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蹈教学对话中奔跑着

时间:2022-05-18 09:29:03

在舞蹈教学对话中奔跑着

摘要:职业教育要完成“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教师素质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艺术类舞蹈教师素质,以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已成为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十分紧迫的问题。舞蹈教师的职业性质要求教师不仅要拥有所教舞蹈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是能引导学生走进舞蹈的殿堂。舞蹈教师的职业属性应该是工作态度、知识体系、能力结构三方面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职业教育;舞蹈教师;终身学习;团队意识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3-98-2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开始扩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被国家放在了重要地位。200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2005年11月,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当前教育发展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高等职业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如何引导教师进行发展,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职业教育要完成“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教师素质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艺术类舞蹈教师素质,以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己成为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十分紧迫的问题。舞蹈教师的职业性质要求教师不仅要拥有所教舞蹈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是能引导学生走进舞蹈的殿堂。“舞蹈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和观察对象,作为艺术类舞蹈教师对学生认识和学习舞蹈有着不可忽视的心理影响。因为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在舞蹈教师言行中感知美。”舞蹈教师的职业属性应该是工作态度、知识体系、能力结构三方面的有机统一。我有幸在2011年7月参加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由此引发我进一步的思考。

一、制定教学生涯规划,实现教师终身学习

学会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引导和帮助青年教师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引导青年教师对专业的追求,同时也将促进他们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工作。将教师个人的进步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能够达到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终生的、整体的、全面的、持续的过程,教师要学会据此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善于分析和审视各种因素、并结合学校政策、岗位在职培训的过程中为自己制定一个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做出自我规划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这样有利于明确自己每一步发展的目标以激励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取得专业进步,最终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水平。教师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之前一定要准确了解自己目前的专业发展状况和水平,这也称为自我认识和评估,然后是分析相关资料之后审视发展机会,跟着确定专业发展目标与行动策略,按目标逐步执行。

舞蹈教学岗位对任课教师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包括对各门课程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掌握的要求以及教师个人修养方面的要求。新时代的舞蹈教师应该具有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养,应该是一专多能,有自己的舞种特色,再融知识和技能(多科舞种)为一体的新型教师。这就要求舞蹈教师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把其他舞种成分有机地纳入教学中。在教学工作中要关心学生,有强烈的责任心,以教师职业道德为标准,进行不断地继续教育,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修养,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与高尚的审美情操,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教风。用吴晓邦教授所倡导的德知修养观要求自己。吴晓邦教授所说的“三位一体的系统观”即舞蹈教育者应该是集教员、演员、编导于一体,融三者为一人,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

二、改善教学方法和技能。以自我反思来提高教学水平

众所周知,在舞蹈教学中“口传身授”是主要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得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述动作的过程和要求,周而复始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而学生对动作的要求是否理解、内心存在什么疑问、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等,我们却很少给学生表达问题的机会,这种缺少互动的学习,学生缺乏思考空间,大脑习惯于接受外来的信息,缺少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一名优秀的舞蹈教师必须正确对待舞蹈教学中的“口传身授”,“口传身授”不能成为教学的全部,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通过“口传身授”启发和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用学习逐步锻炼自己的创造能力。“帮助与指导他人”是教育者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要把学生放在平等或主体的位置进行教学,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例如:导入技能、刺激变化技能、互动技能、交流技能、策略技能等,这些教学技能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发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教学自我反思,通过反思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从而有助于自己的专业教学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此,应该将反思纳入自己的日常工作范畴。我们只有边教学边反思,通过实践一一教学一一反思,把教学、研究、学习三者综合起来,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身心素质和知识能力水平。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营造和谐的团队意识

何为团队?团队就是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内部分工明确又彼此高度信任、密切合作地工作在一起,追求集体的成功。团队精神就是团队成员共同认可的一种集体意识,是团队成员共同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体现,是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舞蹈教育事业把我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要成功必须有较强的职业素质同时协调好各种关系,加强合作。如果我们普遍缺乏团队意识,那么就不能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必须懂得团队的重要性,培养与其他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团队中,树立全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在团队中,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团队中,体会个体价值实现是以集体目标最快最好地实现为准则。加强舞蹈教师团队协作、培养团队精神,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即使是任教同一科目的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等许多方面也是各有特点。这是因为每位教师以自己的不同经验为背景来理解事物,理解到的只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位教师都要超越自己的理解,看到别人与自己的不同理解,从而形成更为丰富和更全面的见解。于是,每一位教师之间的差异就是教学资源,差异就是合作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形成学习型教研组,有利于帮助舞蹈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舞蹈教师的研究能力,是舞蹈教师自主发展的动力。充分发挥教学科室的作用,每学期在舞蹈科部组织轻松愉快的研讨活动,给教师们提供一个平台。教师们通过听课、看课、评课等方面的工作,营造出互帮互学的研讨氛围。充分挖掘、利用各种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资源,加强与同事、同行进行专业合作与交流。

四、构建合理的评价制度,增涨教师工作热情

我校在提高舞蹈教学质量与提高教师素质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舞蹈课程说课、评选舞蹈优质课、考核教学成效、教师专业技能测试、精品课程的申报等工作。学习力是未来学校的竞争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新知识,才能有创新能力。一个优秀的学校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团队。因此,学校要为教师充分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创造学习的平台。每学年学校都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师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让活动开展得卓有成效,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型活动学校连年开展,并且每次活动学校都认真策划,精心组织,打消了教师当中存在的活动一阵风,刮过就无事的临时性思想,逼迫舞蹈教师在自己专业发展上多想办法,防止每次活动自己无缘获奖的尴尬局面出现,使舞蹈教师的专业素质在活动中不自觉的得以提升,极大的增涨舞蹈教师工作热情。

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高职院校舞蹈教师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其特殊内涵在于舞蹈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与发展。舞蹈教师只有保持一种持续发展的心态,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和不懈努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舞蹈教师。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著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于平著,中国舞蹈艺术(第一辑)[M],人民出版社,2002

[3]曹理,缪裴言著,中学音乐教育理论新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谭莉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教育在职硕士,舞蹈二级演员。

上一篇:《绕圈集》漫谈 下一篇:对工笔花鸟画传统的学习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