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5-17 07:42:31

关于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摘要:就业指导教师的个体素质和队伍的整体结构,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巩固率的高低,构建一支素质较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实现职业院校办学目的的关键环节之一。

关键词: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 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6-0088-02

现代用人制度对以往职业院校“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与就业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制约职业院校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率特别是就业巩固率偏低,这对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个体素质与队伍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分析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教师的现状入手,合理定位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教师的必备素质和能力,进而提出了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

1、专职人员比例不足,就业环节薄弱

就业指导工作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因此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社会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为此,教育部曾多次强调高等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配备足够的专职人员,要求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最低比例线为1:500。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普遍存在着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的问题,就业指导专职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就业指导过程不够规范等问题。

2、队伍状况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

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都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学习,具有国家级就业指导师资格的人员更是十分缺乏。同时,由于缺乏专职的工作人员,指导教师每天只能疲于应付日常性事务,无暇研究就业指导规律,因此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科学性的就业指导服务。又由于就业指导教师大都具有兼职性质,因此没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3、专职人员流动性大,就业资源匮乏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求指导教师了解国家和地区的就业政策,而且需要掌握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说,一名成熟的就业指导教师是经过数年的就业指导工作实践培养出来的。目前,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教师的流动性较大,不能形成一支稳步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二、就业指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就业指导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一切要围绕毕业生这个主体的需要而展开,为此,就业指导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不仅要为毕业生和社会提供一流的就业指导服务,构建一流的就业平台,而且要从毕业生的客观实际出发,从他们的主观兴趣、愿望入手加以引导,为他们提供适合其实际的指导服务。为此,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不仅关系着毕业生的未来和前途,也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从事这项工作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注意正确引导毕业生走上与自身素质相符合的职业道路,实现其人生价值,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就业指导工作能否有效、成效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的高低。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的人,才能把握本学科专业学生的就业特点,才能帮助就业者正确处理好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也才能不断总结和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指导工作的规律,使就业指导工作逐渐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3、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性,它体现了“科学性与规范性、技术性与艺术性、服务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工作特征,需要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组织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这就要求就业指导教师不仅成为就业问题的专家,而且成为心理咨询专家、出色的教育专家。为此,就业指导教师需要从多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4、具有熟悉有关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的能力

就业问题涉及国家政策、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涉及社会的稳定,具有政策性强、宏观调控力度大的特点。因此,熟悉国家、地区有关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是每个就业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只有掌握了这些政策、法规,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要求,否则无法承担这项工作。

5、具有敏锐的形势判断与预见能力

在就业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一则电视新闻、一篇新闻报道,也许就蕴涵着若干的就业信息。就业指导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职业敏感性,能够从常人难以辨别的信息中判断是否会有新的就业机会和变化,这是每位就业指导教师所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适应时展的需要。

6、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

就业指导是一种服务,是一种就业能力方面的经验交流。作为指导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的思想与外界交流。为此,一方面要能关注学生的陈述,体察其言外之意,从中体会谈话内容和寻找其内在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能通过多种多样的沟通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由此来影响他们的就业意识,发挥一个就业指导教师应该具有的职能。

三、提高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

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状况与就业指导的效益直接相关,也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只有从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素质的角度出发,才能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与专业化水平。因此,提高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素质的问题刻不容缓。

1、大力推进就业指导教师从业资格准入社会化

有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指施,对从事就业指导工作这一岗位的人员提出明确具体要求,使他们持有相关资格证书方准予上岗,并对获得更高层次的行业职称给予承认,逐步与社会化接轨。

2、加强就业指导过程的规范化,增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有关部门应当出台有关规定以规范就业指导工作,同时,就业指导机构对就业的人员要根据他们自身的知识、能力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既要设置专业理论课程,也要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原则,讲求实效,确保质量。

3、调整、搞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和知识水平

在选用就业指导教师时,首先必须保证他们是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同时,由于就业指导人员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性格、年龄特征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指导教师的专业结构,以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灵活性,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4、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

要结合就业指导机构工作实际,制定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制,定期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评议,对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考核先进者进行表彰奖励。出台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并保证教育质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同时要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探索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规律,促进就业指导工作规范而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国锋,程荣晖.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素质现状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2] 马车太.王竹芹.高校就业指导的反思与创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

[3] 郭忠孝等.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6).

[4] 朱云玲,范振远.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J].中国科学教育.2005.(4).

[5] 何宗华等.谈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5.(20).

上一篇:试析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下一篇:浅谈大学英语语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