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自然 让崂山茶走进世园

时间:2022-05-15 02:26:20

让生活走进自然 让崂山茶走进世园

摘 要:崂山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为茶树的种植及崂山茶的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本文分析了崂山茶的生产历史、生产现状、质量标准,探讨了崂山茶在发展中的困难及制约因素,总结了青岛的崂山茶将会伴着世园会的风采,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走出青岛、走出全省,走向世界。

关键词:崂山茶现状质量标准 品牌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青岛的崂山茶,是可以与青岛啤酒、崂山矿泉水相媲美的饮珍品。崂山茶的发展历史虽然不胜悠久,但是茶树在北纬36°、云雾缭绕的崂山下生长,形成了极高的茶叶品质,同时在茶科技的引领下,通过发展有机茶产业,崂山茶的口感与质量已经逐步走向全国优质茶叶的前列――“小荷才露尖尖角”。近年来,随着崂山茶产业的扩大和推广,已经绽露出她充满生机的魅力,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她将成为青岛的又一张靓丽的饮珍品名片,为青岛这座宜居城市,补充继青岛名酒(青岛啤酒)、圣水(崂山矿泉水)之后的饮珍品——好茶(崂山茶)。美丽且充满商机的崂山茶迫切需要乘世园会的东风吹向世界更远的地方。

一、崂山茶的历史

崂山原本有茶,茶树生长的记载可以上溯到1000多年前,但未形成生产规模。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在杭州成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突破了“南茶北引”技术。60年代,青岛、日照、临沂先后试种成功。自此以后,源自南方的绿茶、青茶在崂山扎根发芽并茁壮成长,经过几代崂山茶人的艰辛努力,特别是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相关优惠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扶持和指导下,崂山茶不断发展壮大,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在独特的地理、气候、水质和土壤的共同孕育下,形成了崂山茶特有的色、香、味、形——“叶片厚、滋味浓、豌豆香、耐冲泡”,在2006年召开的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脱颖而出,崂山区因此被授予“中国江北名茶之乡”荣誉称号。

从历史角度上看,崂山茶树进入世园会符合园林园艺的要求。有了茶树就会有茶叶,我们继续研究崂山茶叶的有关问题。

二、崂山茶的生产现状及质量标准

目前,崂山茶种植面积1.7万亩,其中崂山区茶园种植面积16757亩,年产茶叶914吨,有2.1万名农村劳动力从事茶叶生产。在农林部门备案的茶叶专业合作社22家,社员1000多人。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崂山茶生产加工企业有100多家,其中42家企业已通过QS认证;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19家,500万元以上的5家。其中,万里江茶业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王哥庄街道被评为市级茶叶“一镇一业”示范镇,晓望、庙石等社区被评为茶叶“一村一品”示范村。

近年来,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崂山茶龙头企业高度重视茶叶品牌建设和品质提升,在国家、省、市级名优品牌和产品评比中屡创佳绩。万里江、晓阳春等6家企业在近年的“中茶杯”全国茶叶质量评比中多次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万里江茶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崂池云峰获山东省著名商标称号;北崂茶场获青岛市“名茶、名企、名人”称号,其生产的“北崂春”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名茶”;在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名优茶评比活动中,全区23家企业40只茶样分获金奖和银奖。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展现了崂山茶生产的勃勃生机和美好远景。“崂山茶”证明商标的注册和使用更为崂山茶的健康发展带上了“护身符”。

名山名水育好茶。崂山地区纬度高,气候春冷春长、夏凉多雨、秋暖干旱、冬温少雪、海雾缭绕、山泉滋润,在这里生长的茶树发芽晚、生长慢,营养物质积累充分,制成的茶豌豆香高、滋味浓、耐冲泡、营养丰富,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结果表明,崂山茶的品质明显优于南方茶;经国家海洋局一所现代分析技术及中药标准化实验室检测,崂山茶中硒的含量高达1.05ppm,是富硒茶的4-5倍。(见下表)

崂山茶不仅有优良的品质,还有深厚独到的人文底蕴。一方面,“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道教文化的养生宣传、山海相连的优美环境,使崂山茶“出身名门”。另一方面,土著崂山茶上千年的生长历史,其中伴随着大量历史事件和优美传说,“南茶北引”的曲折历程、屡屡失败的苦痛和屡败屡战的坚韧,使崂山茶“经历丰富、身段优美”。种茶、品茶不仅仅是“喝水解渴”,而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享受。

发展崂山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崂山作为部级的高新区和旅游风景区,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可起到观光、生态、防火三大作用。把眼光放远一些,莱西、平度、即墨都可以大力发展茶园。

发展崂山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一亩盛产期的茶园一年可产鲜叶500kg,成品茶叶100kg。按2010年价格计算,一亩茶园纯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远远高于种粮种菜的收入。还有,茶树是多年生乔木,茶树进入盛产期后可年年采摘,并且盛产期长达30多年。崂山茶是个宝,要提高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世园会是不可不抓住的机遇。

三、崂山茶发展中的困难及制约因素

崂山绿茶从总的产销情况看,大体上呈现如下特点:发展很快但规模不大,品种齐全但产量不高,高档绿茶供不应求但中低档产品市场混乱不堪。

一是科研支撑力量薄弱,制约了崂山茶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茶叶科技属于经验科学。自19世纪我国茶树被移植到印度、斯里兰卡以后,中国茶叶科技才开始步入现代科技的轨道。成功源于“南茶北移”的崂山茶,就是现代科技进入茶叶领域的一个直接例证。山东属于纬度最高的北方茶区,主要生产绿茶,由于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渐形成了“香气高、滋味浓、叶片厚、耐冲泡”,兼具南方高山茶的特点。

二是规模化程度不高,影响力和产业化大打折扣。规模决定地位。没有一定的规模,就无法在行业内获得相匹配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种植规模过于狭小,产能不足,成为制约崂山茶做大做强的最大掣肘。当前,崂山全区以及周边城阳、即墨等地,茶园总面积不足2万亩,而日照绿茶区域内茶园面积已达到12万亩,其中,仅东港区的一个巨峰镇就有茶园3.8万亩。此外,崂山区共有大小茶叶加工厂百余家,但以小规模零星生产、自产自销、小作坊居多,“家家生火、户户炒茶”的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导致崂山茶质量参差不齐,从整体上降低了崂山茶的品牌和声誉。

三是品牌多而混杂的局面仍然存在。崂山茶虽然依托崂山,具有独特优势,但由于缺乏科技支撑和创新意识,以及名优茶开发能力弱,并没有形成北方高纬度茶的优势产品。目前崂山区有注册商标的茶叶加工企业100多家,品牌小、多、乱、杂,都说自己是崂山绿茶、名茶、优质茶,但是都没有形成全国性知名品牌。众多的品牌使消费者难以辨别和区分,购买时难以取舍,致使一些南方茶乘虚而入,纷纷贴上崂山茶的标签。2010年市场上销售的所谓“崂山茶”总量近4000吨,而崂山茶区每年实际的年产量仅有市场销售量的1/4。

四是崂山茶文化内涵不够深。相对拥有五千年的茶业种植历史,仅有50年发展历史的崂山茶过于年轻,尤其在文化内涵上缺少深度,没有充分发掘和发现崂山博大文化中与之可相融的脉络,加以传承推进,也就无法形成相应的价值高度。崂山茶拥有“江北名茶第一”的美誉,却没有最大化的依托“崂山”特有的地域、人文、自然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崂山茶文化。

四、结论

通过以上对崂山茶的认知和对崂山茶目前存在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崂山茶是青岛独特的不可复制的饮珍品,她完全可以打造成为青岛的优质名片;

崂山茶潜在的商机,她迫切需要整合资源深度开发;

崂山茶需要进入世园会,借势提高她的知名度;

4、崂山茶可以以其产业发展填充世园会的后经济时代。

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青岛崂山茶,伴着世园会的风采,向世界展示北方茶文化的内涵,为青岛这座美丽的城市注入更多宜居靓点。

作者简介

任红梅,女,汉族,1967年8月出生,山东省高密市人, 1987年9月参加工作,2003年5月加入九三学社,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造价师,正处长级,工程硕士学位。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探讨 下一篇:浅谈水泥品种选择和用量控制对大体积混凝土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