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森林生态效益的货币模型

时间:2022-05-15 07:17:24

谈森林生态效益的货币模型

【摘 要】森林资源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资源。森林生态系统是基因库、蓄水库、碳贮库和能源库,发挥其巨大的生态功能,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和人类的生命支持系统。鉴于此,正确、合理地评价森林生态价值,是从经济角度衡量可持续性的基础环节。

【关键词】森林;生态效益;货币;模型

森林资源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资源。森林生态系统是基因库、蓄水库、碳贮库和能源库,发挥其巨大的生态功能,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和人类的生命支持系统。鉴于此,正确、合理地评价森林生态价值,是从经济角度衡量可持续性的基础环节。

一、森林生态效益的替代市场方法

1、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

森林生态效益具有典型的外部性。在森林漫长的培育过程中,林业经营者投入巨大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产生出多种生态效益。这种生态效益却被非林业经营部门乃至全社会(两种受体)无偿享用,造成了经济利益的外溢,这就是外部经济性。森林生态效益的消费与产出具有同步性,并具有非涉它性、非排它性。同理,森林的采伐会造成“森林破坏的外部不经济性”。但由于森林生态效益不存在有形市场和有形市场价值,从而造成了森林生态效益的货币科学计量的主要障碍。

2、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替代市场法

目前,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计量方法分为两类:①效果评价法,它分为替代市场技术,包括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旅行费用法、享乐价值法和模拟市场技术(根据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表达的条件价值法)。②消耗评价法,它以森林中凝结的物化劳动价值量来评价。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考虑,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计量主要通过货币形式对森林的外部经济性计量,但有时也可用森林的外部非经济性进行计量。如森林减轻水旱灾的效益就不得不用森林的减少量对水旱灾引发的增量来计量。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标准度量法根据绿色"帕累托最适度"的思想,标准的森林生态效益经济价值应采用替代市场技术,即针对某一生态功能,寻找能产生同样或类似效果的市场商品的价值来计量,这种价值称为替代价值,这种替代的商品称为替代商品。应该说这种方法是实现绿色“帕累托最适度”、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计量向“内部化”和“市场化”逼近的必要条件。因为这毕竟有一个替代商品的价值为依托和基准。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找不到替代商品而又无法用类似方法计量时,可采用支付意愿法,如森林消除噪声效益。但要持审慎态度,其占总效益比重不应太大。

二、森林生态效益的“市场逼近”理论

1、森林生态效益的替代商品价值的特征

在采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替代市场价值法时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

(1)森林生态效益和替代商品效能的相似度

森林生态效益和它的替代商品效能(至少它们的主要效能)应该具有相似性。例如森林的涵养水源和水库储水的功能十分相似,但并不能等同。因为水库储水除了有灌溉功能,还有航运等功能,它可以是完全听人指挥的商品;而森林涵养水源功能却不可能听人指挥。森林涵养的水必然要有一部分白白流走。几乎所有的森林生态效益和它的替代商品只能相似,不可等价,因为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

(2)森林生态效益替代商品价格的可替代度

由于森林生态效益的“替代商品”的价格不一定是惟一合理的,显然森林生态效益替代商品的价值存在可替代程度问题。例如,森林释放氧气的效益用工业制氧成本价来替代,森林保持土壤肥力的效益用化肥价来替代,它们的可替代度相当低。因此森林生态效益替代商品价格的可替代度就不可能等于1,其大小显然与森林生态效益和替代商品效能的相似度呈单调关系。

2、森林生态效益的“市场逼近”理论和系数

在森林生态效益替代市场技术的支持下,虽然森林生态效益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不存在有形市场和有形市场的商品价值,但我们可利用数学上的数值逼近方法,构造一个参数,使该森林生态效益的货币计量向有形市场逼近。逼近的程度越高,该森林生态效益的货币价值量的科学性就越强,这就是森林生态效益货币量科学的计量(包括检验)准则,称之为森林生态效益的“市场逼近”理论。由此可以定义森林生态效益向市场化逼近参数。

在用替代商品法进行某森林生态效益物理量向货币化转换过程中,由于替代商品与该生态效益功能、价格上的差异和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失灵性,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根据森林生态效益和替代商品效能和价格上的相似度,构造一个系数使得该森林生态效益的货币计量向“市场”逼近,其理想系数应以概率1向“市场”收敛,该系数称为该森林生态效益的“市场逼近系数”。

3、确定森林生态效益的“市场逼近系数”法则

替代商品价格的可替代度与替代商品效能的相似度密切相关。例如森林释放氧气的效益,它的替代商品是工业上制的氧,效能的相似度很低,从而造成价格的可替代度也很低。为提高替代商品价格的可替代度,引入造林成本和工业制氧的平均价格作为森林释放氧气的替代价格。

各种森林生态效益的非专一性和非排它性程度并不相同。森林消除噪声仅是城市森林所产生的对城市有益的环境效益之一,而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大气则对整个地球起作用,它们是最典型的公共物品,消费的非专一性和非排它性的程度最高。一般来讲,森林生态效益非排它性的程度越高,它离“市场”越远,则其“市场逼近系数”越小。

森林生态效益间的似乎不相关性。由定义可知,各森林生态效益物理量间在使用价值上是独立的,否则可能重复计量。但它们之间有割不断的联系,这就是它们之间的似乎不相关性。例如森林保肥效益是由森林的保土效益派生的,而且没有人会从土壤中提取化肥(不包括有机物),所以单位面积的森林保肥货币量要比森林的保土效益小得多。

各地区森林生态效益的“含金量”是不同的,它取决于人类经济和社会对该区森林的需求,与地区生态脆弱性和生态重要性有关。所谓“生态脆弱”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一经破坏后就难以恢复良性生态环境的地段以及生态环境极易因自然条件改变而造成偶发或多发性自然灾害的地段。“生态重要”是指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森林生态系统、濒危动植物种类以及需要森林保护的重要地段或设施。

上一篇:室内设计中生态设计――低碳装修低碳生活 下一篇:有效规避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