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恒温叠盘暗化育秧技术浅析

时间:2022-05-17 03:50:28

水稻恒温叠盘暗化育秧技术浅析

[中图分类号]S 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197―01

推广应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关键在于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工厂化育秧技术。近几年推广的大田育秧技术存在着温度、湿度难以控制,导致出苗不整齐、弱苗的现象发生,直接影响插秧机机插工作,漏秧率高,降低总体亩产量。

开展水稻恒温叠盘暗化育秧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水稻恒温叠盘暗化育秧技术是指水稻通过播种流水线在规格秧盘播种,秧盘叠盘后放置在恒温暗室内,经1-2天,稻芽催长至1cm左右,然后送至大棚培育的一种工厂化育秧方式,成秧率达98%以上,是一项新的农业节本增效技术。

1水稻恒温暗化育秧室与配套设备的准备

建设了一个长12m、宽6m、高3m的暗化育秧温室,育秧室内配备了3台空调(功率为3.675KW)。同时,配备了塑料托盘(塑料托盘分三个品种1.2米、1.1米、1米正方形;三种颜色绿、白、黑)、秧盘(专用秧盘,有卡槽,比常规秧盘高0.2厘米)、液压推车、机动喷雾机等,使育秧室可控温、控湿、暗化。

2水稻恒温叠盘暗化育秧技术与操作规程

通过不断的温度、湿度试验下,确定了比较合宜的水稻恒温叠盘暗化育秧技术与操作规程:

2.1秧盘摆放:育秧流水线出来后秧盘以8盘为一层直接放于塑料托盘上,一般放20-25层左右,然后用液压推车送至暗室恒温室。

2.2暗化加温:关闭天窗、拉门,盖好内保温层,封闭四周,不透风、透光,挂好温、湿度计,检查各电气及控制等设备,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然后打开空调加温至适宜温度。

2.3温度控制:早稻24-36小时,不能超过36小时,否则会出现霉菌造成稻芽霉烂;温度控制在30-34℃,不低于30℃,单季晚稻可与早稻一样操作。

2.4湿度控制:湿度控制在50%~70%。湿度过高、温度过高时更容易出现霉菌造成稻芽霉烂,一般情况不用人工喷水调节湿度。可以在堆放的秧盘上盖一层薄膜,伸到离地15-20cm左右,就可以牢牢的锁住水分。视情况湿度实在过低太干,可以往秧盘上用机动喷雾机喷雾水。

2.5出室炼苗:当秧苗生长至1cm时,移出温室,送入大棚,然后放水至秧苗高出水面0.5cm,到床土完全湿透,沉淀结实至自然凉干。

3水稻恒温叠盘暗化育秧技术优点

3.1提高播种和出苗质量。采用播种流水线播种暗室恒温育秧后,播量可控、均匀,成苗率高、秧苗整齐、根多色白、根系盘结;秧苗质量完全符合机插要求,漏插率、均匀度合格率、漂秧率等质量指标比大田育秧有很大改善。

3.2减轻了劳动强度。采用播种流水线播种恒温暗室育秧后,从播种流水线出来的秧盘直接放在塑料托盘上,用液压推车送至恒温暗室,等育好后再用液压推车从恒温室直接送至大棚或大田,省去太多秧盘搬运环节。每万盘用工量比大田露地育秧、玻璃温室育秧人工搬运节省30工时、节省人工费70%以上。同时,工人是在场院内工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加快了育秧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3恒温暗室育秧在抵抗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采用暗室恒温育秧不受外界气温高低的影响,特别是早稻育秧季节,可以抗御早春时的倒春寒,出苗率可达到98%以上,出苗快、整齐、健壮,抗病虫害能力强。

3.4促进水稻育秧技术的推广应用。要使每个种粮大户建设育秧室,或者掌握规格化育秧技术是有难度的。育秧中心可提供经恒温暗室育秧室催芽好后的秧苗商品秧,运输至以后要插秧大田或指定的田间地头或育秧大棚,解决了分散育秧的技术难题;也可使一些机插手避免育秧风险,并专门从事机插作业,有利于扩大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

水稻恒温叠盘暗化育秧技术是一项新的技术,具有很大的推广前景,但在推广应用中,要注意数据、经验积累,注意农机农艺融合,更好地发挥技术的优势与作用,更好地促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与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地发展。

上一篇:基于GIS的优质小麦变量施肥信息系统分析 下一篇:水稻湿润育秧技术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