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运作成就高校土地置换收益最大化

时间:2022-05-15 09:54:29

商业化运作成就高校土地置换收益最大化

摘 要:高校新校区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是学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面临的最大瓶颈,土地置换是解决这一瓶颈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市场化商业运作,能实现老校区土地置换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高校;土地置换;模式;土地收益

作者简介:张应华(1964-),男,云南民族大学基建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基本建设管理及教育服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F3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7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164-02

高校土地置换,主要是指将一个或多个老校园进行出让,换取大面积土地建设新校园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学校根据土地区位理论和级差地租理论,转化自身的优势资源,向社会吸纳资金的活动。高校土地置换既涉及政府、企业、农民等多个组织和个人,又涉及到土地产权关系的变化和各相关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选择有利的置换方式,是高校获取土地收益的关键所在。

一、土地置换是高校的无奈选择

高校扩招,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因素,导致各高校纷纷寻求发展空间,大规模征地建设新校区。

根据资料显示,2005年云南省在昆33所高校占地面积仅1020公顷,占全省高校占地总面积1702.53公顷的62.1%,生均占地48.4平方米,距国家规定的标准60平方米差距较大。另一方面,云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全国相比还相差近7个百分点。要缩小这个差距,在当年的基础上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还要净增10万人以上。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在昆高校建设问题,呈贡大学园区以现代新昆明建设为契机,规划10所高校在呈贡雨花片区建设新的主校区。通过多年建设,呈贡大学园区已开工建设370万平米,竣工35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05亿元,已完成一期工程量的90%。新校区入住学生已达到8万多人。项目全部完成后,雨花片区将形成有15万大学生和1万多教职工,总计约20余万人的新城市。

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给学校发展提供了平台。发达省份如广东省,广东大学城建设资金由政府承担。但云南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政府投入有限,学校得到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截止2011年底,云南省高校银行贷款本金余额达145.6亿元,省政府要求2012年全省高校需要完成54.15亿元的化债任务。目前高校和政府都在积极采取多渠道筹资化解债务,主要措施是老校区校产置换。省政府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推进老校区资产置换工作”,并提出2012年全省不再新增审批呈贡新校区二期建设项目,不审批以银行贷款作为资金来源的建设项目。可见,土地置换是高校化解债务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高校发展的无奈之举。

二、高校土地置换方式与获取土地收益比较分析

国家没有对高校老校区土地置换出台统一的政策,致使各地具体政策不一,土地置换模式各不相同,置换效益差别也较大。通过高校多年的实践,已探索出多种高校土地置换的成功运作模式,仅就云南在昆高校地产处置,由于各高校老校区地理位置的差异,加之有的老校区内还有教职工住宅等情况,土地置换方式也各有千秋,各校获得的土地收益也有差异。

(一)商业化运作模式

商业化运作模式是指通过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用途,将学校以划拨方式取得的教育用地进行用地性质的变更,再以“招拍挂”等方式出让土地获得土地收益的一种开发和运作模式。其具体的操作程序为:学校的土地使用权首先由政府收回,并由国土部门对老校区的土地进行公开拍卖,土地拍卖所得资金由竞得方上交财政,并按政府有关文件,经一定程序后划拨给学校。为使土地拍卖达到学校预期的目标,在土地拍卖之前,有必要进行商业化运作。一是学校要向政府积极争取有利于学校的土地性质与规划条件指标;二是全力以赴对出让地块的宣传、推介,吸引实力雄厚的商家参与。

高校土地使用权出让通常采用拍卖和挂牌出让两种方式,挂牌出让参与者往往有限,容易纵,学校较难获得理想的土地收益;对学校较为有利,也最公平的出让方式是“拍卖”。拍卖出让方式引进了竞争机制,极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为干扰。一般来说,老校区地处城市繁华的中心市区,仅就区位而言,有较大的商业价值,通过学校适当的商业化运作,能获得土地收益资金的最大化。如云南民族大学一二一大街68号地块拍卖价达22500万元/公顷;云南师范大学学府路地块拍卖价达15750万元/公顷;云南中医学院关上校区地块拍卖价达10020万元/公顷。

(二)以协议出让方式进行土地置换模式

协议出让是指不改变高校老校区教育用地用途前提下,继续发挥教育功能,通过政府作为交易平台,将高校用于置换的老校区合并给相邻的高校,或置换给其他高校,甚至办成其他学校,如中小学、民办高校等。如昆明理工大学白龙校区,出让给了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大学洋浦校区出让给了昆明学院都是成功的案例。根据有关规定,以协议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价款,不得低于按国家规定所确定的最低价,如评估价值的90%。

以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没有引入竞争机制,不具有公开性,人为因素较多。此种运作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原校园使用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别是那些承载学校发展历史见证的古树名木等附着物,也都将作为那个时代的教育经济文化得以传承。协议出让最为关键的是评估价值的确定,而评估价值的确定最为关键的又是评估方法的选定。无论采用哪种评估方法,都难以使高校土地置换获得最大收益。

(三)综合开发模式

政府根据城市建设需要,将高校老校区土地纳入城市改造片区建设,统一规划,提升土地利用价值。政府出让该片区土地后,将学校所属土地收益按有关规定拨付给学校。如云南艺术学院麻园校区,统一纳入五华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由于周边环境的改善,土地得以升值。

此种运作模式能使老校区土地与周边城市规划协调统一,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市发展。但对学校而言,土地收益取决于政府对该地块使用性质的确定,以及以什么方式出让土地,学校始终处于被动。

通过以上高校土地置换模式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以拍卖方式出让土地,并通过商业化运作,是学校老校区土地置换获益最大的模式。

三、商业化运作中学校应着力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学校在拍卖国有土地、资金返还过程当中,所依靠的是政府的行政职能和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因此,从这个角度考虑,该土地置换过程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具有合法性。在此期间,高校通过各种努力促进土地拍卖的成功和资金的完全返还,从而实现了通过土地置换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的目的。为了使老校区土地置换利益最大化,商业化运作中学校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扶持

一是对用地性质的合理确认。不同地类性质,直接影响土地出让收益,因此,地类性质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宗地的地类性质由不同地段和各种市场因素来决定,因此不能忽视地类性质的界定工作。高校要根据自身处置地块所处的区位及周边市场环境,向政府争取符合学校利益的土地性质,发挥土地的最佳效益。

二是相关税费的减免。土地出让相关税费的减免,可以提高高校土地出让的积极性。如河南省将高校土地拍卖所得资金由竞得方上交省财政,经省人大办公室讨论决定全部划拨给学校,凡需由学校缴纳给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相关规费原则上予以免除。云南省昆明地区高校,则是将高校土地拍卖所得资金由竞得方上交省财政,再按79%的比例划拨给学校。由此可见,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对高校获取土地收益影响很大,高校应积极争取优惠政策的支持。

(二)争取最有利的规划条件

土地置换中最大的困难是土地出让规划条件相关指标的认定。在土地区位不变的情况下,规划条件的优劣决定着该地块的开发利用价值,亦即决定了土地拍卖的价格。政府出于公共利益以及市政“形象工程”的需要,往往在规划条件上进行强制性限制外,还会增加一些公益项目规划,减少学校实际可以出让的净用地。为了获得理想的规划条件,学校必须在规划条件上花大力气与政府进行博弈。一是根据地块的区位、周边市场情况,争取按学校调研情况确定出让地块土地用途。住宅用地与商业金融用地比较,土地价值大相径庭。二是在满足城市规划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政府用于城市绿化及公共体育等公益用地,尽可能增加学校的净用地面积。三是争取与土地使用性质相适应的容积率。容积率高,意味着每平方米所分摊的单位地价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学校地价的抬高。

(三)土地“招拍挂”方式的选择

从土地收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采用拍卖方式出让土地是最有效的方式。最好要求参与拍卖的企业不少于5家,通过商家的公开竞价,使学校获得理想的土地收益。

(四)确定合理的起拍价

学校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确定合理的起拍价,吸引更多的商家参与竞拍。起拍价低,如果拍卖现场举牌的竞拍人少,容易形成低价成交,学校土地收益减少;起拍价高,参与竞拍的商家少,形成流拍,再组织拍卖,增加运行成本。

(五)积极宣传,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竞争

学校组织或委托专业机构,花大力气通过多渠道对拟出让地块进行推介宣传,邀请有实力的企业实地考察等形式,让更多的企业了解情况,积极参与竞拍。

(六)选择确定拍卖的时机

随着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土地供应价格要有预判,随时关注土地价格变动情况,寻找最佳的拍卖时间,争取获得较好的土地拍卖收益。

参考文献:

[1] 闵小平、王斌.高校土地资产置换的探索与实践[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2011,(06).

[2] 丁明鲜、王星、温巧.关于高等学校土地置换的思考[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01).

[3] 叶琳.高校新校区建设筹资方式创新与土地置换[D].华中科技大学,2006.

[4] 邹平.在2011年云南省高等学校基本建设学会年会暨学术会议上的讲话[R].2011,(06).

上一篇: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经济学分析 下一篇: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武士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