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0~3岁儿童佝偻病及相关因数分析

时间:2022-05-18 11:33:22

吉林市0~3岁儿童佝偻病及相关因数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吉林市0~3岁儿童佝偻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卫生部提出的重点防治的四大疾病之一,其极大的损害了儿童的骨骼健康和生长发育,因此及早预防极为关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吉林市区0~3岁1431名儿童佝偻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吉林市0~3岁儿童佝偻病患病率18.5 %,与维生素 D和钙剂的添加、喂养方式、出生胎龄及出生体质量以及户外活动时间等因素有关。结论 吉林市区0~3岁儿童佝偻病的患病率比以前有所下降,但仍处于我国中等水平(我国儿童佝偻病发病率为18%)。儿童佝偻病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坚持早期防治、综合防治的原则是控制和消灭佝偻病的关键。

【关键词】佝偻病;患病率;因素

吉林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科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1月,在吉林市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0~3岁儿童1431例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童 872(60.9%),女童 559(39.1%)。

1.2 调查方法 ①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询问儿童家长,调查内容包括:儿童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喂养方式及患病情况等); 维生素D和钙剂添加及户外活动情况。②实验室检查(血碱性磷酸酶的测定)。③佝偻病相关症状和体征记录。

1.3 佝偻病诊断 与1986年卫生部颁发的“婴幼儿佝偻病预防方案”及2002年第五届全国佝偻病科研协作会议上俞淑敏《诊断分期参考数据》为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佝偻病患病率 根据佝偻病诊断标准确诊患儿265例,患病率为18.5%,其中男童患病率18.4%,女童患病率18.6%,男女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 P=0.768)。

2.2 佝偻病相关因数分析

2.2.1 喂养方式与佝偻病的发生 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人工喂养组佝偻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4.23%、18.94%、19.93%,三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17,P=0.157)。

2.2.2 维生素D添加与佝偻病的发生 维生素D添加组与未添加组佝偻病患病率分别为15.7%,26.9%前者明显低于后者(χ2=24.893,P=0.001)

2.2.3 钙剂添加与佝偻病的发生 钙剂添加组与未添加组佝偻病患病率分别为16.4%、22.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1,P=0.001)。

2.2.4 户外活动时间与佝偻病的发生 每日户外活动少于2 h的儿童佝偻病的患病率为25.67%,户外活动>2 h的儿童佝偻病患病率为16.0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3,P=0.001)

2.2.5 富钙食品摄入与佝偻病的发生 经常摄入富钙食品(如牛奶、虾皮、海鱼、豆制品、海带等)的儿童,佝偻病患病率(7.38%)远远低于偶尔或不摄入富钙食品的儿童佝偻病患病率(11.5%)(χ2=14.157、P=0.001)。

2.2.6 孕周与佝偻病的发生 早产组、正常产组和过期产组,佝偻病患病率分别为26.02%、19.21%、9.0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1,P=0.121)。

2.2.7 住房朝向与佝偻病的关系 住房朝向阳光充足组、阳光一般组及阳光不足组佝偻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8.78%、25.6%和28.4%,3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1,P=0.003)。

3 讨论

本次调查吉林市区0~3岁儿童佝偻病的患病率为18.5%,较以前有所下降,但因吉林处于我国北方,冬季较长,因此患病率同国内其他地区调查结果相比,患病率处于中等水平。

儿童喂养方式与佝偻病的发生有关,母乳为婴儿的最佳食品,其钙磷比例适宜,易于吸收。但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少,因此每天需补充适量维生素D。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的儿童佝偻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4.23%、18.94%、19.23%。因此,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挑食,达到均衡营养,减少佝偻病的发生。

出生时体内钙和维生素D储蓄不足,生长速度快,也易引起佝偻病的发生。且添加组低于未添加组佝偻病的发生,故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是降低儿童佝偻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本次调查还发现儿童佝偻病的发生与富钙食品的摄入次数呈明显的相向关系,经常摄入如牛奶、虾皮、海鱼、豆制品、海带等富钙食品可使儿童佝偻病患病率明显降低。

户外活动时间与佝偻病的发生呈递减关系,因此要尽量每天户外活动2 h左右。

房屋朝向与儿童佝偻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应选择阳光充足的房间。

4 预防

向父母及看护人宣传佝偻病的预防知识,指导家长带婴儿尽早户外活动,逐渐达到1~2 h/d,尽量婴儿头面部、手足等;及时补充维生素D,做好婴幼儿保健,合理喂养,平衡膳食,减少儿童佝偻病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2):73-81.

[2] 杜卫,解凌,宋华.青岛市四方区婴儿佝偻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齐鲁医学杂志,1999,14(3):111.

[3] 李莲英,张志敏,尤爱萍.维生素D摄入不足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7,5(2):122.

上一篇:甲巯咪唑长期治疗甲亢疗效观察 下一篇:256层螺旋CT联合hs—CRP和APN检测对ACS患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