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距离“四大满贯”越来越近了

时间:2022-05-17 05:35:12

ATP前世界第一和WTA现任世界第一顺利晋级中网男单女单决赛、备受关注的中国一姐李娜打进四强、人气超旺的莎拉波娃晋级女单决赛……这一切都发生在了今年的中网赛场上,让ATP500赛事WTA皇冠级赛事终于有了与之匹配的梦幻阵容和精彩演出。

中网距离“四大满贯”还有多远?赛事组织者通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开始让大牌球员们越来越接受中网,也越来越认可这项赛事在“亚洲赛季”中的重要地位。小德坦言,北京是他的福地,并认真地学写着自己的中文签名;阿扎会以中文“谢谢北京”表达着自己的喜悦。还有莎娃,这位国际网坛响当当的美女球星非常享受中网决赛之夜的激情。

单日观众总流量达到了33083人次一句 “谢谢北京”拉近了观众和大牌球员间距离

10月7日晚,女单决赛上,世界排名前两位的阿扎伦卡与莎拉波娃上演了一场当今世界女子网坛最重量级的较量。最终,白俄罗斯姑娘阿扎伦卡延续着过去在硬地上对莎娃的压制优势,再次以6比3/6比1取得大胜,拿下赛季第二个皇冠赛冠军。随着这场决赛的结束,阿扎伦卡已经在年终世界第一的追逐战中进一步抛离莎拉波娃,有望成为2012赛季的年终世界第一。

而随着阿扎伦卡的一句中文“谢谢北京”,2012年中网公开赛也就此落下了华丽大幕。经历过去年中网大面积的明星球员退赛后,今年中网终于迎来了赛事升级以来成色最重的一届比赛。女子比赛,目前世界排名前20位的选手,除了小威廉姆斯由于感冒没能到北京参赛之外,其他选手悉数来到北京。而男子比赛,同样不乏德约科维奇、特松加这样的明星球员。加之李娜打入女单四强,今年中网的上座率明显提升不少。尤其是李娜与莎拉波娃的女单半决赛,能够容纳1万余人的钻石球场上座率达到95%。

据中网组委会介绍,截止到10月6日的晚场比赛,现场观众流量达到了23.9万人次。10月6日,单日观众总流量达到了33083人次,创造了中网历史上单日观众流量的新纪录。5日和6日连续两个比赛日,单日观众的总流量都超过了3万人。钻石和莲花两座主要比赛场的上座率都比去年有了明显的增长。10月7日,当2012年中网落下帷幕,组委会公布了一组亮丽的数据,超过24万人次观赛,商务开发实现赞助商满额,官方纪念品销售增长60%……

第九年的中网公开赛,对于组委会的操作性而言,无疑充满难度和挑战。没有了前些年“赛事升级”、启用新中央球场这样的“大噱头”,在网球环境依然脆弱的中国,今年的中网还真是折腾出了一番名堂。在北京,在国家网球中心,无论是球员、观众还是工作人员,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的角度享受着一份“难得的网球盛宴”。在这里,众口不再难调,因为在网球带给每个人的欢乐中,得到共同的快乐其实也很简单。很多去现场连续采访了多届中网赛事的媒体记者纷纷表示,这是一届引人入胜、令人满意的中网。

今年的中网赛事,组委会为了能让赛事回归网球本身,缩小了场外嘉年华的规模。当今年中网落幕的时候,几乎所有到过赛场的人,都一致认同:“今年的中网变得更像一项网球赛事了。”的确,没有了往年热热闹闹的外场氛围,到场的每个人都安静而又充满激情地坐在赛场内,观赏着娜姐、莎娃、小德的精彩比赛,享受着中网作为一项世界顶级网球赛事在“十一”黄金周里带来的独特享受。

对得起500分赛事决赛水准的比赛

这也是中国网球真正繁荣的一个良好开端

此前很多年,中网男子比赛一直没有太多争议,基本上来到这里的选手都是出工出力,从2004年到如今我们见证了萨芬、纳达尔、巴格达蒂斯、冈萨雷斯、罗迪克、德约科维奇以及伯蒂奇等众多名将加冕。与男子比赛不同,在女单方面虽然阵容奢华,但真正出工又出力的并不多,退赛、打酱油的明星不胜枚举。

2011年是中网历史上最尴尬的一年。世界网球赛事移师亚洲,泰国、日本东京等赛事粉墨登场,作为重头戏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更是在一派喜气中接连登场。无奈两项赛事受到“寒潮”侵袭——世界顶尖球星纷纷缺席,一片萧条景象让球迷抱憾哀叹。2011年,中网启用了崭新的钻石球场,提高了赛事级别,满8周岁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力图打造一个璀璨如“钻石”的“第五大满贯”。但现实却令人倍感失望:中网居然成了当年ATP赛事中明星退赛的“重灾区”,先是莎拉波娃、克里斯特尔斯、威廉姆斯姐妹等女网大牌们纷纷爽约,就在中网正赛即将打响之时,世界排名第一、男单卫冕冠军德约科维奇宣布因伤退赛,北京终究还是没能等到一位现任世界排名No.1的大驾光临。真实理由可想而知:整个赛季战绩过于辉煌的负面作用就是塞尔维亚人将近10个月的超负荷运转,无奈之余只能“牺牲”亚洲赛季来为征战赛季末的收官大战——伦敦总决赛积蓄能量。级别更高的上海大师赛呢?同样未能幸免,当今男子网坛“四巨头”中,只有纳达尔和穆雷前来。小德继续高挂免战牌,连人气最旺、来中国参赛次数最多的费德勒也选择了放弃参赛,改飞马尔代夫海岛与妻女享受开心假期……此外,达维登科、索德林、孟菲尔斯、德尔波特罗、加斯奎特、切拉等人也高挂免战牌。掐指一算,退赛的8人当中,居然包括了4名世界排名前十的选手。

今年的中网,虽然女单方面缺少了小威这位呼风唤雨的名将,但成色却没有下降,特别是莎拉波娃和阿扎伦卡这两位本赛季大满贯得主,同时也是世界前两号种子选手会师决赛令人眼前一亮,也让人们不再感叹决赛含金量不足,而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大满贯级别的较量。

男单方面,头号种子德约科维奇和3号种子特松加成功会师决赛,两人除了战绩出色外,也都是表演欲极强的选手,这场男单决赛可谓众望所归。德约科维奇作为前世界第一其号召力不言而喻,特别是其还曾两次在这里夺冠,可以说男单决赛同样是一场对得起500分赛事决赛水准的比赛。

除了国外一杆大牌外,李娜今年在中网的表现无疑十分炫目。去年首轮出局让人们对李娜颇感失望,今年她一路淘汰了斯齐亚沃尼、佩特洛娃、彭帅和拉德万斯卡晋级四强,虽然半决赛吞蛋不敌莎拉波娃,但在家门口锁定一张晋级总决赛的入场券还是令人热血沸腾。李娜与彭帅那场中国德比虽然在夜间进行,但仍观众爆棚,堪称历年中网最令人记忆深刻的一场。

与中国金花们相比,中国的小草们多年来一直表现不佳,但今年张择的横空出世令人眼前一亮,接连击败队友吴迪和TOP20内的加斯奎特打进8强,虽然最终不敌德国人梅耶尔,但表现已经获得了各方好评,更重要的是他的出现还成为了中网票房的保证,令中国网球观众将目光罕见的移到了中国男选手身上,这样的情况在小草们表现乏力的境况下实属罕见。

直到决赛,中网的看台依然高朋满座,中网的人气依旧爆棚,从2004年到2012年,中网经过这许多年的艰苦耕耘终于不再是表面的繁荣,而是真正获得了与自身价值相符的地位,而这也是中国网球真正繁荣的一个良好开端。

中网澳网合作启动

携手大满贯共展亚太网球宏图

10月6日在钻石球场晚场第一场比赛后,举行了一个简短而又隆重的特殊仪式——亚太地区大满贯赛事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与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合作启动仪式。作为中国网球与世界顶级大满贯赛事尝试全新合作的创举,当晚现场的所有观众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军慧与澳大利亚网协国际业务推广经理 Dean Brostek(迪恩·布鲁斯泰克)共同启动了2013澳网奖杯世界巡展的中国站序幕。

据了解,澳网男女单打冠军奖杯——诺曼·布鲁克斯杯及达芬·阿克霍斯特杯在2011年首次世界巡回就来到了北京、上海及李娜的家乡武汉,收到了轰动性的效果。今年澳网奖杯中国巡回的首站就登录中网,此后还将行经福州、南京、上海等城市,与中国球迷进行全方位的深度互动。今晚,两座精美的奖杯也来到了国家网球中心,现场进行了揭幕和展示。

接下来,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副秘书长、国家网球运动管理中心竞赛部主任张东文,澳大利亚网协竞赛及运营经理托马斯·赖纳,澳大利亚网协运营协调员戴仁·斯托盖斯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基金部部长唐九红共同向2013年澳网球童项目的最终入选球童颁发了澳网球童证书。他们将作为中国网球的小使者,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的成果,组委会也希望能由此带动亚洲网球运动发展的新高潮。

上一篇:旅行的心理学家 下一篇:北半球高尔夫最后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