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研究的哲学观

时间:2022-05-18 09:08:07

语义研究的哲学观

摘 要: 词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语言学、心理学、哲学领域的研究焦点。语言学中词义问题的各种观点受到哲学流派的深刻影响,语言学中的词义研究与哲学有着密切联系。

关键词: 哲学 语义 二元模式 三元模式

词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语言学、心理学、哲学领域的研究焦点。在语言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词义问题的研究是由哲学家们进行的,语言学中词义问题的各种观点受到哲学流派的深刻影响,语言学中的词义研究与哲学有着密切联系。

一、分析哲学与“语符-客体”二元模式

在分析哲学的早期,人们对于意义问题的研究都是囿于“语言—世界”模式,词义研究的指称论等都属于“语言—世界”的模式。后期的分析哲学研究人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并肯定了人在语言运用中的意向性作用。格赖斯和塞尔把意义和意向联系起来,把分析哲学中人的因素引入语言分析这种倾向发展到最成熟的阶段。[1]词语意义的研究是传统语义学的主要内容。对于词义是什么的问题,主要有指称论、意念论、反映论、概念论,它们依赖客观事实,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寻求意义的真值条件为目的,是“语符-客体”二元模式。二元模式关注的是词义的客观性,即词的客观属性。[2]在这种模式下,主要采用描述法研究词义,即把词语所表达的意义的确切内容描述出来,词义的描述过程就是寻找真值的过程。所以,词义描述也可称为真值描述。词义的真值描述包括词与物的对应、词与观念、概念的对应和词语的真值内容的体现。

二、体验哲学与“符号-主体-客体”的三元模式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体验哲学,坚决反对分析哲学的基本观点,坚持体验哲学观,认为概念、范畴、心智都是来自于身体经验,意义是在身体经验、大脑与客观世界互动的基础上产生的。[3]在体验哲学基础上建立的认知语言学是新一代的认知科学,对于词义的理解,主张动态化的识解方法。

语言学家们对词义问题的研究主要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研究方法,静态研究的内容“是研究词作为语言体系的单位(不变体)所具有的所指意义”,包括对词典意义、义子(义素)、各词义之间的关系,即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语义场等的分析。动态的方法分为两类:一是历时的,研究词义的演变规律;二是共时的,“研究言语中(作为变体)的各种内涵意义(联想意义),侧重于词的功能—语义分类,分析词在交际中的语义体现”。与词义描写观不同,词义解释模式认为,词义不是词与物的一一对应,意义不是唯一的,而是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随着交际者所给予或接收的言语刺激和反应而变化,随着词语的不同用法而相应发生变化,随着人的不同解释而变化。词义的三元解释模式要溯源到词义的用法论,包括行为论、使用论和符号化过程论,在这些理论中都突出了“人”这个意义识解主体的因素,符号意义不再是一种外界事物在反映人脑中的对应性的描写,而是基于主体解释作用的“符号-主体-客体”的三元模式。[4]总之,词义解释模式强调了行为、用法和符号化过程等对词义限制性的影响。

总之,词义研究的历史,大致反映了人们对语词意义的认识规律,即从语符与所指的对应性描写,到探讨词义内部机制的解释型研究方法,再到词义在线释义的识解型研究方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词义研究的二元模式是静态描写方法,二元模式从对应性出发研究词义,指称论涉及了词语的客观归属和事实,是语符与所指实体的对应,意念论是语符与意念、观念的对应,概念论是语符与概念的对应;词义研究的三元模式则动态解释方法,突出词义理解和使用中人的作用。二元模式和三元模式本身都不是全面的词义研究模式,但它的存在为后来的词义识解模式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Collins,A.M.,& Loftus,E.F.A 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 of semantic processing.//Psychological Review,1975:82,407-428.

[2]Jackendoff,R.Semantics & Cognition.Cambridge and London:The MIT Press,1985.

[3]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重庆出版社,2005.

[4]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201203153)

上一篇:教师应怎样练字 下一篇:和而不同 共创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