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5-16 06:23:13

浅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当前,混凝土工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裂缝,它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如何防治有害裂缝的出现,已变得相当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混凝土的收缩特性,并从混凝土的材料、施工、设计三方面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必要防治措施。

关键词:收缩特性;裂缝;防治措施

1 引言

目前的混凝土结构大部分使用的是商品混凝土,其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好、消耗低、劳力省等纵多优点,已变成建筑行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商品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也是令人非常头疼的事。分析原因,找出防治的措施,彻底消灭裂缝是从事建筑行业每一人员的责任。

2 混凝土的收缩特性

混凝土的收缩为客观存在的,由于其收缩特性才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开裂。了解其收缩特性,才能进一步更好的控制有害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的收缩有塑性、化学、干燥和碳化收缩。由于混凝土的失水引起的收缩称为塑性收缩,影响其失水的因素有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以及混凝土的内外温度等;化学收缩是指无水熟料和水产生化学反应,造成混凝土总体系的体积减小;混凝土硬化后,在较长时间产生水分蒸发进而出现干燥收缩,影响干燥收缩的主要原因有水泥的品种、用水量、外加剂、混凝土的养护等;碳化收缩是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有水的条件下,与水泥发生水化作用生成各种盐与游离水而产生的收缩,收缩的原因在于这些游离水的蒸发。

3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收缩是混凝土的固有特性,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或使用时超载等原因有直接关系,但一般都是由于其收缩而造成的。伴随着商品混凝土的广泛使用,其坍落度比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都要大,尤其是泵送混凝土的大量利用,更加剧了混凝土的收缩,裂缝产生的机会更大。

根据现实情况调查,因为施工不当造成的混凝土早期裂缝大概占80%,因为混凝土的材料方面出现的裂缝大概占15%,而另外的5%是由于设计不当而造成的。下面就从这三方面具体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3.1 混凝土的材料方面

混凝土是一种具有收缩特性的材料,即使其收缩量不大,但由于其较高的弹性模量和很低的抗拉强度,有一点的收缩变形也会出现很大的拉应力。如果其拉应力超过了抗拉极限时,就会出现裂缝。因此为了预防其出现,就应该最大程度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降低混凝土的收缩量。对于搅拌站而言,所做的就是:

少用收缩量大的水泥。像矿渣水泥,其收缩比普通硅酸盐水泥大25%左右。

第二,在满足了施工和易性的条件下,尽量减小其水灰比,减小水泥浆和砂浆的含量。

纵所周知,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收缩量就越大,抗拉强度就越低。例如,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6时其收缩量比0.4的要大40%,而同混凝土相比,水泥浆与砂浆的收缩量大概高出2~3倍。另外,还必须控制好混凝土的水泥细度问题及石子的含泥量,水泥细度越细、石子的含泥量越大,混凝土越宜出现裂缝。

3.2 施工方面

① 振捣方式

浇筑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注意采用合理的振捣方式,不正确的方式会造成混凝土表面浮浆、分层离析而致使混凝土面层开裂或混凝土中的砂浆不均匀流向低处,使混凝土不均匀沉降收缩,容易在混凝土结构的薄厚交接处产生裂缝。

② 二次振捣与多次抹面

施工时未根据混凝土的特点做好二次振捣与多次抹面,让干缩裂缝和塑性裂缝得到及时的愈合。由于商品混泥土的特性,其坍落度比较大,凝结的时间就会比较长,一般的都在10h以上,甚至更长。即使在夏天,混凝土掺入高效减水剂后,其表面暴晒,水分蒸发的块,在表面看上去已凝结,实际内部混凝土还远远没有初凝,甚至仍在流动。这样的混凝土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裂缝,必须及时进行二次振捣与多次抹面。

采用二次振捣能有效的消除塑性沉降引起的内分层,阻断沁水留下的连贯通道,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漏性及其强度。进行多次抹面,一般采用手扶抹压机,能够提高混凝土由于沁水而减弱的表层强度,使混凝土的塑性裂缝及时得到愈合。

③ 现场养护

混凝土收缩开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现场的养护不当。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若得不到及时的覆盖、浇水养护,其表层水分就会迅速蒸发,极容易出现裂缝。尤其在气温高、相对湿度低、风大的情况下,干缩的现象更宜发生。

目前,很多的施工工地浇筑混凝土时,都不能及时的覆盖保温养护。笔者曾遇到过炎热的夏天时一大型厂房二楼楼面的泵送浇筑,由于其施工人员不足,不能及时的进行养护,结果是前浇后裂。当混凝土被晒到四五十度地高温时,再浇上冰冷的自来水,无疑是雪上加霜,冷缩更加快了裂缝的扩展。应该在第一次抹平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薄膜下混凝土的湿度,依靠自身的水分进行养护,需进行二次抹面的地方,揭开薄膜,抹好后仍要及时盖好。

对于高性能的混凝土,其水灰比小,胶凝材料多,混凝土的密实性好,沁水少,如果养护不好的话,干缩的情况会更加严重。保湿养护的时间,肯定是养护的时间越长越好,国家规范要求保湿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14d,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以避免裂缝的出现。

④ 模板质量

施工单位有时就地取材,所用的木模事先没淋水,造成拆模后用木板支的混凝土结构出现大量裂缝,而用钢模的结构一条裂缝也没出现,对出现裂缝的地方可用环氧树脂进行密闭处理。

⑤ 正确使用膨胀剂

掺加了膨胀剂的混凝土进行养护的时候要求会更高,由于膨胀剂要吸水,膨胀混凝土在早期养护不好的话,更易产生裂缝,尤其是水灰比过低时。另外,膨胀剂不能防止混凝土表层的塑性微膨胀的产生。有些使用膨胀混凝土的工程,楼面仍会出现裂缝,其原因就是没有进行良好的保湿养护。

⑥ 内外温差与环境温差的控制

由温差应力会产生裂缝。温差收缩裂缝不只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还包括其他的一些结构,除了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还应注意周围环境的温差控制。

在实际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厚度大,抗拉力大,尽管内部产生很高的温度,也很少出现裂缝。例如,某医院大楼的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底板厚2米,但由于原材料的供应,只能使用525R普通水泥拌制,当时的温度测量显示内部最高温度曾达到90℃,但并未产生收缩裂缝。相反,常州某大厦地下室墙板工程,顶板浇筑前,墙板完好,但浇筑顶板后没几天,墙板就出现了大量裂缝。后来经分析,一致认为是有当时正处冬季,顶板一浇,地下室保持着良好的温湿性,而外墙则处于寒风中,温湿度都很低,墙板内外侧的环境不同进而产生了温湿差造成裂缝的出现。因此,在施工中应注意环境温湿差的控制,防止温差裂缝的出现。

3.3 设计方面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注意采取措施防止裂缝的出现:

① 采取措施防止不均匀沉降产生的结构裂缝;

② 在拐角、窗角等容易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增设构造钢筋;

③ 适当提高墙板、楼板的配筋率,当配筋率不变的时候,配筋时要采取细而密的配筋方法;

④ 楼面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不应超过C30。

4 小结

混凝土裂缝的危害相当严重,时间久了,微小裂缝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做好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防治,是我们每个建筑行业人的义务。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的不断实践,终究能够做好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工作。

上一篇:高性能防水防蚀混凝土在隧道的应用 下一篇:论桥梁高墩滑模施工质量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