现,要增加分析性工具,全面认识风险的因素,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严谨的风险管理体制。

【关键词】风险因素;风险预防措施;避免风险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74―02

1 引言

在各种医疗纠纷中,骨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只有客观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实施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对策,才能减少和有效预防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本文针对常见骨科风险的成因,总结基本对策,并对骨科常见风险的管理方法和思路进行初步探讨。

2 骨科医疗风险因素分析。

2.1 风险因素常见的分析方法

关于骨科医疗事故风险分析的文献目前比较罕见,进行风险因素分析时候通常采用三种方法:总结归纳法、回顾分析法、根本原因分析法。

总结归纳分析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将风险按照一定的方法分类,总结每类风险的普遍特征,从而得出此类风险的形成因素。

回顾分析法是对已经发生的纠纷事件进行搜集、整理、并分析统计出风险的一般特点。

根本分析法是从宏观着眼,分析整个医疗系统的流程,对每个环节进行认真研究,从而归纳出客观根本的风险因素。

2.2 风险因素一般分类

根据现有资料对常见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归纳出因素的出现频率和基本特征,将风险因素的成因分为三大类:病患因素、院方因素和社会因素。

2.2.1病患因素

骨科病情相对比较复杂,由于个人体质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期望值和实际治疗效果间的差异,是形成风险的主要因素。手术费用比较高,术前术后强烈的心理落差是形成风险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2.2.2院方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人为因素是医患双方沟通不充分,院方服务质量存在一定问题,护理人员经验不足、知识不够、对由骨病产生的并发症没有足够的预见性而引发的风险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指院方存在制度不严格,执行不完善,设施设计有缺陷等等引发的风险因素。

2.2.3社会因素是由医疗仪器存在质量问题和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而形成的风险因素。医疗仪器比如内置钢钉、支架,一旦产生质量问题,或者会经受很大痛苦,势必会发生纠纷。社会医保制度的不完善和社会发展形成一种矛盾,这也是发生风险的一种因素。

3 解决骨科医疗风险的对策

3.1 制度的规范化

3.1.1制定并严格执行规范的制度

严格的规章制度,让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循,可以避免盲目创新带来的弊端。这就要求医院应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每一位工作者要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医疗风险意识。作为医生,规范的病例填写是很重要的工作,规范的记录病情,能够详细了解病人情况并对其进行有效监控,一旦发生医患纠纷,也可以做到有证可查。

3.1.2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

所有风险因素中,人为因素占的比重比较大,因此,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是规避风险的重要措施。在人员培训方式上,要加化骨科专业知识,增强风险意识和培养医德。在医患交流方面,要改善沟通效果并进行一定的科普宣传。

3.1.3 医疗设备的管理

骨科病人长期卧床,对于医院的医疗设备以及病房环境的要求都很高,改善医疗设备和病房环境可以满足病人多种要求,人性化的设施、环境也是避免发生纠纷的重要手段。;另外对固定器、内置物、手术用具等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监控,也可以减少风险因素的成因。

3.2 分析风险成因

对风险进行确实有效的分析,增加分析工具,可以更全面了解风险因素

目前总结分析法是应用最普遍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却又明显的缺点,很容易将比较重要的因素忽略掉,尤其在骨科,这种弊端显得更加明显。根本原因分析法( RCA)和失效模式分析法( FMEA),这两种国外成功的分析方法。

两种方法都对整个医疗流程进行分析。前一种属于事后分析回顾性质,寻找和事情有关联的成因、时间以及流程,将事情过程进行还原。

后一种是前瞻性的分析方法,在没发生问题之前分析以往工作中失去效能的参数和模式,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两种分析方法有明显优势,适合风险因素比较复杂的骨科,单一的工具容易造成失误,增加有效分析工具可以减少风险因素。

3.3 解决办法

经过分析我们了解到风险的成因,如何避免风险的存在,就需要在实践中加强医患间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医患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

3.3.1 医生要有告知义务,要认真履行。告知时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不要对病情过于乐观,不要和患者承诺过度,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告知的条款要具体,内容要完整,包括费用、治疗效果、会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未来会出现的后果,都要详尽告知。这样可以减少患者顾虑,增加双方的信任感。

3.3.2 在护理时要服务诚恳,言辞真诚,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使医患关系变得融洽。

3.3.3 在恰当场合对病人进行科普教育,让病人如实了解病情,增加信任感。

3.3.4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医护素质。增强专业知识、责任意识的培养,树立良好医德,提升医护人员的个人形象。提高业务水平,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对风险因素的预见能力,及时对患者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些都是减少风险因素的必要措施。

开展任何工作都要以完善的制度作为基础和保障,降低医患纠纷、减少风险因素要制定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每一项制度都要完善,每一项流程都要规范,如术前查体、用药流程等,并随时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形成一份完整的记录和反馈,并对骨科各种风险因素、风险事件经行总结和分析,得出经验和教训,及时将缺陷环节报告院方领导,在实际工作中寻找风险因素,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纽云,许苹,董丹丹.我国骨科医疗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04).

[2] 张锦奇,周琳,吴宏.国外骨科医疗风险管理现状及其借鉴意义[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04).

上一篇:为减少卧床患者皮肤意外损伤自制气圈式便盆在... 下一篇:上海城市功能转型的进展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