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大三峡”人文篇之巴人三叠(上) 楚系汉源 巴为楚师

时间:2022-05-17 10:30:29

“发现大三峡”人文篇之巴人三叠(上) 楚系汉源 巴为楚师

巴是楚文化上源,而楚文化是后世汉文明上源。赫赫有名的楚国,其存在历史不过800多年。而按甲骨文的记载,巴国有1700多年的辉煌历史!

远古的巴国是一个在历史上甚为传奇的国度,巴人作为一个远古族系,曾经创造灿烂可媲美中原的民族文化。巴人的出身是相当正的——祖先有“太暤氏”说(《山海经·海内经》载)、“黄帝”说(《华阳国志·巴志》载)。

数巴并立 分建多国

古时的巴人多聚居在出产盐卤与丹砂之地,以善制盐精铜冶炼采丹砂炼水银而著称。在殷商武丁王朝时,因探制这几种战略物资而与中央王朝发生多次激烈对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五片关于“巴方”(方国)的记载,其中一片七字完整记载了“武丁妇好伐巴方”。

武丁是殷商中期的中兴君王,妇好是武丁的爱妾兼大将,也是古代不多见的有封地、一生战功累累的女将,生前曾多次带兵与不服中央王朝的巴人征战,死后葬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1976年被发掘出来,并出土了近2000件珍贵文物。

西汉刘向的《世本》,记录了远古巴人立国一场景:公元前5000年左右,在被称作夷水的清江下游长阳武落钟离山,上古巴族五大姓商定以投剑和赛舟决定部族首领,看谁能将短剑掷中半山腰的石穴,看谁能乘陶船于夷水中而不沉,连胜者即为五族之君。结果务相(巴务子)获胜,做了史称“廪君”的五姓族君,又称向王天子,部族共同体统称为“廪君族”,是原始巴人族群核心的巴、覃、向、郑、樊“内五族”。居于渝、鄂、湘、夷等地被廪君族逐渐融合征服兼并的土著部族,构成了巴人外族。

在巴人的传说中,开国的廪君死后魂魄化为白虎,巴人因此自称为“虎(音读作巴)人”。“巴”就是“虎”,是巴人称呼虎的一种发音,如巴人后裔土家至今称赞小孩虎头虎脑,说成是巴头巴脑,巴成了这个族群的族名。

《后汉书·南蛮传》载:“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因此巴文明覆盖区一直流传“还人头愿”人祭习俗,湘鄂西在这点上基本一致。据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三十》记载:“明万历年间,永顺土司祭祠时,杀人献首于其庙……闻楚檄外,保靖、石砫、酉阳诸土司皆然。”直到民国时期,在七曜山(齐岳山)区的马武、沙子、黄水一带还流行着“还人头愿”,不过因文明的演进而进化为用人血、猪羊血或草人代祭。

西周初分封的1800多个小国,在西周到东周不断兼并的大鱼吃小鱼中,到春秋后只剩下10个,到“战国七雄”时,七国之外其实还另有两个小国巴国和中山国(在燕山深处)存在。巴比战国七雄中一半国家亡国要晚。

由于巴是一个以武立国、逐盐则居且不断迁徙的族群,因此从巴国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一个稳定的疆界,其疆域一直处在剧烈的变动中。有据可考巴人沿清江向上夺取盐阳(可能是建始)和盐水(利川古称盐水县),然后沿长江故道大溪转进三峡,夺取巫溪巫山巴东和云阳一带的盐泉,另一支从利川顺乌江支流郁江下彭水,夺取了郁山盐泉。获得了立国之本后,巴人在巫山建立了它的第一个王国都城夷城(在巫山)。后来巴国的重心随着逐盐而居,不断向长江中上游川江段的川东井盐富集地迁移。先后在涪陵、丰都、重庆、阆中建立过王国都城。

春秋时汉水中上游活跃着巴人部族之一的庸人,其建立的庸国与楚国是近邻。庸巴楚因地域交错,争夺盐资源,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巴、楚数相攻伐。”巴国开始的力量还可与楚抗衡,公元前789年巴人攻伐楚国的那处(在今荆门那口);翌年败楚师于津(在今江陵县境);公元前377年,巴、蜀伐楚取兹方(今松滋县),巴的势力曾远达江汉平原。

巴人治蜀与庸巴

自古巴蜀不分家,巴人治蜀是远古亦然的事。很早建立蜀国的蚕丛部族,属巴人远支,后来代蚕丛治蜀的是来自滇北被称为杜宇族的,历三世后于公元前676年再被巴人鱼凫族(鱼凫族在奉节一带建立过另一个小型的巴人古王国夔巫国)所逐,鱼凫族首领是杜宇朝开峡江凿通巫山、治水有功的鳖灵,鳖灵也曾因治巴蜀水患有功而当上杜宇朝的宰相,后强迫杜宇“禅让”。史载杜宇亡国后退回发迹地滇东北昭通一带,曾多次图谋复国,终至无望,传说死后化为啼血子规(杜鹃鸟)。李白的《蜀道难》里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商隐也有《锦瑟》诗说:“望帝春心托杜鹃。”

鳖灵成了新蜀朝的开明帝,开明王朝共传12代360年,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今人总把巴蜀混为一谈,其实巴蜀自古非一国,巴蜀大以涪江为界,巴蜀也并非同一种族,后西晋时期李特建立的成汉政权也是巴人治蜀(称前蜀),巴人治蜀总时长或超千年,巴蜀早成一家。

近年,在成都闹市发掘出土大片船棺葬群即是明证,墓主人的遗骨带有明显的二次迁葬的性质。这一考古发现,印证了古书中关于蜀王杜宇“禅让”给巴人鳖灵(即新蜀开明)的故事,也印证了不少学者关于巴人建立了蜀国开明王朝的研究结论。今天的重庆人总是很不服气成都人,四川与重庆的足球德比,总是非同寻常地火爆,这里面潜藏着远古巴蜀对立的情结。

后世出土的广汉三星堆青铜遗迹震惊世界,那种完全不同于以往中国发现的任何文化种类的青铜器,被惊为天工之作,产生了“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二河流域西来文明”的说法,还有当地自恋的媒体将之归结为“外星文明说”,因为三星堆显现的那种高度文明不可能孤立存在,一定有个文明传承的来源。专家们却忽视了要早于楚文明上千年的巴文明对蜀地的影响、以及巴人治蜀数百年所带来的巴蜀文明的融合。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所表现出的那种奇丽想象与夸张变形的铸造手法,带有鲜明的巴人烙印。考古学家有一种认为是巴人蚕丛族和鱼凫族创造了三星堆文明。

巴人善于筑城和冶炼,史有明载,那个创造了“庸人自扰”成语典故的巴人庸国,就是因为善于铸造铜器在春秋早期就被称为“镛人”,又因为善于建造城池攻守之道,被称为“墉人”。据王国维对庸史的研究和《通志?氏族略》及蒙文通的《古代民族迁徙者》记叙:汉水支流堵河流域的上庸,在尧时是尧帝长子丹朱的封地,古载丹朱在此“发明围棋”,与父亲帝尧战于丹水之滨。古史还有评载说:“尧时庸人善弈,性狂放狡黠”,由此看来,可能并非一个帝王公子发明了围棋,而只是丹朱在自己的封地学会了庸巴发明的围棋,并把围棋带进了宫庭广为传播,丹朱充其量是最早的围棋热心推广者。

上一篇:森有礼的孙子森有正 下一篇:“全智能”概念引领家居智能化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