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歌唱中的音准训练

时间:2022-05-17 01:30:33

谈歌唱中的音准训练

摘要:本文就歌唱中的音准训练进行评论并结合实际教学进行论述,培养学生的正确音高概念,分析学生容易产生音唱不准的种种原因。

关键词:音乐;音准;听觉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99-01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是领先乐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对比、变化,有规律地组织起来,形成音乐形象,并通过听觉器官来感受的一种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解决好唱歌教学中的音准问题呢?

1.学生中容易产生音唱不准的原因

1.1 还未建立起正确的音高概念,或由于发声技巧等原因引起的音不准现象。(1)学生的听觉是正常的,但不懂得自己唱出的音高必须与琴场(或别人)的音高一致。(2)不懂得用耳朵来听辨音的高低,或耳朵能听辨但嗓音不会随之调节唱出相应的音高。(3)呼吸的方法不正确,如吸气过多(或过浅)、胸腔过分紧张和僵化。(4)歌唱方法不正确,如喉声、白声、胸声以及咬字吐字不注意等。

1.2 由外界因素引起的音不准现象。(1)因紧张、怕羞等某种心理因素,及感冒、发烧、失眠等身体不适等情况而造成的。(2)激烈运动后或嗓子过量使用,致使声带疲劳。(3)过宽的音域不适合学生的嗓音,致使声带负担过重。

上述两类情况,前者有待于教师的诱导和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持之以恒的训练中逐渐得到解决。

2.解决音准的有关方法

1.1 (1)解决呼吸方法。教师要用形象的比喻,启发学生自然地呼吸。(2)用"闻花"来启发学生体会歌唱的呼吸:"啊,好香的花呀!"(3)用吹"肥皂泡"来训练学生均匀。(4)用伤心时的抽泣来让学生体会急呼吸。

1.2 解决发声中因吐字咬字而影响音准的问题。(1)字音的长短时值不同。讲话发出的声音一般较短促,而歌唱咬字吐字的字音却随着歌曲旋律的发展有夸张性的急促和舒缓之分,这就要求歌唱时把歌词中生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都交代清楚。(2)使用声区、共鸣的位置不同。讲话时发出的声音一般都在中声区,共鸣部位以口腔、喉腔为主,声音较靠前。歌唱的发音涉及低、中、高三个声区,并要强调发挥整个共鸣器官的共鸣作用,耐用相比之下,歌唱时的发音部位一般都比讲话时高,声音也略靠后。(3)呼吸用气的方法不同。讲话时呼吸一般较自然,而唱歌的呼吸一般强调吸得稍深,主要用胸腹联合呼吸方法并要求有高度控制能力,以适应歌曲中的强弱、快慢的变化。(4)口腔的开合及开合大小不同。讲话的口形一般比较自然地横着开合,形状也较小,而唱歌时要求口形竖着开合,口形也较大。

1.3 解决缺乏音高概念而影响音准的问题,可多加强音名、音阶、音程等视唱练习,使学生在感性上树立准确的音高概念。(1)七个唱名的教学,各音的教学顺序可按大调音阶属和主的关系先从"do、sol"两音开始都唱,"do、sol"是大调音阶的主音和属音,它们在音阶中处于重要地位,如先从这两个音教唱,可能要比三度音程容易唱准。在唱好这两个音的基础上,再学唱比它们高一度的两个音"re"、"la",接着再唱"mi",随后练习五声音阶(do、re、mi、sol、la)。可采用级进、跳进(小跳、大跳)等方法进行巩固练习。五声音阶没有半音关系,学唱较易。最后教唱半音关系的"mi-fa"、"si-do"。在整个大调音阶出现后,再根据不同年龄同学的理解能力,形象地向他们讲清:第三音与第四音,第七音与第八音之间是半音关系,要学生知道唱"fa"的音高要与"mi"靠近点,而唱"si"的音高要倾向"do",要靠近"do",教师必须将这种观念留给学生,使他们对此有十分强烈的印象。

1.4 采用音乐游戏等多种形式进行音准训练,注意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1)将音阶设计成"音阶山",作音阶的上行或下行的训练。根据小动物行动的特点,在"音阶山"上作级进(小乌龟)、小跳(小青蛙),或摇摇摆摆(企鹅)"上山"的练习。(2)"弹钢琴"。若干学生各拿一张唱名卡片表示"琴键",(学会了几个音就请几个学生)按音的高低顺序面向同学排好。"弹琴者"(学生或教师都可以)站在他们身后,用手轻轻拍"琴键"的头,表示弹琴,"琴键"(被击者)必须迅速地唱出相应的音高,并同时高举所示唱名卡片,如唱对了,全班学生看着卡片,跟着标准音唱一遍。如"琴键"唱出的音不准,则表示需要较音(由"弹琴者"在"琴键"耳边轻轻提示),如还唱不准,则表示此键簧片已坏,要修理换新琴键(即换另一个学生上前做琴键)。在游戏将结束前,可将那个换下去的"琴键"再装在"琴"上使用一次,如音唱准了,表示"已修好"(意在鼓励学生)。歌唱本是一件愉快的活动,所以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教唱活动都要求进行得生动活泼、丰富有趣、吸引学生。(3)初学的同学还可借助于活动来预感音的高低。如将练习的曲调在黑板上用旋律线把各音间的相对位置表示出来。还有诸如"小音符找朋友"、"听音找卡片"、"一音开花"等。(4)用曲调填充法反复巩固所学的音,培养学生音乐的内在听觉与音乐的记忆力。(5)加强进行活动耳也是一种练习音准和巩固音高概念的重要方法,由浅入深,从听旋律音程逐步过渡到听乐句及和声音等。

3.其他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的音准是长时期的任务,不可能指望靠几节课就能解决问题。音准训练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外,还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是十分重要的。听不准音就无法把音唱准,要让学生获得正确的音高概念,伴奏乐器和教师的范唱必须音准,钢琴要注意定期校音,教师的音色与童声有距离,范唱时应力求多用头腔共鸣,或多让音准较好的学生范唱。(2)在整个视唱和进行活动耳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用轻声唱。这样有利于倾听别人的声音,减少嗓子的疲劳。轻声唱还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减少相互干扰,以期取得较好的音准效果。(3)学生在跟琴视唱时,教师的伴奏旋律必须清楚、准确,应视学生的基础而逐步减少伴奏,可从全曲伴奏,减少到小节强拍提示,乐句第一个音的提示,或在难点处稍加辅助,直到只在定音时用一下琴。(4)在进行击拍(或按指挥图式划拍)的进行活动唱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作部分默唱或部分出声唱。这种练习对发展学生的内在听觉很有益。(5)在对学生进行音准的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教材还应注意曲调的旋律美及节奏的典型性,选择那些能陶冶学生情感的曲调进行练习。如有些简单的琶音练习,只要稍加提示,即可达到极好的效果。

通过以上种种努力,学生的听觉、视唱水平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上一篇:妙用多媒体,让美术课堂“美”轮“美”奂 下一篇: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