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个性发展

时间:2022-05-16 06:14:31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在个性化的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还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有针对性地教学才能有效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的必要性

1. 展示教师自身的个性,增强课堂的灵活性

个性化的教学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很好地展现教师的个性,教师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禁锢了教师的个性化,大部分的教师只是简单地将书本上的知识传达给学生,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表达个人的想法,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表面,教学效率大大下降,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如在《怀念母亲》一文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与自己母亲之间的一些小事作为开场白,先表明自己对“两个母亲”的真实情感,然后跟学生就这个问题交流,一方面能激发学生表达感情的欲望,另一方面还能更深切地体会文章的内在情感。

2. 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期,由于受到生活环境、遗传基因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会拥有截然不同的个性。学生不同的习惯、兴趣以及性格等都会在语文学习中直接体现出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个性的认识,并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来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如在教《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阅读来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提出相同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来回答,学生讨论之后,最后由教师来讲解文章的内涵和意义。由于学生生活经历的不同,对于父母有着不同的感受,甚至有的孩子没能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父爱的伟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同类型故事的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3. 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个性化教学注重学习环境的开放性,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独立思考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学生在开拓视野的同时,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如在《詹天佑》这一文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预习文章内容,并通过不同的渠道查找与詹天佑相关的资料,通过自己的总结来加深对詹天佑生平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让学生补充除课本以外的关于詹天佑的介绍,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二、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实行情境化的教学,增强课堂的生动性

情境化教学简单地说就是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情境式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小学语文的魅力,在课堂上提高注意力。在实际的情境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或者结合实际的例子来理解枯燥的知识点。与此同时个性化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学内容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在课堂中穿插有趣的知识问答、情境再现等。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多样性,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也开始走进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自身的优势,通过声音、画面、视频等方式进行立体化的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2. 将学生作为主体,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面对相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感受,这就决定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最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家庭背景,真正做到对学生了如指掌,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以此作为检测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标准。如在《小抄写员》这篇文章中,小叙利奥为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在没有得到父亲的许可下,深夜偷偷帮父亲抄写签条,以致耽搁了正常的睡眠时间,白天上课打瞌睡,因为误会而引起父亲的责骂。

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

语文的实践学习和理论学习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消化知识,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自身的个性,锻炼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不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如在教《圆明园的毁灭》以及一些有关学习景观的文章时,可以组织学生游览历史博物馆、春游,让学生根据出行的体验,写体会和心得。在对一些名人作者所写的文章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作者故居,来一场与先人的对话,切实体会作者在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创作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培养学生对人文素养的体会能力;另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表达空间,尊重学生对人和物所发表的不一样的看法,以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表达潜能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不正确的价值表达,不能立即在众多学生面前给予指责,而是通过一定的渠道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浦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民办中小学德育创新思考与实践反思 下一篇:体育教学促进体育消费的途径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