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学习情感障碍的特殊性与消解对策

时间:2022-05-16 01:04:19

中学生英语学习情感障碍的特殊性与消解对策

[摘 要]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障碍具有容易因对英语学习的片面认知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容易因自我保护而产生自卑与交际恐慌,容易因短期成效不显著而自我否定等特殊性。基于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积极与可持续的学习动机,设计差异化与阶梯式的英语素质培养方案,建构多元并进的学习评价机制,并开展多样化的课堂与课下教学活动,从而消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障碍。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学习;情感障碍;特殊性;消解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38-02

自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兴起以来,其理论对教育W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传统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进行了有益的补充,更在广泛的教学实践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的中学教育,无疑更加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提倡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发挥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效用。

在这个大背景下,教育界普遍认为,情感和心理因素在英语等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我们应该敏锐地认识到,英语教学的心理与情感研究,在实践过程中与其他学科存在明显的特殊性。而把握这些特殊性,往往是英语教学情感动力发挥的核心要素。

一、英语学习情感障碍的特殊性

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包括畏惧教师、畏惧考试、焦虑等。这些情绪是由中学生自身年龄阶段和自身学习过程的具体问题诱发的,广泛存在于语、数、理、化、政、史、地等学科,在此不做细致讨论。而英语学习的情感障碍,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性。

1.容易因对英语学习的片面认知导致学习动力不足。从应用的层面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英语逐步成为国民面向世界的一项基本素质,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中学生认知的局限性和周边英语大环境的缺失,他们往往会将英语学习作为单纯的应试任务来完成,甚至会萌发“英语无用论”的心理。因此,不少学生不能理解学习英语是“听―说―读―写”相互促进和循环上升的过程,反而很容易热衷于书面习题的训练,而对口语、听力、写作等其他基本素养的相关训练产生不重视甚至厌烦的情绪,认为是浪费时间。

2.容易因自我保护而产生自卑与交际恐慌。英语作为语言类课程,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的沟通密切相关,因此学习者也更容易因他人的负面评价而产生自卑感,而这种自卑感往往与掌握知识点无关。我们必须承认,学生来源广泛,其语言学习的基本素养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产生心理畏惧,不敢回答问题。笔者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有的学生因为自认为口语水平低,带口音,怕受到嘲笑而紧张,不能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回答出来。这无疑是心理障碍的体现。

3.容易因短期成效不显著而自我否定。英语知识具有高度的系统性与复杂性,其学习过程更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容易对后进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有部分学生在突击式的学习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后,容易产生挫败感,并对英语学习进行“战略性放弃”,而将精力投入其他课程的学习。短期来看,这一选择或许可以让学生在考试层面不受太大损失,但长期来看却形成了一种“我学不好英语,我不适合学习英语”的思维定式。

以上三点,是目前应试教育条件下,中学生较难突破的英语学习情感方面的特殊障碍。

二、英语学习情感障碍的消解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与判断,笔者认为,要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中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情感障碍,势必要在以下方面加强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1.激发学生积极与可持续的学习动机。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多采用面向应试的教育模式,这也就在客观上引导学生建立了目标导向或分数导向的学习思维模式,同时也滋生了学生不重视英语综合能力的思想。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有比其他课程更加重要的应用价值和长效作用,消除学生“英语无用”的思想,避免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战略误判”,使得英语学习成为学生自身能力培养的一部分。可采取的具体手段包括让学生了解我国“走出去”的生动案例与故事,鼓励学生与外教交流互动等。

2.设计差异化与阶梯式的英语素质培养方案。受限于自身的学习与认知水平,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盲目性。“英语不难,只要多背就能学好”是学生群体中的一个普遍看法。事实上,英语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与方法。教师有必要针对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寻找符合自身条件的学习方法与突破口,如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自评,并提出差异化的培养方案,在作业的布置等方面考虑差异化引导。

3.建构多元并进的学习评价机制。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单一的考试评价普遍会让学生产生重书面答题而轻交流能力锻炼的想法。80%以上的学生都愿意把英语学习时间用于练习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题型,对于口语的练习仅仅局限于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堂口语练习没有必要、浪费时间,或是比较排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学生对于英语交流能力锻炼的情感排斥。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努力探索涵盖各方面英语能力的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方法,通过硬性指标与奖励性措施带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4.开展多样化的课堂与课下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方法的单一化与均质化也是产生学习情感障碍的诱因之一。传统的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模式只注重信息与知识的传递而忽视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学习方法的传授,越来越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新媒体时代,教师应当勇于实践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可以通过诗歌教学、音乐教学、电影教学等方式,将学生带入英语环境中,积极培养学生语感。还可以每学期开展2~3次不等的学习方法研讨课,由教师、学生共同参加,讨论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分享一些有用的方法,教给学生一套受用终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如此,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障碍将会得到有效消解。

作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中学生英语学习中情感障碍的成因是复杂的。相应的,帮助学生跨越情感障碍的对策也是不一而足的,切不可一概而论,应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对于处于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来说,其方法必然会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要想进一步改善中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和心理状态,消解其学习的情感障碍,除了在制度和方法上进行优化之外,也对教师本人的心理素质、综合文化素养以及耐心、教学工作的细致程度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期待与广大外语教师同仁共同努力,在消除学生情感障碍的教学方法方面做出进一步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1] 周娇.中学生英语学习态度与情感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 孔丽芳.中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3] 郭佳佳.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激发[J].科教文汇,2009(29).

[4] 孟青青.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情感障碍及解决对策[J]. 科教文汇,2013(23).

上一篇:盐酸利托君治疗前置胎盘临床探讨 下一篇:五里亭外墨烟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