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16 07:14:54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与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止痛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80.00%,治疗组的平均疗程明显比对照组短,而发热时间、膀胱刺激征等临床体征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急性肾盂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c)-043-02

急性肾孟肾炎是内科常见病之一,是由细菌入侵肾盂所引起的泌尿系统炎症,临床上易出现反复感染,缠绵难愈,最终可损害肾脏功能。在祖国中医里属“淋证”、“腰痛”的范畴,为湿热蕴结于膀胱并阻滞肾脏所致。若不积极医治,成为慢性则更不易控制,并可发展成肾功能衰竭。我院自2004年3月~2006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4年3月~2006年3月收治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按照随机原则,设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以下称“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以下称“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15例,女45例;年龄18~65岁,平均37岁。对照组60例,男14例,女46例;年龄18~64岁,平均36岁。均无肝、肾功能损害或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史,非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年龄大于18岁,全部病例符合以下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热淋的标准以及《中医内科学》中有关淋证的诊断。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例来源、发病诱因、症状体征等比较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及方法

所有患者急性高热期均卧床休息,多饮水,以利尿排菌,均采用7~14 d的中程治疗。

对照组:轻症状者首选服用复方新诺明、氟派酸、强力霉素、氨苄青霉素或头孢氨苄其中一种;重症患者首选氨苄青霉素6~10 g/d,分4次静脉注射,也可用庆大霉素肌注,首剂80 000 U,以后40 000~80 000 U,每8小时一次;如合并有败血症者,除首选氨苄青霉素静滴外,还应用庆大霉素或头孢噻肟钠联合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沉香5 g,陈皮5 g,当归、白芍、贝母、苦参丸各10 g,甘草3 g,石韦、滑石、冬葵子、王不留行各8 g,胸闷者加青皮、乌药、小茴香各6 g;虚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10日为1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医政司《新药(中药)治疗淋证(泌尿系感染)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订。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尿常规恢复正常,尿菌阴性;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尿常规显著改善,尿培养偶有阳性;无效:症状、体征及尿检改善不明显,尿菌定量检查仍阳性。总有效率为痊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疗程与症状比较(表1、2)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2例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厌食;对照组2例出现轻微皮疹,2例轻微腹泻。以上不良反应均未作处理自行好转。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均未见异常。

3 讨论

急性肾盂肾炎主要表现为急性间质炎症与肾小管细胞不同程度的坏死,肾盂肾盏黏膜充血水肿,表面脓性分泌物,肾皮质有炎症病灶,肾小管上皮肿胀、脱落坏死,间有白细胞浸润等,炎症愈后有瘢痕形成等。临床上具有急性尿路感染的全身症状,如高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以及尿道感染的局部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腹痛等。“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这一模式已为现代医学所证实。急性肾盂肾炎属中医学“淋证”范畴,其病机为湿热蕴结于下焦膀胱,故提出了:辨缓急,则提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辨标本,则提出“治病治本”治疗决策[3]的主要治则。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病原菌侵袭肾盂和肾实质引起的炎症性病变,若不能有效控制,可以引起败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首次发生急性肾盂肾炎的致病菌80%为大肠杆菌,约15%由肠杆菌科的其他细菌引起,仅约5%由粪链球菌引起[3],针对以上致病菌的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虽然抗生素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疗效快,但易复发,而且随着抗生素的不断推新、升华,易产生耐药性,由于部分抗生素对肾脏有毒性作用和菌群失调的副作用,不易久用,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致使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疗程延长,因此抗感染在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中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进行治疗,从表1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方中当归、贝母、苦参丸为《金匮》方,主治小便难,饮食如故者,近代名中医冉雪峰认为本方乃“半清半调,开上窍以通下窍之方”,滑石散亦为《金匮》方,治疗病变发热者,冉氏注释本方为清上以利小便之方[4],此方有理气活血,通淋止痛之效,为治气淋实证主选方剂。从表2中可以看出,治疗组的平均疗程明显比对照组短,而发热时间、膀胱刺激征等临床体征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此法不仅具有局部抗菌消炎作用,而且能调节人体的全身机能,从而迅速改善炎性反应。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效果满意,其毒副作用轻,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82-1487.

[2]陈贵延,薜赛琴.最新国内外诊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26.

[3]陈贵廷.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539.

[4]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77-369.

(收稿日期:2007-05-2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羊水过少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 下一篇:谈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中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