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与控防措施探讨

时间:2022-05-16 05:40:12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与控防措施探讨

摘 要: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需求多样化,衍生了畜牧养殖业。全球变暖环境恶化,H1N1流感等经由牲畜传染类疾病近年频发。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也关乎着人类所生存环境的健康。本文主要结合当今环境问题,社会情况对于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病因,以及今后对于疾病的控防措施进行讨论。

关键词:畜牧养殖;畜禽;常见疾病;发病原因;控防措施

应对当今市场社会需求,畜牧业养殖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疾病隐患也日渐严重,大批量群体养殖加快了疾病的传播速度,在疾病突发是有效的控制以及预防是养殖业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接下来文章将对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种类、主要发病原因以及对策进行梳理和总结。

1 畜牧养殖中常见的动物疾病种类

动物疾病是指养殖类动物由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受到损害的不利影响,导致机体以及细胞结构不能正常变化,从而导致恶化或死亡。疾病的种类多种多样,一部分能从外部分辨,而另一部分肉眼难以识别,这样就对疾病的控制与预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1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的出现主要是寄生虫的存在引起的,主要引起疾病的寄生虫有三种,属于内寄生虫种类的原虫、蠕虫以及属于外部寄生虫的节肢动物。无论哪种寄生虫都需要依赖宿主提供营养进行生存。并可以在直接的接触中进行传染。

1.2 传染病。病毒、真菌等是引起传染病的主要原因。不同的微生物会引起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并且每种传染病的发病反应并不相似,但是无论是哪种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的传染速度都很快,并不仅仅可以在直接接触中传染,还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所以其传播范围极广,感染性极强,防治难度也更大。

1.3 普通病。普通病相对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手段更多,治愈率更高,但是其在动物中的发病率也更高。普通病包含了内科、外壳、产科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并且有些普通病在不同阶段的发病表现也不同。

2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发病病因

2.1 畜牧养殖中动物发病的主要原因:动物健康生长,与生长环境密不可分。周围环境的恶劣直接导致了,动物疾病的产生。动物健康与否主要是由生长环境的优劣决定的。当环境中出现不利于畜禽机体运行的因素时,就会导致畜禽体内的新陈代谢无法与环境进行能量交换,使畜禽的机体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调节,造成体内的生态失衡,在临床上出现一种病理状态,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畜禽发生疾病。

2.2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发病的人为原因:a.养殖体系不规范,对于大批量的动物养殖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在动物当批量养殖的环境下容易出现疾病交叉感染,动物死亡率上升的情况。对于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应有合理的管理体系和相关措施,定期检查动物身体健康状况,在出现一例病因的情况后应注意周围是否有传染情况,并将周围环境记录下来,以预防重复情况的发生。b.养殖场规划以及设备不完善,针对每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来规范适应不同种类的养殖场类型,例如部分禽类养殖常见的通风问题,应注意通风排污设施的应用,养殖场本身环境也应考虑将动物分区类放置在养殖场内。有时一个养殖场不可能只有一种动物,这是合理的分配空间也是非常重要的。c.养殖场人员的管理问题,养殖场经常出现人员分化不明确,一个人身兼数职的情况。上一个没有处理好动物粪便的问题从而导致,环境污染。粪便病菌发酵,导致疾病的产生。

3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控防对策

3.1 应当加大对动物饲养的力度:第一,通过落实相关的政策,对养殖场进行严格的消毒工作,应当对消毒剂的使用引起一定的重视,选择不会给动物带来有害的消毒剂,与此同时还应当确保管理人员以及动物没有危险。应当在制定的时期进行消毒工作。通过科学的方式解决畜禽粪便,并且能够恰当的安排,防止资源的浪费,避免空气造成污染,确保畜禽的环境干净。第二,应当确保饲料合理分配,依据不同动物成长时间进行合理的配置。确保畜禽能够健康的生长,增强畜禽体质,提高畜禽健康成长,从而能够较好的发挥其作用。

3.2 依据严格的检疫制度,预防疫病的发生:第一,倘若有外来的种群,应当做好严格的检查以及消毒工作。对待买来不久的畜禽,第一时间应当做好隔离工作,接着再通过注射疫苗以及驱虫方式,保证引进的畜禽不具有疫病,最后可以进行混养;第二,出入标准应当制定明确的制度,生产区职能让工作人员或者相关人员进入,外来的车辆要通过检查才能够进入,减少畜禽之间的交易是在养殖场里面;第三,在流行病高峰期,应当要进行全方面的消毒工作,仔细对畜禽做好检查工作,应当对疑似病例引起注意,确保畜禽没有疫病。

3.3 注意保持养殖场的空气流通,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事实证明,一部分的畜禽病原体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这类病原体传播范围比较广,发病率高,所以管理人员一定要注重养殖场内空气的流通,防止这类疾病的扩散传播。

3.4 建立动物健康群:在养殖过程中最好实现“自繁自养”,这样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疾病的交叉传染,避免养殖场的畜禽受到外来疾病的传染。定期对畜禽进行免疫接种,对于疫苗的质量以及免疫头份等进行严格检查,保证疫苗在畜禽种群中发挥最佳效果。

3.5 在养殖场建立时要注重对于场地和布局的选择和安排:养殖场最好建立在地势高并且干燥通风、排水方便以及水源充足的地方,同时要保证养殖场选址远离居民区。在养殖场的布局上要注重排水系统和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科学合理的安排饲养种群与规模,保证畜禽在良好的饲养环境下生长。

3.6 发生疫情后,要制定严格的疫情治理制度:发生疫情后有些养殖户只是注重眼前利益,并不对养殖场内的环境以及畜禽进行严格的消毒清理,造成畜禽的群发性疾病,损失惨重。养殖户在疫情发生后,应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及时隔离和淘汰生病畜禽,一旦发现有畜禽患病,要在第一时间将其隔离或淘汰,根据发病的实际情况进行隔离或扑杀。(2)要对畜禽的免疫情况和用药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遵守兽医的嘱咐,及时停药,并将畜禽的用药处方进行妥善保存。

结束语

面对动物疾病的复杂性以及动物病因的多样性,一味的靠疫苗以及药物增强动物的免疫力是不能解决动物疾病的根本问题的。养殖户只有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保证饲料营养配比的科学合理,逐步增强动物自身的免疫力,减少甚至灭绝病毒的侵入,这是控制和预防动物疾病的关键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戚咸理,黄兴国.畜禽疾病防治的新对策[J].当代畜牧,2009,(3).

[2]单秋芝,林士琴,仲崇刚.目前畜禽疾病的发生特点与控制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08,(6).

[3]李安勇,方学林.养殖户如何预防畜禽疾病[J].农业知识,2008,(36).

上一篇: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有效应用 下一篇:基于图像缺陷分割技术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