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数学教学的“娱乐性”

时间:2022-05-15 02:12:31

如何挖掘数学教学的“娱乐性”

“娱乐性”教学方法的研究,寓教学于娱乐之中,让学生放弃分数的包袱,使之“游戏”于数学王国。“娱乐性”教学使学生由依赖、模仿与被动强记转化为娱乐、游戏、探索、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回了学习的自信心,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质,让学生切实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

一、挖掘教学内容的“娱乐性”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已有体现,教材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及图形的变换、实习作业等,正是试图增强数学娱乐性,但其所占比例极小。教师可在不冲击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娱乐性。

1.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具有娱乐性的素材

初中学生已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已拓展到许多方面。教师在教学素材的选取、数学情境的创设和数学模式的建立上要更具有娱乐性和挑战性。

2.教学内容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和交流

数学实践活动使得数学问题更具有挑战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交流将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理解得更深刻。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商品利润/商品进价=商品利润率”这个抽象又陌生的公式,教师可以采取先让学生做社会调查,然后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比单纯地讲概念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注重娱乐性

1.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如在讲授等积变形应用时,可以先让学生玩一玩橡皮泥,用同样一块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的物体,分别是:圆柱体、长方体、青蛙、老鼠、馒头等等。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橡皮泥”的总体积没有变化。学生通过讨论、争论、思考、发现,不论捏成什么形状的东西,但它的体积不变。学生很轻松地明确了这类应用题的等量关系,捏前的体积=捏后的体积,这样给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数学,应用数学知识。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创新与实践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起主导作用。”这是数学学界已形成的共识。比如,在讲授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时,可以先让学生剪“双喜”“喜鹊”“窗花”等,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一个认识过程。通过实践,动手剪剪、做做,再讲对称轴的定义,效果特好。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地找到对称轴和叙述一个图形有几条对称轴,进而明确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然后可以结合课本知识让学生自己设计轴对称图形,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作者单位 河南省清丰县城关镇中学)

上一篇:对初中数学情境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