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时间:2022-05-16 08:51:33

如何构建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摘 要:绝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参与教学并掌握规定教学内容的课堂就是有效的课堂。构建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师要在教材内容的挖掘和处理、教学目标的确立、打造高超的教学艺术上下功夫;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培养。其中小组互动、师生互动达成目标的模式,是打造有效课堂从而减负增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有效课堂 教师 小组互动

绝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参与教学并掌握规定教学内容的课堂就是有效的课堂。构建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在教材内容的挖掘和处理、教学目标的确立上下功夫

要想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效率,教师就要在课文的研读上下功夫。特级教师李梦龙说:“这法儿那法儿,教材钻研不透就没法儿。”这就要求教师以教材为本,课前认真钻研、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全面掌握与教材相关的课外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明确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对课文的基本内容烂熟于心,还应该在课文内容的挖掘和处理上下功夫。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

二、教师要在打造高超的教学艺术上下功夫

要想使初中语文课堂出效果,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应该具有高超的课堂艺术,首先要用自己拥有的文化内涵打造出自己的个性课堂。这种个性的课堂就是这位教师的精、气、神,就是语文课的语文味。个性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的语言富有个性,是慷慨激昂、豪放洒脱的语言还是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的语言,是民主商量的语言还是幽默风趣的语言,这些个性十足的语言不仅能使课堂更富有生机和活力,而且能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认同中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师的个人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课的魅力。

三、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培养

聪明的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和有计划阅读的习惯,在语文课堂上养成一种探究问题的意识、善于质疑的习惯,在生活中养成一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积累的习惯,让学生能听、会说、爱读、愿写。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把知识加以内化的特殊认识过程。教师如果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课堂上和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味,就会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成绩。

四、小组互动、师生互动达成目标的模式,是打造有效课堂从而减负增效的具体措施

1.先学后教。只有让学生直接接触学习内容,学生才能清楚自己学习的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质疑和讨论。小组互动、师生互动达成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出发点就是学生在预习目标和探究目标导向下先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然后教师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得到共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把课堂还给学生。小组互动、师生互动达成目标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出: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发言踊跃;教师讲得很少,只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点拨、指导、释疑,凡是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能解决的内容,就大胆地不教;讲台不仅仅是教师的,更是学生学习的平台,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学互动,打造自主学习的课堂,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3.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学习。组建合作小组要相对均衡。这里的均衡包括合作学习小组人员数量的均衡以及小组成员能力的均衡,即每个合作小组男女学生数量相对平衡,每个小组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习困难学生保持均衡。这样建组可以使每个小组都能讨论起来,组员间相互帮助和深入交往,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小组之间展开公平竞争和相互帮助。组建合作小组还要动态化。学习小组组建后并非一成不变,而应在一学期内变动二至三次,及时从人员结构上解决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展开。

4.给学生提出“三个学习目标”。小组互动、师生互动达成目标的模式中目标确定为预习目标、探究目标、达成目标,这样每节课教学目标更明确、更具体。

5.正确处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三者的关系。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小组互动、师生互动达成目标的课堂模式的六个教学环节“预习检测――明确目标――探究质疑――互动练习――达成评价”很好地处理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三者的关系,即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是结果,而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始终。

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县教体局明确提出了“减负增效”的目标。作为一名老师,只有构建有效课堂才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切不能把提高学业成绩建立在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让“学生苦学、家长苦熬、教师苦教”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参考文献

[1]周江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2]魏哲伟 《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上一篇:新课改下的实验教学 下一篇:小学语文“学导式”教学模式报告(实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