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时间:2022-05-16 06:03:55

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摘要] 目的 通过探讨本院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促进本院抗菌药物合理规范使用。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12年6~12月1850例清洁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850例清洁手术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765例,使用率为41.35%;抗菌药物涉及6类17种药物,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359例,占46.93%);合理使用608例(占79.48%),不合理使用157例(占20.52%);不合理使用中以预防用药时间过长为主,占39.49%,其次为无指征用药,占22.29%。 结论 本院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

[关键词] 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a)-0164-02

Analysis of the clean surgery perioperative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our hospital

HE Hong LI Kun-lang CHEN Yu-qin HUANG Shu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aozhou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Gaozhou 525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ean surgery perioperative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our hospital and the rationality of antimicrobial usage evaluation clean operation,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ospital antimicrobial drug use reasonably. Methods By the method of retrospective survey,18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lean surgery perioperative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2 were analyzed.Results Among the 1850 clean surgery patients,765 cases with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the utilization rate was 41.35%;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involved 6 class and 17 kinds of drugs,one of the most used was cephalosporin(359 cases,accounted for 46.93%),among which 608 cases were used reasonable(accounted for 79.48%);157 cases were used unreasonable(accounted for 20.52%); the prevent drug use time was too long was the most not reasonable use(accounted for 39.49%),followed by no indication of medicine(accounted for 22.29%). Conclusion Our clean surgical perioperative prevention using antibacterial drugs is still exist unreasonable phenomenon,nee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Key words] Clean operation;Perioperative;Antimicrobial agents;Preventie application

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随着临床大量、广泛、长时间地使用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1]。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会导致菌群失调,使细菌耐药性增加,从而增加了医院内感染的风险。为了解本院3种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规范本院外科手术预防用药,保证用药安全,降低药品费用,本研究对本院3种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统计分析相关数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12月的归档清洁手术住院病历1850份,其中,乳腺手术434例,平均年龄(42.9±10.2)岁;疝气修补术(含儿童)679例,平均年龄(20.8±2.8)岁;甲状腺手术719例,平均年龄(31.5±16.1)岁。住院时间5~25 d,平均住院时间(11.9±11.9)d。均无药物过敏史。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对每份病历的姓名、性别、年龄、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体温、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手术起止时间、抗菌药物名称及用法用量、用药时间进行统计,并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等文件制定评价标准[2-4]。

1.3 判断标准

1.3.1 预防用药指征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①手术范围大、时间长者;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易造成后果者,如头颅手术、眼内手术等;③手术植入异物者,如腹部疝补片、人工关节置换等;④高危感染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营养不良等。

1.3.2 合理用药指征 ①根据医学伦理,有适应证用药;②首剂给药时间应控制在手术前0.5~2.0 h;③预防性用药时间控制在24 h以内。

2 结果

2.1 本院用药情况的分析

在1850例清洁手术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765例,占41.35%。其中,合理使用608例,合格率为79.48%,不合理使用157例,占20.52%;预防用药时间过长62例,占不合理用药的39.49%;无指征用药35例,占不合理用药的22.29%;其余不合理使用60例,占不合理用药的38.22%。单一用药583例,占76.21%;二联用药182例,占23.79%,无三联用药。抗菌药物涉及6类17种药物,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46.93%(359例),其次是青霉素类占23.66%(181例)及大环内酯类111例(占14.51%),位居前3位的品种分别是头孢曲松(16.92%)、头孢唑啉(15.53%)、哌拉西林舒巴坦(11.27%)。

2.2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

对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765例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合理性评价,其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以预防用药时间过长为主,其次为无指征联用抗菌药物(表1)。

3 讨论

3.1 药物种类的选择

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以手术可能会感染的病原菌作为依据,对于一般的清洁手术(不含直通腔道手术)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为主,故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的规定,应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若对于过敏不适宜使用的患者,可考虑给予广谱的克林霉素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4]。由表1可知,在本次调查中发现21例手术在选用品种方面不合适,其中以甲状腺手术患者在术后选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抗感染治疗最为常见。对于甲状腺手术易感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抗菌药物的选择应以第一代头孢菌素及青霉素类为主,氟喹诺酮类应谨慎选用,不宜用作清洁手术预防一线用药。

3.2 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和持续时间

对于清洁手术进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首剂和追加剂给药时机十分重要,合适的给药时机有利于保证术中有效的血药浓度,避免被易感细菌感染。因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一般首剂在手术前30~120 min静脉滴注给药,但是如果手术持续3 h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 ml时需追加给药1次,以便保证整个手术过程中有效的血药浓度,从而有效地避免敏感细菌的感染[5]。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仍然有5例用药时间过早,无法保障术中血药浓度。7例手术时间超过3 h,但术中并没有追加1剂,增加了手术视野被感染的概率。另外,调查还发现,术后持续用药预防感染,且时间超过24 h者占31.21%(49/157),据国内权威临床资料表明,术后延长用药时间不仅不能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概率,还增加细菌的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6-7]。因此,对于术前半小时进行预防性用药,术中无感染者,一般术后无须继续进行抗感染治疗,若有明显感染指征或植入异物者,术后可考虑给予抗感染治疗,但是持续时间不超过24 h。

3.3 联合用药存在的滥用问题

Ⅰ类切口手术一般选用单一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无必要选用联用药,本次调查发现有13例头孢唑啉+阿米卡星、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联用,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1.70%;未发现三联或三联以上用药情况。

在外科手术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但是目前也因此而引起较多不良反应、变态反应、耐药菌耐药性增强以及多重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应权衡药物的利弊,尽可能选用低毒的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8]。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本院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在品种选择和治疗用药上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预防使用率过高、部分患者用药起点过高、预防用药选用不当、预防用药时间不合理及疗程过长等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并改进。

[参考文献]

[1] 刘彩虹,王丽.我院2003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报,2004,22(1):29-30.

[2]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Z].2004.

[3]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Z].2012.

[4] 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Z].2009.

[5] 王佃荣,陈洪喜.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分析[J].医药导报,2012,5(31):677-678.

[6] 李全志,刘志强.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药物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0,5(21):167-168.

[7] 蒲丹,潭成,张卫东,等.1380例Ⅰ、Ⅱ类手术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779-1780.

[8] 吴启明,陶阳.3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2010,7(9):3-4.

(收稿日期:2013-04-10 本文编辑:袁 成)

上一篇: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胃癌疗效分析 下一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使用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