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重新思考教育

时间:2022-05-17 09:38:35

面向未来重新思考教育

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扑面而来,人类何以面对未来?首先肯定是捕捉到未来的方向,然而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总是无法清晰描述,因而心怀忐忑蹒跚向前。但人们从来没有放弃对未来的思考,置身历史长河中的某一段,我们还是隐约可见未来的样子,这依稀模糊的轮廓,便是时代进步的方向,更是教育前行的航标。机器是冰冷的,未来是未知的,面向未来,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育:以教育的温度,厚植人类的善良;以教育的理性,定位科学的方向;以教育的情志,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培养内心温暖、头脑科学、身体强健的人。

学校教育如何发生?

学生天性喜好游戏、充满好奇、合群为喜、乐于模仿、渴求鼓励、渴望成功、亲近自然、创意无限。正因为此,我们倡导尊重学生,创设顺应学生天性的课程,提供适切学生的课程资源,营建一个充满教育意义的空间。这种空间我们暂且称它为教育场,就是把人类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等多种能生成教育影响的资源要素,以物质存在形式的不同形态,弥漫于学校这样一个特定物质空间,以动态能量、信息或物化的状态聚焦影响的方式交互作用,形成具有时空统一性的立体组合式的教育资源存在形式及其在认识主题中投射的心理状态和意识形态。教育场聚焦孩子们的成L,提供持续的积极影响和认知动能。教师因势利导,顺性而为,让学生身临其间,主动探索,自由生长。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探索,激发学生的原有经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科学、人文、身体素养的生长,这便是未来教育向往的图景。

内心温暖怎么实现?

学校就是一个发扬文化、扶植思想的场域,教育场域的建设既要趋合时代,顺应潮流,同时也要立足学生,放眼未来。关注孩子们的每个生活瞬间,并从一个个举手投足的细节中,感悟孩子们的情感,促进每个孩子感受他人的关爱,并把这份相互的信任、关爱传递出去。以爱育爱,以情动情,努力在儿童启蒙时节,播下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文种子。

我们倡导教育要有场景化思维。把知识、情感和空间有机地链接起来,美好的情感依托于情景交融的教育场景,更容易留存在每个孩子的记忆深处。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培育更多的温情画面和场景,每个孩子都会从一幅幅美好的人生画卷中汲取温度。美好的体验凭借这些温暖的空间留存在人的记忆里。我们倡导场景化思维,就是希望我们每个成年人有意识地给孩子们建设一些有温度的美好场景,鼓励家长和教师把教育的情怀、学识、使命、责任与爱,化为一个个生动的、充满活力与灵性的场景,去温暖每一个孩子。

头脑科学如何实现?

我们认为儿童大脑的发育与其成长的内心诉求是同步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主动的探究机会和不断的成功感受是必由之路。儿童的学习是在情境中进行,成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孩子营建一个充满意义和精神价值的教育场,并试图通过自主探索、自由思考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通过设计并开展基于问题或基于项目的学习,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学习和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通过适时点拨来助力孩子们科学素养的茁壮生长。

我们倡导教育要有跨界合作思维。教育是功德无量的事业,因而我们坚信社会对教育是温柔的,关怀的,乐于付出的。我们把学校的空间虚位以待,期待更多的社会精英和有识之士走进学校,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生机盎然、活力无限的情景世界。社会进步的洪流滚滚向前,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活力无限。我们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更多的社会人士,就是为了让学校更好地与时俱进,在跨界合作中紧跟朝气蓬勃的大千世界,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丰富的、紧跟时代的现实情景和学习空间。

身体强健可以何为?

我们认为身体健康是对自然的适应,也是对自我的超越。在加强营养膳食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对自然规律的研究与把握,在传统自然科学和医学研究中认识生命生长的规律。在自我认知中建构强大的内心世界和温柔的心灵家园。做好生命科学的学习,做好心理规律的研究,我们让孩子了解中医科学,熟悉自然节气,让大自然的美好因子滋养每一个孩子充沛的活力。

我们倡导教育要有顺应自然思维。从人的身体健康来说,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秋收冬藏。从教育本身来说,要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遵循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心智体能的发展。

我们要鼓励老师做好两件事,一是时常思考未来的样子,这要求每位老师加强学习,紧跟时代,立足现实,预测未来,明晰教育努力的方向;二是要倡导老师们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关注儿童,发现问题,策略顺应,指向未来,培育孩子们适应未来生活的关键品格和核心能力。

思考未来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主动适应,更是前瞻时代潮流的主动作为,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育人的挑战,更是教育人的幸福。

场育未来,使其内心温暖。

场育未来,使其头脑科学。

场育未来,使其身体强健。

作者单位:重庆市两江新区教育局

上一篇:源于心底的爱,学生可以感知 下一篇:城市建筑消防检查和消防管理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