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移动应用逆袭欧美

时间:2022-05-18 01:10:16

亚洲移动应用逆袭欧美

“我们已经不常致电给别人发表高谈阔论,更不用等待‘哔’声出现后才留言给别人,只要使用App就能做到。”8月7日,推出了简化语音信息功能后,WhatsAPP一位发言人激动地说。

然而对于亚洲用户来说,美国人谈论移动社交业务的方式让人感觉直冒傻气――早在2011年,微信就已经这么做了。

以微信为代表的一批亚洲移动社交应用正在引领创新潮流, 而Facebook、谷歌们则沦为跟风者:今年以来,社交应用Path加入了私信、贴纸和高级照片滤镜功能,Facebook则推出了语音信息功能……是不是越看越觉得眼熟?没错,我们从这些西方互联网巨头的产品中看到了中国的微信、韩国的KaKaoTalk、日本的Line等亚洲热门移动应用的影子。

长期以来,凭借着对互联网商业以及社交技术的改进,苹果、谷歌、Facebook等西方科技巨头一直占据霸主地位,而尽管全世界20亿互联网用户中有将近一半在亚洲, 但亚洲一直被视为互联网领域的跟风者,因为这里很难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互联网产品。

不过,情况正在发生反转,正如新兴经济体引领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一样,亚洲正在成为下一阶段引领全球IT行业狂奔的火车头。

2010年以来,KaKaoTalk、Line、微信等移动社交应用,从免费短信和语音信息起家,陆续添加视频消息、照片分享、时间轴和游戏平台等,迅速崛起。仅仅推出两年, Line的用户就突破了两亿门槛,而Facebook和Twitter用了5年时间才使用户量达到这一规模。

更具说服力的是,其用户并非主要集中于本土,海外用户占了绝大部分,甚至在用户习惯十分顽固的欧洲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

眼下,微信、KaKaoTalk、Line不约而同地开始走国际化道路,并把迈出国门的第一步放在了东南亚市场,这里拥有6亿人口,中产阶层迅速增加,智能手机销量增长迅猛。亚洲互联网公司投入数千万美元在这些地区的电视上做广告、进行网络宣传和邀请明星代言,竞相吸引深谙科技青少年的注意力。

《华尔街日报》今年5月援引InMobi公司CEO Naveen Tewari的话说,在过去一年里,中国移动开发者的海外推广费用在总预算中的占比,从极低的比例猛然跃升到50。意大利数字营销和咨询公司Young Digitals负责人Guido Ghedin在今年互联网大会期间表示,微信和Line 都在意大利积极推销自己的产品。

这些移动应用的强势崛起,让Facebook、谷歌等传统互联网巨头感受到了威胁。事实上,早在2011年,谷歌就已经觉察到这种趋势。只不过,那时他们还认为,移动设备和应用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赚钱,因为亚洲消费者早已习惯了免费下载的观念,不愿付钱购买。当时中国只有约30%的用户在应用中购买商品,而在美国这个数字高达70%。

不过现在,在Facebook还在为如何扩大收入来源绞尽脑汁的时候,亚洲的移动社交应用已经找到了行之有效的盈利策略。KaKaoTalk的“Plus Friend”功能允许用户将品牌加为“好友”,而这些品牌则要支付费用,并可直接向粉丝发送特别消息和优惠信息;微信则与星巴克、凯迪拉克、耐克等国际品牌开展广告合作。

更让Facebook大跌眼镜的是, 今年第一季度,Line仅贴图表情一项收入就达1700万美元,总收入为5890万美元。而KaKaoTalk在去年则第一次实现盈利,营收4200万美元,净利润650万美元。

咨询公司Ovum认为,亚洲移动互联网崛起的关键驱动力是收入的增长以及更廉价智能手机的普及。市场研究机构ITU的数据显示, 2007年至今,发达国家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了4倍,而发展中国家则增长了27倍。到2017年,亚洲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14亿台。另一方面,由于亚洲不同地区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别不大,所以只要了解当地的细微差别,设计出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加上敏锐的商业本能,就可能挖到一座大金矿。

Ovum分析师马克・罗森认为,与西方互联网公司开发的程序相比, KaKaoTalk、Line与微信等应用根据每一个新兴市场的特点制定营销策略,因此风格更能迎合青少年口味, 也更容易脱颖而出。

这同时也暴露出互联网行业传统的谷歌、Facebook等西方公司“一刀切”策略的局限,它们大都不进行本土化,而是希望建立同质化的全球通讯产品。“如果真想打入新市场,就必须针对当地用户量身定制,倾听他们的需求。可惜对于Facebook这样的大公司来说,很难做到。”罗森说。

上一篇:詹姆斯:乔丹才是最伟大的球员 下一篇:华润曲线登陆上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