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杂志见证一段发展史

时间:2022-05-15 02:37:26

一本杂志见证一段发展史

1983年,经机械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机械部北京印刷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印机所)出版发行一本行业期刊。起初刊名是《印刷机械》,后改为《今日印刷》。在当时,增发期刊绝非易事,确实是体现了国家对印刷机械行业发展的特别支持。

我于1981年底从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印刷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印机所工作。可能是因为所学专业和对文字有一点喜好,所里调我参加了这本刊物的创刊筹备,并负责了最初几期的编辑出版。

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列入国家发展规划,有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我国印刷机械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作为第一本印刷机械行业的专业期刊,《印刷机械》生逢其时,创刊伊始就得到了印刷设备企业和印刷企业管理、设计、技术人员的关注。刊物宣传国外最新技术及设备,报道行业动态,开展技术交流,内容实用,广受欢迎。一些专家垂爱赐稿,和科研成果,使得刊物拥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30年前我们办杂志的条件,反映出当时出版、印刷的普遍技术状况。作文稿纸、手工誊写、数格子、划版式、排铅字、三次校样,到宣武门新华社旁边的北京制版厂做图稿的铜、锌版,抱着整书包的校样,坐102路电车到甘家口机工印刷厂付印。我们编辑部使用电脑是在几年之后,“北大方正”正在孕育之中,“即排即现”还是少数几个智者的畅想。当时已经可以采用平版彩色印刷,但成本相对较高,限于上级拨给的办刊经费,所以还是采用铅字排版和印刷,耗时、费力、印刷周期很长。对比30年前,想想今天电脑、办公和出版软件、互联网的普及应用,革命性的技术进步真让人感慨、欣慰。

在做刊物时,老同志给予我很多悉心指导。这些前辈现今已是耄耋之年,祝他们身体健康、长寿幸福。还有两位老者,一位是时任印机所资料室负责人的黄昭萍同志,另一位是刊物第一任主编寇颉同志,他们主持了刊物的创办工作,已先后离世,让我们记住他们。

1995年,我离开了印机所,和我的大学同学、也是印机所的同事朱月明共同创办了一家印刷设备公司,后来我们又创建了北京天工印刷有限公司。经历了我国印刷行业30余年的发展,欣慰之余,还有遗憾。1983年,北京新华彩印厂刚安装了第一台带有CPC的海德堡四色胶印机,如今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印刷厂里,新型的海德堡印刷机随处可见。但是,我们仍在期盼我们自己的“国之重器”!期盼国产印刷机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让我们印机人直面困难,努力克服,正视差距,迎头赶上。

我一直自诩是印刷机械专业人士,也一直关注着印刷行业的发展,关注着《今日印刷》带给我们的信息。每当拿起这本自己曾经为之付出大量心血的刊物时,心里总难免感慨万千。我国印刷行业发展最快的30年,也正是这本刊物“茁壮成长”的30年。是印刷行业的土壤培育了这本刊物的长成,而它也见证了我国印刷行业的一段光辉发展史。我期望《今日印刷》继续做出自己的特色,为读者提供翔实的内容,为我国印刷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上一篇:文学研究方法西方文艺学 下一篇:提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从基础英语到大学英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