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新方法及相关学习平台的设计

时间:2022-05-17 01:04:20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新方法及相关学习平台的设计

摘要:基于网络的教学环境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不小的挑战。在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尚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有必要结合网络环境的特点和大学英语的教学特点构建一个适用的教学模式,即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同时设计出基于该教学模式下的若干学习活动方式以供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参用。

关键词:网络环境 协作式自主学习 学习活动方式

一、引言

“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是实行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以来叫的最响的口号,但也是贯彻的最不理想的。现在的网络自主学习要么是变成了自学,即学生各自为政的、孤立的、非互动性的学习;要么是自由学习。即学生漫无目标、放任自流的学习。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内容、形式加以廓清和规范。

协作学习是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学习者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的个人和小组学习成果而进行合作互助,以期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为了真正实现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完成意义的主动构建,实现对英语的有效习得,研发出相对固定的、可供模仿的协作学习活动模式并使之规范化和常规化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广泛借鉴、整合、筛选了中外外语教育专家所推崇的网络协作学习的模式,着重研究如何挖掘现有网络学习系统的潜力,科学有效地利用这些有限的网络支撑系统和工具,以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协作学习的活动方式及其支撑系统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协作学习包括协作小组、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协作学习环境四个组成部分。这就是说,“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1]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是全班共同学习成功的基础。小组成员之间可以通过协商、争论、互助来共同获取和分享信息,积极参与任务的完成过程。小组之间也可以通过竞争、激励和合作来促进全体成员的知识习得和交往。以下介绍5种简单易行的且行之有效的协作活动模式及现成的网络支撑系统或工具供读者参考。

1.竞赛式协作

1)学习活动描述

竞赛是指两个或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通过网络平台所进行的竞争

性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习者即注重与其他学习者的竞争又注意与同伴的合作。合作是为了竞争,而竞争又反过来促进合作。竞赛可以在小组间展开,也可以在每个个体之间展开。

竞赛式协作学习活动的程序是:教师负责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按小组分配任务、设定时间表、制定竞赛规则、协调竞争者关系以及最后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等。如果是小组间的竞争,每个小组根据任务求要自主进行组内成员分工,通过合作、讨论、协商达到问题解决,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竞赛式协作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如单词接龙、故事接龙、网络信息搜索、项目设计、个案研究、专题写作、作品创作等。学习成果的形式也会是多种多样的,如PPT课件、英语网站、网页制作等。

竞赛形式的协作学习至少有以下优点:1)由于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斗志,增强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由于是团队之间的竞赛学习,可促使小组全体成员齐心合力,密切配合,从而使小组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并培养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协作精神。3)由于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因此小组中能力相对较差的成员也有获胜机会,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2)支撑系统应用

竞赛式协作可以借助以下几种工具来完成。第一,利用新视野平台的“讲义与通知”栏目或“电子白板”或“电子邮件”或“QQ群”来布置学习任务、公布学习进度;2)各组的学习成果可以发到QQ群的“共享空间”里进行展示。教师也可以同时利用这个“空间”对各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裁判。

2. 合作式协作

1)学习活动描述

合作式协作是指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是小组间竞赛式协作过程的一个方面和阶段。各小组成员在接到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小组的分工之后通过多种网络平台的相关支持系统与成员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协商,最终达成对问题的一致看法,拿出解决方案,并将最终成果在系统的展示区予以展示。

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一方面借助虚拟图书馆或网络查阅大量资料,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和材料,另一方面为了使自己的小组获得好的成绩,组内各成员之间齐心协力,出谋划策,使每位学生的个人自尊心、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都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了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同时,这种学习方式对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合作式协作的形式可以是多人协作小组内部的协作,也可以在二人搭档学习小组内部进行。二人搭档与多人小组的区别是:二人搭档之间一定是方便接触的,如室友、老乡、密友等。他们之间的协作活动除了在网上进行,面对面的方便是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另外他们二人之间一定是对同一学习领域感兴趣的,并且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利用他们合作的顺利进行。搭档之间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并试图从对方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灵感。也针对学习情况彼此相互检查、相互帮助。搭档形式可以使协作学习在较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中感觉到一直有一位搭档可以依赖,以保证顺利完成学习任务。[2]

1) 支撑系统应用

合作学习的网络支撑系统比较方便,BBS、MSN、QQ、Skype、留言板、网络

社区等都可以利用。

3.共享式协作

1)学习活动描述

每个学习者或学习小组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都会积累一些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摸索出一些有效的学习途径,接触到一些宝贵的学习资源。比如,通过反复上网搜索资料,就会积累很多有用的网站;再比如通过充分地协作,各小组会获得各种形式的学习成果。将有用的网站和学习成果到学习日志或共享空间供全体学习者分享即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劳动,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这种展示还可以增强学习者的成就感,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学习评估打下基础。

这种协作模式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往往需要教师的协调和组织。通常可以由教师提出具有相当难度的课题供大家共同讨论和解决。共享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初可以在个体学习者之间,其次是在小组之间,最终是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范围内共享。

2)支撑系统应用

共享可以借用的平台常用的有:Skydrive、QQ 中转站、QQ群学习日志和共

享空间等。

三、支撑系统的选用原则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固然离不开必要的学习软件。近些年来有不少协作学习的各类学习软件被开发出来,但由于学科的差异性以及学习目的、学习对象的不同,没有哪一款软件能够完全适合某一个特定人群的学习需求。此外,就算会有一款软件满足学习需求,其学习成本也常常使教学单位或学习者力所不及。因此,我们在开展协作性学习的时候,即要考虑到学习活动的协作性,还应选择合适的网络支撑系统。列出以下几个选用原则供参考。

1. 经济和因陋就简原则。这条很简单,经济是指免费软件。如QQ等。因陋就简是指容易获取并被广大网友所熟悉、操作简单的软件,如Email等。

2. 适用原则。适用是指所选软件必须满足教学目的的需要。如可以满足教学信息的和传递,可以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等。如聊天室、BBS等。

3. 便于评估。除了满足以上两个原则之外,选择学习软件的时候还应考虑到使用这个软件进行某项学习,其学习成果是否具有可评估性。如果需要对学习成果进行统计和评估就不能仅仅利用QQ的聊天系统而要使用其共享空间。

四、小结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消除在线学习的孤独感和课堂学习的枯燥感,增强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效果。但是,就象我们不能说某一种技术对于教育是最有效的一样,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也没有最好的协作学习方式,同理,也不能妄言哪个软件是最适合协作学习的。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要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协作学习的活动方式和相应支撑系统,使网络学习发挥其它教学方式所无以替代的作用,最终达到节约教育成本和教学成果最大化的效果。[3]

参考文献:

[1]黄荣怀. CSCL 的理论与方法 [J] 《电化教育研究》 1999.6:25-306

[2]李新国,於 涵.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协作学习研究 [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9: 541- 544

[3]林巧文. 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协作学习的实施 [J]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08.6:75-77

上一篇: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英语more than的用法及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