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默读成金

时间:2022-05-15 03:04:10

默读是通过内部语言理解材料,避免了逐字逐句的发声,故默读的速度大大快于朗读,默读的程序较朗读大大简化,它通过视觉接受文字符号后直接反射给大脑,可以立即进行译码、理解。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度地“沉默”是不可缺少的,千万别将“默读思考”走过场或打入冷宫。

一、片面理解“以读为本”的内涵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确实,“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但“读”不仅仅体现为书声琅琅的有声朗读,还有同样重要的静思默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且对默读的年段目标作了具体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5~6年级)“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仅仅重视朗读而忽视默读,就曲解了“以读为本”的内涵。阅读教学追求的是全面而完整的“读”,并非片面的“读”。

二、在默读中,不动笔墨不读书,深入研读

古人强调“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不懂的词语、不懂的问题在书上做好记号;在进一步剖析文章内容时,学生应该针对一定的问题,仔细地、逐词逐句地、前后联系地默读课文,通过圈画批注,来静心研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几点:(1)仔细阅读,你明白了什么?这是基础性的要求。(2)仔细阅读,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会性的要求。(3)仔细阅读,你什么地方还不明白,产生了什么疑问?这是批判性、创新性的要求,也就是说,语文课堂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清静的环境,一个品尝的境地。

学生在默读时动动笔,圈圈、划划、点点、写写,促使学生读思结合,动脑又动手。通过“圈画批注”来“潜心会文”。凭教师的分析讲解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靠小组合作也不能代替。

三、在默读中,释疑解难,思维灵动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要在疑难处多默读,这样一遍又一遍的默读,疑难处往往能迎刃而解。默读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根据思考的需要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例如:我在上《但愿人长久》一课时,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苏轼埋怨月圆又赞美月亮,他究竟是怎么想的?我让学生默读课文,独自体会苏轼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这一矛盾思想的。抓住全文来思考,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

经过思考交流,学生感悟到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常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学而不思则罔”,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度地“静思默读”是不可缺少的。当他们遇到重点、难点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心地去默读课文,通过反复默读,细细品味,引领他们去思考问题,理解、感悟文本。静心默读,能锤炼学生的阅读品质、思维品质,静静的阅读能使学生的思维更趋深刻、更趋严谨,那种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消磨掉的是宝贵的生命。有了思维品质的阅读课堂,才具有厚度与深度,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生活的质量。

四、在默读中,体会情感,感动心灵

语文是深情的,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在静静的读思中去体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静心默读”,更能让他们沉浸在文本中,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去“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被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深深的感动。默读不只是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有什么疑问,它还唤起了学生的独特联想、体验、认知,成为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带有浓厚的阅读主体的个性色彩。

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是呀,阅读理解是个体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既需要讨论,也需要个体安静地品味思考。因此,阅读教学需要“绿色冷场”。静思默读,是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使心灵如雨后的青山般澄澈、清明和舒朗。默读其实是快乐的心灵之旅!我们一定要舍得时间让学生安安静静地默读,认认真真地思考。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才能真正用心地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宁静才能致远,思考才能智慧!

记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

作者单位:仪征市陈集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生口语交际 下一篇:上好职中作文课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