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课要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时间:2022-05-19 05:51:39

物理实验课要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物理学是一门操作性与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完成,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完成。由于现阶段部分中小学的实验条件较差,所以在实验课上不可避免的要分组进行。因此,我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很适合物理实验课的学习方式,可以很好的加以利用。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需要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共同探索与实践,现在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合作学习的认识

什么是合作学习,不仅使教师而且要让每个学生理解它是一种怎样的学习方式,它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只有明确了“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方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合作学习“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实际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以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为基点,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在合作互助重活得知识,掌握技能并提高自己与他人交往、处理认识关系和观察、讨论、合作、协调、咨询、管理的能力,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合作动机的培养

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可能离开与他人的合作。特别在信息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显得尤其重要。我们的学习也不例外,诚如劳伦斯在他的诺贝尔物理领奖词中所说“从工作的一开始就要靠许多实验室中的众多能干而积极的合作者的集体努力,各方面的人才都参加到这项工作中来,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衡量,取得成功都依赖于密切有效的合作。”在物理实验课上,要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是所在小组必不可少的意愿,都应该尽可能的为所在小组处理献策,争取在每次的实验活动中使本小组成员更快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小组内成员是一种荣辱与共、互惠互利的关系,从而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与竞争力。

三、合作学习的实施

1. 分析学生,合理分组。

怎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实验过程中,而不做一个旁观者。这就要考虑到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业成绩、能力倾向、交往范围等的不同,进行合理分组。一般是进行异质分组,使每个小组内部成员形成互补性,每组成员都要包含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又要使各小组之间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为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的创造条件。即所谓“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每次分组都要围绕学习目标作适当的调整,不可把人数与人员固定。如:《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目标较易,可以两人一组,而《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探索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等探究性较强的题目,则可以6人或8人一组,以便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学生的最优化组合。

2. 提出目标,涉及活动。

在合作学生的过程中,学习目标应开门见山的及早提出,只有提出了大目标,每个小组才能朝着这个目标(小目标)。例如: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直截了当的告诉学生,我们这节课的目的是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那么学生可以围绕此目标寻求理论依据,选取实验器材,制定活动计划,进行角色分工。如:器材连接者、监督检查者、查找资料者……

3. 宏观调控,及时点拨。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调控者”“管理者”“咨询者”“合作者”等多种角色,担当起“导演”“演员”的双重职责。在活动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生,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点和点拨,使小组和学习讨论顺利开展。如:《伏安法测电阻》一课中,我有意给学生摆出下列器材:4节干电池、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已知阻值的电阻等。有的小组按教科书上的电路图进行器材的选取和电路的连接,而有的小组则不选滑动变阻器,这时候小组成员之间可能发生争执,不选滑动变阻器行不行?教师课进行适当点拨,肯定这种做法的正确性,然后启发学生,为了减小误差,怎样才能多做几次取平均值呢?这时候有的学生想到改变电源电压的方法,由原来的四节干电池串联改为三节或二节,或者选用学生电源等方法,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鼓励表扬。对于在学习活动中不积极或无所适从的学生,教师应进行鼓励并帮助他们制定合适的目标,以求达到人人进步。

4. 集思广益,做好评估。

小组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各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将这些成果汇集在一起开展全班大讨论,对于有争议和有怀疑的成果可以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辩论形式,各小组寻找自己的理论支持,彼此争论,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实现思维的碰撞。从而产生出耀眼的智慧之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完善,并且在辩论中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最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把学习成果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将学习中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在今后的教育中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规律的总结与经验的积累有待我们更多的人去实践、去探索。

上一篇:浅谈企业文化在基层单位中的作用 下一篇:论化学课外小实验的作用及其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