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在书香润泽中焕发活力

时间:2022-05-19 07:27:48

让课堂在书香润泽中焕发活力

学校文化是全校师生经过长期教学实践,不断传承发展形成的独特习惯、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学校的灵魂,是推進学校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重庆大学城第二小学校地处书香浓郁的重庆大学城,传承前身曾家镇小学二十多年的“习字育人”传统,逐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浓郁的书香文化。学校充分发挥文化的强大作用,将书香渗透到课堂之中,浸润师生心灵,使课堂在书香润泽中焕发活力。

书香润泽,课堂品质的原动力。

大学城二小在长期的书法教育实践中,提炼“带着书香前行”的办学理念,形成“书墨清高,首重人品”的人文精神和“心正气和、清雅刚直”的良好风尚,营造人人习书法、品书法,爱读书、善读书的书香氛围。学校读书习字氛围浓郁,书墨翰香气息独特,争做书香人蔚然成风。师生在浸润着书墨翰香的校园里习德、立行、启智、健体、尚美,成为善书、善学、善品、善行之人。随着重庆市书法艺术特色学校的创建成功,学校书香文化越来越凸显并产生着强大的育人作用。

书香文化重在育人,而育人的主渠道在课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品质,打造规范、和谐、开放、智慧、焕发活力的课堂,学校引导教师聚焦课堂,挖掘中国书法传统的精神内蕴,构建起“四度三正”的书香课堂文化。“四度”本是书法的四个评判标准,即笔意谋篇规矩有法度、行列意韵贯通有气度、彰显书家品格有厚度、点画到位有精度。我们将其引申为课堂教学关注的四个维度。法度要求课堂教学规范有序,包括师生行为规范和教师专业规范;气度崇尚彰显师生个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厚度强调渗透学科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理念;精度提倡课堂细节的精妙处理。“四度”重在对教师教得好的要求,创新了区教委下发的课堂教学规范,彰显出“行止有范,点滴树人”的教风。“三正”乃习书的三重境界,即正姿,正行,正心。我们将其引申为学生发展目标的三个层次。正姿,指学习习惯重规范,包括坐立、读写、听说等;正行,指学习行为方式求转变,包括学习情绪、参与态度、行为习惯等;正心,指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需注重。“三正”是对学生学得好的追求,体现了“习字立品,书墨正心”的学风和“着眼发展、全面关注、注重过程”的学生学业评价观念。

“四度三正”是书香文化、课堂教学规范和质量评价相互碰撞的自然生成。是学校对课堂教学规范的要求,是全体师生遵循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和对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状态。“四度三正”课堂文化的建构是实现学校“培养品德高尚、心智健康、富有书香气息的未来人”这一育人目标的核心手段。

书香润泽,引导管理是关键。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多边活动,书香文化应该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时时影响师生的观念和行为。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能让师生在课堂上享受快乐,其乐融融;反之,则让学生产生厌倦,甚至痛苦。因此,加强“四度三正”课堂文化管理,规范、引领、调控和监测学科知识与技能、教与学的方法、课堂中师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是构建“四度三正”课堂文化的关键。

(一)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书香文化

结合学校“四度三正”课堂评价标准,精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构建“四度三正”课堂文化的基础。如一年级李杰老师在设计《進位加法》的教学时,他这样创设情境:首先出示学校大门、书香留痕、墨香廊、书法教室等图片,然后提问:同学们写的字真好!你知道书写毛笔字需要哪四件宝贝吗?小红准备到学校超市买其中两样,可以怎样挑选?老师们很多教学设计既让学生了解了学校的特色,增长对书法的认识,同时又将学习内容融入其中。为更好地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四度三正”的课堂文化,教研组在备课过程中还形成了“一个对照、四个环节”的备课方式,即自觉对照学校“四度三正”课堂评价标准;通过“集体解析——个体设计——互动研讨——课前复备”四个环节做好教学设计。

(二)在常态课堂中落实书香文化

为保证“四度三正”课堂文化落到实处,学校不只是关注公开课和教研课,而是重点关注常态课堂的落实情况。首先是转变教师的观念,让每位教师深入领会学校的书香文化精髓,固化下来。其次是持之以恒,加强常态课的管理评价,建立教学干部巡课制度,成立学科常态课听课组,加强常态课的指导和研究,并把常态课的评价纳入到教师的个人综合考评之中,扎实推進“四度三正”课堂文化在常态课中的落实。

(三)在教学研究中提升书香文化

课堂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反复的实践中凝练出来的。学校把“四度三正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课题進行研究,确定了学科子课题组,推進课堂教学改革。磨课是我们主要的研究方式,在“人人上研究课、人人参与赛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评课交流研讨”等系列磨课研究中,“四度三正”课堂文化被具体地、深入地逐步解读,学科“四度三正”课堂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共性中彰显个性。如,中段语文组围绕“四度三正”,提出了“读写结合促表达”的课堂文化。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中段孩子能说会道,轻松起步写作文。“四度三正”课堂文化正在研究中提升。

(四)在评价激励中强化书香文化

文化的持续靠人的坚持。为了让教师不断传承发展书香文化,不断丰富深化课堂文化,学校拟定了书香评价体系。“四度三正课堂评价量表”是评价体系的核心,旨在引领教师用“四度三正”的课堂文化发展课堂、发展学生。学校每期开展书香园丁、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选表彰活动,结合“四度三正”课堂成效,引导教师以“行止有范,点滴树人”为己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引导学生对照“书香少年”、“书香班级”的评选目标,更加主动地读书习字、锤炼品格。

书香润泽,焕发课堂活力。

课堂因为有了文化的浸润,师生就会自觉遵循课堂要求,并且转化教学行为,形成稳定、积极的思想品质、学习情感和行为习惯。长期的书香文化润泽,课堂因此焕发出强大的活力。

(一)引导教师自觉审视课堂教学。书香润泽课堂,对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也大力促進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我校语文教师程静在论文中写道:“为了紧跟学校“书香育人”特色发展步伐,构建“四度三正”的课堂文化,我必须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每一节语文课我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也有老师自我反思到:“我的课堂学生感兴趣吗?怎样做到学生喜欢的课堂‘气度’?”

(二)促進教师主动转变观念。自“四度三正”课堂文化构建以来,教师教学观念得到明显转变。感悟、反思、论文不断呈现,学校顺应这种转变,开办了校刊《耕耘》,为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促進教师发展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如吴雪梅老师在随笔中写道:“课堂教学质量重点是课堂的厚度,要着眼于学生学习的状态、收获的多少来考量。”卢永梅老师在教学反思《让书香弥漫语文课堂》中这样写道:“我们坚持课堂教学的‘四度三正’,孩子们定能从中受到灵魂的洗礼,都能做堂堂正正的人!就像《中国娃》中的歌词一样:‘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三)激励教师自主改革创新。“四度三正”课堂文化的构建,使全体教师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凝聚了力量。在这无形的力量下,教师们积极实践,创新了多样的、富有个性的教学模式、策略、评价标准等,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有效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比如“三维目标,五个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三维目标即教学目标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五个结合是教学实效与课堂活力相结合;双基训练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统一规范与呵护个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关爱相结合;精细处理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法度”四策略(量化教学时间;目标指向核心;板块式训练;分层练习)。“气度”四标准(小脸发红,小眼闪亮,小手高举,小嘴常开)等等。

大学城二小将书香润泽课堂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对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起到了明显效果。学校将继续秉承“带着书香前行”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书香育人”的内涵特色发展之路,努力把学校建成独具浓郁书香气息的现代化新农村品牌学校,为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城第二小学校)

(责任编校:白水)

上一篇:“先学后导,导练结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 下一篇:看国外如何实现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