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5-16 05:57:2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4例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术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a)-0190-02

骨股颈骨折在老龄化社会中是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尤以老年人发病率居高,主要由于骨质疏松而引起骨质量下降,形成退行性病理改变[1]。股骨颈具有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因而致残率比较高,因并发症而引发的死亡率也较高[2]。老年股骨颈骨折易合并有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患者骨折愈合效果不佳,股骨头坏死率高达30%[3]。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多以手术治疗,本研究比较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年龄60~82岁,平均(70.3±4.2)岁。骨折部位:左侧伤30例,右侧伤38例。致伤原因:摔伤22例,车祸伤26例,砸伤12例,其他8例。根据骨折Garden分型:Ⅱ型10例,Ⅲ型44例,Ⅳ型14例;合并基础性疾病:高血压22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12例,慢性支气管炎1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基础性疾病的内科治疗干预,如降血压、稳定血糖及心肺功能等。患者取健侧卧位,以缚带将健肢屈曲后固定,固定骨盆,行全身麻醉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采用改良的Gibnson入路行后路切口,注意股骨柄前倾角的保持。保留大转子,择臀中肌切断后使关节囊充分暴露,关节囊部分切除,前方脱位髋关节。研究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关节囊切除使髋关节脱位,暴露髋关节囊,脱位股骨头,将髋后残留关节囊及滑膜切除,髋臼凿取出股骨头后,安放人工髋臼。对照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将骨折近端股骨头取出,清理碎骨块及髋臼圆韧带窝内软组织,切除多作股骨颈,取适当型号的人工股骨关植入。术后常规留置负压引流,关闭切口。术后3 d患者可适当行床上的功能复健,术后4周可根据患者康复情况下床活动,逐渐负重。

1.3 临床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等,并注意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量表包含疼痛评价、功能评价、畸形评价、关节活动评价4个维度,总分100分。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情况的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11.76%,包括异位骨化2例,假体远端骨折1例,无菌性松动脱位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35.29%,包括假体中心性脱位4例,假体松动5例,远端骨折1例,异位骨化2例。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230,P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根据Harris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9,P

3 讨论

据统计,约84%的高龄老年人中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因此而发生的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率可达10%~25%[5],不仅给老年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还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股骨颈骨折致残致死率高,且患者长期卧床还易引发压疮、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等[6],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以手术为主,关键在于早期和良好复位及适当的固定[7]。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属于半关节置换手术,目前在股骨相关病变手术治疗中比较常见。该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安全可靠、损伤小、患者痛苦小等特点,临床适用性较为广泛[8]。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常见较多并发症发生,包括假体松动、脱位、假体远端骨折等。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假体的固定易发生松脱、断裂等问题,直接影响预后。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有利于骨质疏松患者的股骨颈骨折手术康复,其优势在于:①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问题的发生;②患者离床时间相对较早,有利于早期康复训练及提高预后;③由于康复速度快,离床早,大大降低了患者发生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④对骨质疏松、骨量流失严重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解决了因骨质疏松而引起的股骨头置换预后不佳的问题;⑤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根据本组研究的结果可见,患者术后发生假体脱位、假体远端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该术式相对于老年患者具有更好的远期效果,能减轻患者术后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Harris评分量表评价髋关节功能发现,研究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较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佳。当然,在研究中还发现,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术式具有相似的手术安全性。总而言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好,且减少了患者因骨质疏松引起的术后假体松脱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邬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62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2,12(11):60-62.

[2] 王万忠,黄海,付启桥,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120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8):724-725.

[3] 马力波.髋关节置换与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5(5):79-80.

[4] 陆有文.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1):62-63.

[5] 关淼.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26-328.

[6] 吴锁印.人工股骨头置换与空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比较[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1):34-36.

[7] Kaneko H,Matsuda K,Kim S,et al.Subcapital femoral neck fracture after fixation of an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ith a proximal femoral nail:a report of two cases[J].J Orthop Surg(Hong Kong),2009,17(3):370-373.

[8] 高义斌,李银娜.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4):30-32.

(收稿日期:2013-07-08 本文编辑:袁 成)

上一篇:多导睡眠监测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下一篇: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婴幼儿重度臀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