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走进作文课堂

时间:2022-05-18 12:51:19

让信息技术走进作文课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快,不但走进了教学课堂,而且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对作文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效果。因此,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文本,提高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是个例子。”教材精选的文章文质兼美,寓意深刻,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典范。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用好教材,精心备课外,还运用信息技术对教材进行拓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量增加了,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我在教学《人物描写一组》中《“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时,插入一个视频,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看完后,我问:王熙凤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他们纷纷回答:

生1:王熙凤穿戴很高贵。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1:从头上戴的、身上穿的看出来的。

生2:泼辣精明。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2:从王熙凤说的话看出来的。

师:她与谁说了哪些话,目的是什么?

生2:她与林黛玉说:“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目的是要讨好贾母。

生3:放诞无礼。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3:从“一语未了,只听见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看出来的。

看视频是非常直观的,学生还未学文,就知道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了。多媒体课件“绘声绘色”,与传统的文字和图片相比,更能够给学生的感官带来冲击。

诗歌教学难度较大,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网页图文并茂,有声有色,适合儿童学习,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我想》一诗,我在课前做了课件,上课时播放课件,把第一节诗的押韵标好,让学生反复读韵脚,并告诉学生,诗歌讲求押韵,这样读起来才朗朗上口。学生学得很起劲。教学后,我让他们再上网搜索几首儿童诗,他们搜索了《小小野花》《有主在我船上》等,还看了视频,大大扩大了阅读量。网络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最后,我让学生以“我想”为话题写一首诗,题目自拟,感情真挚,符合诗的要求。在教学这首诗后,正好是“冰心杯”征文投稿的时候,我让他们以诗的形式写,他们写了很多,运用网络投稿,其中《情系台湾》《听听台湾的哭泣》《血脉相连 携手向前》等获“冰心杯”奖。

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文本,增加阅读量,使资源共享,而网络又为学生提供了作文交流的平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交流信息,提高写作能力

交流,是传递信息的最佳方法。由于学生们经历不同,见识有别,拥有的信息也就多种多样。组织传阅各自的照片,进行交流,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信息量。在班级建一个资源网,学生们有信息就发到班级资源网上,每周开一次信息交流会,这项活动最受学生们喜爱。信息之窗打开了,也为他们的写作开辟了一条道路。交流信息,捕捉信息,让学生的作文在信息中自由地流淌。具体做法:

1.周末,帮父母做事。每到周五我就布置作文:“周末,请同学们随家长活动,并带上照相机,把你最想拍的镜头拍摄下来,回家后写一个片段,将照片和作文片段发到班级资源网上,下周一开信息交流会。”交流时,我先让他们说说照片的内容,他们说得很起劲,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说得淋漓尽致。接着读读作文片段,认真对照说的跟写的是否相符。然后修改片段内容。课后写一篇以“周末”为题的作文,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他们写了《愉快的一天》《今天我当家》《当小老板》等作文。郑露写的《当小老板》获“新作文杯”作文大赛三等奖。

2.假日,随父母旅游。许多家长在节假日里会带孩子外出旅游,让孩子开扩眼界,增长见识。会带上照相机拍拍照,留作纪念。也会写写作文。借此机会,我让学生把自己拍的照片及写的作文发至班级资源网,互相交流,比一比谁的拍摄技术高,谁的写作本领强。他们积极性很高,发了很多照片和作文。吴凡辰写了《游张家界的黄龙洞》、周承涛写了《黄山奇松》等。

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与大家资源共享,为写作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信息量多了,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了。

三、运用信息技术激发想象,提高写作能力

看图作文除了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内容外,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象有一定的难度,我运用了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想象,提高写作能力。如教学《小足球赛》看图作文,小足球赛的紧张、激烈,这是要依靠想象来再现的,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事先拍好平时校园篮球队《球赛》的录像,上课时播放给学生看,看完,让他们说说。

接着,我把这场球赛迁移到这节课《小足球赛》看图作文上来,这样视听结合,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说话动机,解决了看图作文想象难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走进作文课堂,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确实能提高写作能力。

上一篇:创设情境 造“米”下锅 下一篇:智慧生成,构建生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