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土美术融入中学美术教学中

时间:2022-05-17 01:58:48

让乡土美术融入中学美术教学中

乡土美术,它是建立在民间物质文化上的一种美的艺术,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发展迅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世局面。乡土美术采用淡雅的水墨对民间的风土人情进行简单的勾勒,绘制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让人们充分了解到民间美术的特色。除了这种安逸淡雅的乡土美术风格,乡土美术的另一方面呈现的是它的民间气息和淳朴的农民文化。乡土美术将乡土气息带到人们的呼吸中,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初中美术教育和乡土美术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两者的联姻,不仅可以拓宽初中生对当前美术教育的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成效,完善美术教学的意义。将乡土美术融入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可以对当前的美术教材进行完善,实现教学的广泛性。实施艺术的嫁接,不仅给予了乡土美术新的生命之水,将其发扬光大,同时也丰富了中学美术的教学内涵。

1 建立乡土美术教学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乡土美术教学背景的建立,预先设置好一个乡土美术空间,让学生能够在独特风格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乡土美术的教学背景主要是指乡土美术的来源,它主要源于人们的民间生活,是时间荡涤后的智慧的结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的来源进行讲解,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建立大致的学习知识框架,帮助学生进行初中美术学习。例如,在讲解“刺绣”内容时,可以结合我们苏南地区最为著名的刺绣工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设置为传统刺绣主题的实践作坊,让学生充分感受苏南的细腻和柔美,激发创作灵感的同时增强其弘扬乡土美术的信心。

2 丰富乡土美术教学内容

教师也应不断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的扩展延伸,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将为学生后续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基础作用。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丰富,确保学生能够对课堂的学习内容提起兴趣。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相关的小故事、历史文化、生活常识等作为教学的丰富内容。例如,在讲解苏教版“泥塑”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人物泥塑图片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制造过程,建立立体的泥塑乡土美术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对泥塑这一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源、发展进行简要讲解。如此不仅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完善学生的创作思维,使得教学过程更加高效。

3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初中美术课堂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先将实践中需要注意的环节进行详细讲解,之后做出教学示范。通过学生亲自实践,来感受艺术创作所带来的快乐,更体味到乡土美术不同于课堂美术教学的风情。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在艺术实践中把握思维的火花。例如,苏教版美术教材中“剪纸”一节,师生课前准备好实践工具,课中先将我们江苏自古流传的民间剪纸进行介绍,再视频播放老百姓剪纸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留心观察、思考、记忆,之后利用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实际创作,同时师生共同点评,相互激励,取长补短。这样,让学生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对乡土美术进行了解和深刻认识,有效地完成了预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

4 鼓励集体学习

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人一个灵感那么小组就会有多个创作思路。在集体学习的过程中,也便于学生自己对乡土美术的认识进行相互交流,增加学生对乡土美术教学的了解,深入对乡土美术的认识,达到初中美术教学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实现了资源共享,更锻炼了团队精神,为工作实践打下基础。除此之外,这种方法还缩短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美学的博大精深。

5 总结实践教学成果

教师需要对教学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反思更加完善的教学思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做好定期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发现不同学生的喜好和特长,做出有针对性的培养。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根据教学的效果进行改善和提高,真正达到新课改素质教育的目标,完成乡土美术和初中美术教学的完美结合。

实现中学美术在乡土美术上的完美嫁接,将乡土美术中的精髓在中学美术中加以发扬光大,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的乡土情意,更有利于培养具有独特思维的艺术之花。这种美术的结合将引导中国美术的发展,为中国美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优秀阅读课之“读写不分家” 下一篇:小学数学探究性活动的组织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