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快乐的心理情绪、创建物理高效课堂

时间:2022-05-19 01:49:55

营造快乐的心理情绪、创建物理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识码】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真正落实在教学中还不到位。在课堂教学中较少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而是把重点放在知识技能的传授上。使得现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压抑,学生缺乏个体性的创造思维活动,只是被动的接受。使学生学得辛苦,教师讲得也累,无法营造一种生动、有趣、快乐、高效的教学氛围。那么在物理课堂上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我觉得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注意优化课堂结构的同时,还需重视课堂良好心理情绪的创设。使学生愿学、乐学、高效的学。达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健康情感的目标与效果。

在物理课堂上如何创设良好的心理情绪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呢?我感到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物理教学中应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教学内容要新颖别致。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自主地动脑探索知识奥妙,从而焕发起更高的求知欲,这对于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掌握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讲相对运动,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飞行员在高空用手抓住一颗德国的子弹的真实故事;讲光的折射,引用了诗词名句:“鱼翔浅底”来例证。这样做,便可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形象逼真,产生很强的感召力,使课堂气氛活跃,知识信息传递轻松愉快。

二、我们应发挥物理学科的优势精心设计实验;中学生朝气蓬勃,爱动性强,好奇心盛,实验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在学生头顶处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讲授浮力产生的原因时可以利用漏斗(或雪碧瓶底部剪开,瓶口朝下)和乒乓球做小球能否上浮的实验,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3、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中学物理学中的许多内容是从生活实际中归纳出来的,例如力学问题,很多都有生活的影子,在教学这些物理问题时,可以反过来创设一个发生这类现象时的情境,以利于教学。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创设情境,利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寻找概念理解的捷径。这类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常通过人体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所得到一些体验,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在学习时一旦被激活,会对新概念的理解和新知识的学习带来正效应。如物体的惯性,通过人乘车时,车子突然启动和紧急刹车时的感受,可体验“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含义,使学生对惯性的理解更为确切。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及时鼓励评价,使学生乐学。教师的评价,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积极的评价能激励学生,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正面功能。

一、对学生在课堂上正确的结论、活动要给与真诚的赞赏性的评价。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快乐,越快乐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成功的满足。在实际教学当中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如对一般学生可用:“书写认真”“解法巧妙”“见解独到”。对已获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言语刺激:“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还有更巧的方法吗?”这样会使全班情趣高昂,切忌给学生以反复失败的刺激。

二、要注意激励性的评价不可泛化,无原则奖励和赏识会造成学生自我感觉太好,经不起批评和挫折,稍不如意就情绪低落。所以在开展激励性评价时,也不能忽视指正性、否定性评价的作用。只是要注意以不伤害学生自尊为前提,并注意批评的艺术。这样,即使当时学生不理解,一段时间以后也会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从而不会与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上课时的心理状态。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创设学生良好的心理情绪,不断地激励学生亲手去探究和掌握物理知识及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愿学、乐学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上一篇:课堂讨论法的巧妙运用 下一篇:我在伦敦,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