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用于物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时间:2022-05-16 08:08:59

信息技术用于物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它的定律、公式一般都源于实验。在未用信息技术之前,往往由于器材不足,该做的实验不能做。本该一节完成的教学任务由于做实验出现故障拖延了时间而不能完成。本该学生做的实验,由于稍不注意没看清老师实验演示的细节而出现操作中的错误。本该学生领略的环境,由于从未见过而想象不到。自从应用了教育信息技术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可见度,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大大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我深切地体会到,信息技术使物理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我从事物理教学二十多年来,物理实验教学总是被资金不足,条件简陋,器材药品短缺所困扰。本该在课堂上用演示实验学生很快明白的道理,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做不成演示实验,任嘴累的口干舌燥,学生还是是懂非懂,半信半疑。

在讲“比热容”一节时,尽管举了好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说明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但学生总是不大相信,总没有利用测比热的方法,测量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比热,通过数据的计算看结果有说服力。使用信息技术后,我制作了测量铜块比热和测量石块比热的课件,在课堂上播放时,屏幕上天平的示数,温度计的示数一清二楚,让同学们做记录,通过学生自己的数据计算,很容易理解了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的道理。

在学习了测石块密度的实验时,因为这个实验是中招必考的实验,所以要求每个学生都得会熟练地做。因此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就做得很细很准。在测量石块质量时,待天平平衡后,为了训练学生正确读天平示数,我就让每位同学到课桌前,观察天平的砝码和游码的示数,然后读出石块的质量数。在石块放入量筒前后,我还想让学生读出量筒的示数,我若拿着量筒到每位学生面前,每到一处还得待水面平静下来后再读数,这样更费时,只得还让学生一个一个到讲桌前观察。待这个演示实验做完时,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溜走了。根本没有学生亲自操作的时间,只得在浪费一节课的时间了。自从应用了信息技术以来,我总是先在课堂上做一边演示实验,边做边说明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再放一遍测石块密度的视频。在放视频时,使天平的示数、量筒的示数与演示实验时的示数相同。在出现天平示数和量筒示数时,屏幕上的示数放大暂停,让每位同学都能清晰的看到,并记录下看到的数据。这样就省时多了。学生明白后,就可以自己做实验了。到下课时,一般都能用不同的石块做二到三遍实验。我在巡回的观察中知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同学都能正确的做出来。这样不仅省时省事,还让学生确立了不同物体的同种物质,它们的密度是相同的信念。

在讲授“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时,尽管我多次强调在接电流表和电压表时,要将导线按顺时针方向缠绕在接线柱上,可还有个别学生不注意,没看清我做演示实验时接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缠绕方向,以至于当拧紧接线柱上的螺帽时,将导线挤出来。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除了再次强调要按顺时针方向缠绕外,还特意让学生看了放慢速度的接线情况的视频。学生不仅看得清,还记得牢。以后再也不会出现将导线挤出来的现象了。

再讲风力发电时,如果不利用信息技术,风力发电的演示实验是根本无法在课堂上做的。只凭说教效果自然不会太理想,有了信息技术,这节课收到好效果就不是难事了。学生看到大屏幕上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上,矗立着一座座高大的风车,风车后面是与风车同轴转动的发电机,风车在风力的趋势下高速地旋转。这些发电机发出的电,一个个都通过控制系统储存在蓄电池里。蓄电池可直接向外提供直流电或通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此时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怎样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了。又因风能资源丰富,无需购置,成本低廉,所以又激发了学生将来开发利用风能的热情。

本人通过教育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到,教育信息技术使我们教师的左膀右臂,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我想,凡属一线教师都有同感。今后我们教师都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教育信息技术,提高自己应用教育信息技术的水平。让教育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上一篇:初中语文创新课堂教学的探究 下一篇:浅析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