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促销的“陷阱”有多深

时间:2022-05-16 08:46:23

节日促销的“陷阱”有多深

每年的元旦、春节、元宵节都是商家促销的高峰期,正应了那句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的俗语。不过这里的人改成“货”更恰当了。是商家促销的高峰期也是消费者购物消费的高峰期,一时所谓消费打折、返券、免费服务、有奖销售等让利促销活动铺天盖地而来。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发现,每逢“三节”期间,总有一些商家趁机浑水摸鱼。一些诱人的促销背后,不乏“玄机重重”的消费陷阱,这些促销中往往有让消费者高兴而来,更有一不小心就让消费者掉进经过“包装”后的“陷阱”尴尬和沮丧。

买家没有卖家精

近日,刘女士向记者诉苦,去年她去位于王府井的某商店购物,正赶上那个商店搞优惠促销活动:买100元送100元现金券,当时刘女士就购买了一套“186元/套”的内衣,由于不到200元,又加了三双袜子,8元/双,正好210元,送了200元现金券。但这200现金券只能限定购买指定的商品。几天后,柳女士再次进入该商店,看到相同的衣服竟然在没有任何促销活动的情况下打出:买一套送一套。显然商场利用消费者希望购物多得实惠的心理,使消费者轻易掉进了购物“陷阱”。

与刘女士相比,李女士遇到的情况几乎如出一辙,去年12月底,她在崇文门某商场给孩子看上一件上衣,可又觉得打折后120多元的价格仍然太贵,当时并没有购买。今年元旦期间,听说该商场开始搞促销活动,买200元送238元礼券,便兴致勃勃地赶去选购,但她先前给孩子看的上衣竟然涨到了300多元,最后李女士还是失望地离开了。

与刘女士和李女士的看法一样,一些消费者对此也是议论纷纷,认为商场这种提高价格再“让利返券”的促销手段,只能让消费者产生错觉,认为商家让利幅度大得惊人,从而刺激商场的销售营业额,普通消费者自然成了这些促销“陷阱”的受害者。

某商厦的楼层经理告诉记者,一般商场搞的促销活动,都会把利润和风险同供货商捆在一起,不过一些知名品牌为保自身形象,一般是不愿意参加商场的促销活动,而大多数参加促销的品牌厂商为了赚钱,往往配合商场在标价上做文章,突击提价成了最常见的应对手段,即使参加大幅度的返券活动,对商场和供货商也没有太大影响,比如返券前商品按原折的5折销售,而参加返券活动后,商品就会按原价或新价格销售。此外,很多打折和返券力度极大的商品,往往是过季或样式过时的库底商品,商场为了减少损失,专门攒到春节购买高峰期进行促销,这些情况普通顾客是根本无法知晓的。

花言巧语骗你没商量

购物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看到小便宜就想占。有的商家在促销广告偷换概念上作文章。某经销商为吸引客流,在平面媒体上刊登:“节日期间,消费者在××电器购买800元的商品,便可获得150元的现金返款。”有不少消费者在消费800元后,并未得到150返款。原因是××电器属于连锁商业,广告中并没有明确举办这次活动的具体门店,因此消费者在索要返款时均被告知:“广告刊登的活动不包括本店”。

某商家打出促销广告称:“如果上述商品在15日内,消费者发现其他地方的售价低于本店,我商场将退还差价”。偏巧有位消费者刚花3398元在此购摄像机后,又发现另一家商场促销广告中的同款摄像机售价比这家低100元,于是他便拿着报纸广告和自己购买摄像机的发票,找到商家要求退还差价。但商家讲:“我们不认广告,只认你在另一家商场的购货凭证”,也就是说只有在另一家商场买了同样的产品后,该商场才同意退还差价。

为了吸引顾客,节日期间,商家们纷纷印制、散发图文并茂的促销宣传资料,声明部分商品价格“×折优惠”或者能够得到赠品,一些重点促销商品的价格还特意用醒目的字体标注出来。

但消费者购买后却发现,有的促销商品价格比广告宣传中的高出一大截,有的赠品名不副实。

日前,赵先生在某大药房购买常用药时,看到店堂贴出的“买158元,送煲锅”海报,便一口气买了200多元常用药。当他向店方索取赠品时,工作人员指着促销海报下方的一行小字“前10名”,告诉赵先生:“已赠完!”季先生只好自认“眼力不济”。

李小姐日前到某商厦消费,冲着“满200送100”的送券活动,兴冲冲地买了一件207元的保暖内衣。拿到2张50元的返利券后,李小姐被告知“仅限当天消费”。本来没有购物计划的她,为了不浪费赠券,只好再买了一条166元的裤子。当她准备使用返利券时,收银员告知:“每次只能使用一张。”于是,她又买了条89元的手链。付款时,收银员再次将她拒绝:“消费不满100元,不能使用返利券。”李小姐只好再挑了件商品。为此,李小姐忿忿不平:使用返利券限制太多,让人不由自主地走进花钱的连环套。

其实,促销宣传其实是一种广告行为,而广告必须以“真实”为前提。因此,消费者如果发现商品的实际价格与促销宣传中的价格不符,这至少可以说明,商家的广告有虚假宣传之嫌。

三只眼睛看“陷阱”

商家:有些是促销手段而不是消费陷阱。对于消费陷阱这样的说法,商家当然非常忌讳:怎么能把促销手段看成陷阱呢?

北京一家电器连锁店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任何商机商家都不会错失,更别说春节黄金周了。就他们店而言,每次促销活动总要提炼出一两句吸引人的广告。“就像评价一个人的长相,我们认为这个人很帅,但消费者却认为不帅,能说我在欺骗消费者吗?”

另一家百货商场办公室的负责人也谨慎地表示,商家的一些促销手段,已经被消费者一口咬定为消费陷阱。“比如购物赠券,你能说我们在设计陷阱吗?只能说是一种购物游戏,吸引消费者更多地购物,用不用赠券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消费者手里。”

消协:有些是消费陷阱而不是促销手段。对于上述商家的说法,有关专家认为:“狡辩也好,诡辩也罢,说得还有点道理,但的确有商家在搞促销时故意设计消费陷阱。”

前段时间,一家电器大卖场开业,打出广告称开业当天前50名消费者可以买到特价商品,吸引了不少市民一大早就去排队。“当天就有消费者打电话投诉,说他明明排在第20名,却没有买到特价商品,而是被推荐购买其他商品。”一位消协的工作人员说,因为投诉者不愿意陪同取证,结果也不了了之。

据了解,很多商家在促销时会推出个别特别吸引人的商品,比如空调等,但商家却经常出现缺货的现象。“这里面就有陷阱。”消协工作人员说。

消费者:想买的东西是必需的吗?“这里还是有点门道的。”消费者协会的负责人说,首先消费者不能完全被商家的促销活动所吸引,首先要明白自己购物的目的。“想买的东西是必需的吗?如果不是,就不用给商家去捧场。”其次,一定要去正规商场购物,因为这些企业还是有章可循的。“再怎么忽悠,都是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最多打点球而已,而且正规店都有退货机制和渠道,万一消费者不满意就可以退货。”

陷阱前面需留神

面对打折、返券、免费服务、赠礼品,消费者真是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俗话说:买家没有卖家精。无论促销手段花样如何繁多,精明的商家从来不会做赔本的买卖,低价的背后实际是一个数字游戏。为此提醒消费者:理性对待商家的各种促销活动,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切莫被商家的虚假慷慨所迷惑,掉进了购物的陷阱。缺什么买什么,不要因一时冲动或轻信商家宣传而购买了一些实用性不大的商品。打折商品也要货比三家,这是抵御价格欺诈的有效武器。促销陷阱多多,在这里不妨列出一二,对我们在消费时或许有个启示:降价打折警惕虚构原价假打折;返券多警惕陷入循环购物怪圈;免费服务终端仍是有价消费;赠品可能是质量低劣;购物抽奖活动则自定规则,虚搞活动摆噱头,宣传与实际不一致。因此要弄清对方的真实意图。要警惕商家以“打折商品不予退换”为借口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警惕促销中的“霸王条款”。特别是设在“最终解释权”背后的陷阱,“最终解释权”的实质是规避法律责任,不履行承诺的挡箭牌,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保留购物凭证。购物要索取购物凭证,同时查看凭证上是否具有消费项目、价格、数量等内容,并要求销售人员将赠品名称、型号在有效票据上注明。一旦发生纠纷,要及时凭购物凭证向消费者委员会投诉。

上一篇:中国电信业重组尘埃再度落定 下一篇:当代“杨三姐”告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