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时间:2022-05-18 10:47:40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摘 要】目的:对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我院在2013年4月~2013年10月期间,一共收治了104例初产妇。对这些产妇在产前进行专业的评估,并对产妇在产前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以及咨询等系统性的护理。对产妇在产后发生抑郁症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2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比如心理护理等。结果:初产妇在经过产前护理干预之后,试验组患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患者为4例,占7.7%明显少于对照组15例,占28.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产前护理干预;产后抑郁症;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36-01

产后抑郁症主要是指产妇在产褥期间所出现的抑郁情况[1]。主要表现的症状为:很容易发生激惹、焦虑、恐怖、沮丧、对婴儿和自身的健康出现过度的担忧。这是在产褥期间精神综合征中非常常见的症状[2]。易激惹、恐怖、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患者在产后发生抑郁症对产妇造成不良影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并且还会导致婴儿的情感、性格、认知能力、行为障碍、家庭关系出现不和谐。然而导致患者发生产后抑郁的因素有很多种,但是主要的因素:社会、心理、生理等因素。其中社会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事实上,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主要是从患者的心理着手,因此,应该要从产前开始。为此,我院在对收治的52例初产妇患者进行产前护理干预,有效地保障了母婴的身心健康,进而使得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得到降低。现对有关情况做以下详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3年4月~2013年10月期间,一共收治了104例初产妇。这些患者没有出现精神疾病的历史,都为单胎。患者的年龄在21~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0±1.5)岁。分娩女婴48例,男婴56例。同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和产前情况等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产妇进行常规的护理;

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以下针对性的护理,如下:

对这些妊娠晚期和住院待产的患者,安排专业的护理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护理。主要是给患者实施心理和健康教育和保健以及产前咨询等护理。

对患者在产前的健康情况和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指导。对患者进行评估的内容主要有:患者的个性特点和孕期的并发症以及家族性的精神病情况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另外还要对患者的分娩感受和妊娠感受进行了解和评估。对存在发生抑郁危险的因素和焦虑的患者进行重点保护。给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和疏导,并给患者提供及时的心理护理。给患者提供帮助,在生活上给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患者的家属取得及时的联系,让家属对患者多给予关心和帮助,让患者能够保持宽松的心情。

对患者在孕期进行全面而系统地保健,进行心理、社会的支持。根据患者的压力,给患者进行授课,可以采取电视、宣传册等对患者进行宣传和教育。对患者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让患者的心理适应性得到提高。

在妊娠的晚期,采用专业的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建立和维护好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知识讲解,让患者了解分娩的相关事项,放松心理压力。让患者了解和学会在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术,另外教会患者如何正确进行哺乳和给婴儿洗澡以及换尿片等。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让患者的家属明白男女平等的道理。摒弃旧观念,以坚强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患者进行产前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在产后发生抑郁症有非常大的作用。

1.3 产后抑郁症评估 采用EPDS产后抑郁评分表进行调查,问卷的制作,要简单、方便,能够被患者接受。阴性:EPDS总分≤12分;阳性:13分以上。产后抑郁症:阳性患者。进行调查的时间在患者产后的4周。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都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初产妇在经过产前护理干预之后,试验组患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患者为4例,占7.7%明显少于对照组15例,占28.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产妇在产后发生抑郁症的主要因素为社会心理因素[3]。在产前,我们要对产妇的健康情况和心理进行全面而正确地评估。并且对患者进行全程地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和家属能够正确认识男女问题。对患者进行讲解和宣传,让患者对分娩和妊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给患者讲解相关的知识,让患者能够正确的处理突发事件和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眼前的发生,让患者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去担当母亲。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及时地沟通和交流,让患者得到父母和丈夫以及经济等各方面的支持,以使得患者的压力得到减轻,将患者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因素及时地消除[4]。

患者在产后发生抑郁症要得到重视,因为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地威胁,另外还对婴儿的情感行为和认知能力造成很大影响[5]。因此,其关系到整个家庭和夫妻关系的和谐,另外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在产后发生精神病情况,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经过此次的研究发现,初产妇在经过产前护理干预之后,试验组患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患者为4例,占7.7%明显少于对照组15例,占28.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在临床上,对产前产妇进行护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及时地对孕产在围产期进行适当的保健;给患者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帮助;让其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地缓解。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要重点进行关注,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系和支持;将患者的心理进行及时的调整。经过对患者进行产前护理干预,患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情况明显减少,具有非常好的干预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程素满,陈金峰,李志榕. 帕罗西汀和马普替林治疗产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1,03:145-146.

[2] 杨丽芬,黄燕文,钟巧诗,吴刚. 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J]. 当代医学,2011,21:124-125.

[3] 齐国娥,任平伟,李占敏,高彩虹,张金桥,卢春爱,高亚娇,缪亚红,杨老虎,桑文华. 个性化心理干预在产后抑郁患者中实施的效果评价[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3:1-3.

[4] 赵方芳,孙延霞,高华,杨传华,路红.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J]. 当代医学,2011,25:137-138.

[5] 何锋云,曾改鸿,陈少英.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8:18-19.

上一篇:人文关怀服务模式在护理操作中的整体优化 下一篇:舒适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