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积极的儿童阅读环境

时间:2022-05-18 07:57:34

打造积极的儿童阅读环境

幼儿期的阅读入门首先是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幼儿行为开始和持续不断延续下去的动力。曹竟泽萌发的阅读之趣难能可贵,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加以重视,保护好这棵阅读之苗。通过陪她看书,给她讲故事,满足她的欲望;同时帮助她挑选一些合适的图书(插图鲜明、图解简洁、无字)减少她阅读时的困难;鼓励她将看到的说给老师和伙伴听,获得一种阅读满足。这样促使她的阅读之趣在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长叶。由此看来,要消除儿童阅读中的“依赖现象”,需要我们采用有效的手段,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从而实现“他阅读”到“我阅读”的转型。具体来说,笔者以为至少有三种可行的策略。

一、分享型策略——全员化分享,快速提升集体阅读的沸腾点

“习惯成自然”,要教幼儿阅读,光有兴趣还不行,还要将兴趣变成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成为习惯时,他们就会主动地读,并真正地享受阅读过程和欣赏阅读内容。于是我们和曹竟泽妈妈取得沟通,为曹竟泽的阅读制定了小小的书目,同时,她妈妈还感觉到自身示范和对女儿引导的责任。在幼儿园,我们每天至少安排一两次固定的阅读时间,让曹竟泽和伙伴、老师一起享受书中美好的故事和有趣的插图,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造就爱阅读的集体,影响幼儿个体的全面发展。大伙儿像一家人似的围坐在一块儿听故事,总会油然生出一种我们是一起的亲密感觉。读故事活动中,有一个最重要也最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它提供了一个让孩子们和谐共处的机会。一起分享阅读,一起经历那个魔幻的幻想世界,可让我们对彼此产生深刻的认同感。有了我们是一起的归属感,他们就会把共享过的书中人物形象、情节意象、词语表达等运用在他们的日常对话中。有了书中语言向当下生活的亲密移动,儿童就会不断地回到书本中,重复发现与移动的过程。如此,儿童就与书本的距离越来越近。

二、懒惰型策略——全阅读体验,适时按动教师朗读的暂停键

美国的柏兹·贝特勒克老师在为一年级的新生上第一堂语文课时,带去了一本有超大的字和彩色的插图的书《姜饼男人》。他戴上姜饼男人的面具,一边读一边带领学生表演书中的一些动感语句,比如:“跑呀!快跑呀!你们追不上我!因为我是姜饼男人!”很快,他们用这种朗读加表演的方式,学完了这本书。接下来,他们到自助餐厅、门卫储藏室、保健卫生室、辅导主任办公室、校长室转了一圈,去寻找姜饼男人。最后回到教室,品尝到“姜饼男人姜饼”。学生津津有味地吃着姜饼,老师把故事《姜饼男人》又朗读了一遍。下课的铃声响了,孩子们不依不饶,一定要贝特勒克老师再为他们朗读一个故事,但老师无论如何也不答应。孩子们生气地嘀咕着:就算你能认字了,有什么了不起!总有一天,有那么一天我也能认字、读书……老师忽然变“懒”了,实际上是期待自己的学生能早一点自己朗读和写作故事。这是世界上一种全新的语言学习理论——全语言学习的观点。教师所要做的,并非包办所有的幼儿阅读。在幼儿兴趣得到充分启发后,在他们具有了一定的观察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后,我们不妨效仿贝特勒克先生,按下讲故事的暂停键,让孩子自己自由的想象、自然的表述、自发的阅读。还是崔利斯讲得好,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让孩子渴望阅读。在幼儿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期待着老师的下一个故事之后,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阅读的动机,“逼迫”幼儿自己去阅读。

三、互动型策略——全方位交互,有效拉动儿童阅读的动力阀

在幼儿阅读的过程中,互动阅读是不可缺少的。互动阅读可以在亲子间进行,也可以在师生之间或者在同伴之间进行。互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亲子对读法、同伴交流法、故事续编法和故事表演法。许多的童书,尤其是像《逃家小兔》这样的绘本是非常适合亲子对读的,对读往往能够在自然的压力下把儿童带入阅读情境。要推动幼儿的主动阅读,可用的第二种方式是同伴交流法。让孩子与同龄的孩子进行阅读交流,是有趣而有效的引导方法。当孩子们在一起读书、聊书的时候,阅读的气氛就会热烈。更重要的是,孩子之间思维方式相近、语言相通,他们在一起能够享受到阅读的更多乐趣。我们完全可以说,同伴之间的阅读影响力大大超过了教师对儿童的影响。实践证明,即使一个孩子还没有阅读习惯,但是把他放入一群正在阅读的孩子当中,他就会模仿其他人渐渐融入其中。当然故事续编法与故事表演法也是利用幼儿的好奇心与表现欲激发、推动儿童自主阅读的最好方式。幼儿要学会自我阅读,不仅需要掌握自我阅读的能力,还必须具有一种阅读需要。故事续编法与故事表演法就能有效的激发幼儿的阅读“需要”。当曹竟泽对图书兴趣渐浓时,就可以引导其自我阅读,借用图书画面制作一些图片让她在阅读时玩耍和使用。孩子喜欢学老师的样,做老师做的事。我们在给她讲故事时先用这些图片来示范,然后把它和图书一起供她自由取用。这样,她在阅读时,就能利用这些图片熟练地复述故事的内容,有时还能自编故事给同伴听。为了能够让互动阅读取得最佳的效果,教师需要有一颗童心,保持足够多的耐心,做一个曹可凡式的倾听者、儿童阅读的真正支持者。

上一篇:浅议学前教育的生活化教学 下一篇:利用结构游戏的评价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