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医的治疗学(七)

时间:2022-05-15 12:12:02

漫谈中医的治疗学(七)

二、吐法

吐法,即通过引起病人的呕吐,将停留在咽喉之下、胸膈、胃脘之上的痰涎、宿食、毒物等有形实邪迫排出来,从而使疾病得以缓解和消除的治疗方法。《内经》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即是此意。其中,“高”指病位;“越”者,“越于高者之上也”,也就是“吐”。吐法除用药物催吐外,根据病情,也可以用鹅翎或手指探喉助吐,称为“探吐法”。在具体运用时,又有峻吐与缓吐之分,前者用于体壮邪实的病人,后者则用于虚证催吐。

吐法的作用原理,主要在于使气机宣通,舒解郁结,涌泄催吐,促使实邪排出,免致有毒物质被吸收而流布周身。此外,吐法还含有发散的作用,在某种情况下,急性病用吐法也可以起到解表退热效果;在杂病中应用吐法,又可起到升提作用,而治疗小便不通的病症。这种开上窍导下窍的方法,便是中医所说的“提壶揭盖”法。

(一)具体运用当痰涎壅塞咽喉,或宿食停滞上脘,或毒物尚在胃中等情况下,由于病情急迫,亟须排出,就要采用吐法治疗。《医学心悟》说:“吐者,治上焦也。胸次之间,咽喉之地,或有痰、食、痈脓,法当吐之。”吐法在具体运用时,可分为涌吐宿食、涌吐痰涎、涌吐毒物三种情况。

1.涌吐宿食宿食停滞在上脘且壅塞较甚,病人见有胸闷胀痛,嗢(音“哇”)嗢欲吐而不得,寸脉浮滑或浮紧等症状的,方能采用吐法因势利导,使之一吐为快。瓜蒂散就是一个常用方。如果食滞在中脘且积滞不甚,症见嗳腐吞酸、脘腹胀满、不欲纳食,而无疼痛上涌之势的,则只宜消食导滞,不宜催吐。古人所谓:“在上宜吐,在中宜消。”即此意。

2.涌吐痰涎痰涎阻塞可用吐法的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痰涎阻塞在咽喉,以致上焦不通、呼吸急迫、面紫唇青、有窒息危险的咽喉疾病,如白喉、喉风(多种急性喉病的泛称,多因痰火邪毒停聚咽喉所致。症见咽喉肿痛连及项颊,迅即痰涎壅盛,语声难出,吞咽、呼吸均感困难,甚则牙关紧闭、神志不清,继续发展可致窒息。类似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壁脓肿、急性会厌炎、喉部水肿、喉白喉等)之类,大都能通过涌吐痰涎,得以转危为安。方如雄黄解毒丸、三物白散等,可适情况选用。第二类是脑血管意外,神志不清,痰涎壅塞胸膈、喉头,鸣声如锯,表现为中风痰厥的内闭实证者,需要通关开闭,排出痰涎以使呼吸道通畅。临床可采用稀涎散催吐。第三类是痰涎郁火蒙蔽心窍所致的狂躁不安、神志不清,如癫、狂、痫等精神疾患。通过催吐,涌出大量黏痰后,往往能转狂为安,神志渐清。常用治疗精神疾患的催吐剂,如瓜蒂散之类。

3.涌吐毒物误食毒物或急性食物中毒,毒物尚在胃内而未至肠中者,常需及时应用催吐剂以排出毒物。但对误食的毒物不能一律应用吐法,须分别毒物的性质,以决定是否应用催吐剂。如误食硫酸、硝酸等腐蚀性很强的毒物,就严格禁用吐法,否则有造成胃穿孔的危险。如误食白砒、硫黄、六六粉等毒物时,只要时间不长,患者神志清楚,都可应用吐法以排出毒物。可选用瓜蒂散或盐汤探吐法。盐,指“大盐”,有涌吐、清火,凉血,解毒之功。作催吐应用宜炒黄,取10-15克,沸汤溶化内服,并以指探喉令吐。

催吐法大多十分峻猛,非体壮邪实者不可轻用。对于正虚邪实,病在上焦,而又必须采用吐法的病症,可用缓吐法,如参芦散便是用于这种情况的代表方。此外,古人也有先用四物汤或四君子汤扶正,然后再探喉引吐,以起到扶正催吐作用的。

(二)注意事项吐法属于一种急救的方法,多用于上部有形实邪,必须迅速吐出的实证。用之得当功效立见,若用非所宜,最损胃气,因此现在临床很少运用。清代汪昂说:“遇邪在上焦及当吐者不行涌越,致邪塞而成坏证,轻病致重,重病致死多矣。”因此,很好地将古人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加以继承、总结、发扬,使之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当是非常必要的。但在临床应用时必须掌握一定的适应证,不可率而轻投。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催吐药物服后,可鼓动阳气上冲,故有头晕目眩、汗出等反应。应令病人勿动,或闭目静待,并选择避风安全处,以免受风或跌仆。特别是具有上实下虚表现的高血压病人,即使体质壮健也禁用吐法,‘否则可能引致脑意外的危险。又如动脉硬化、动脉瘤、肺结核和溃疡病人有出血倾向或吐血史者,以及身体虚弱,四肢厥冷,或有心脏病者,都应禁用吐法。妊娠期间及新产妇女误用吐法,前者易致早产,后者易引起虚脱,故也禁用。张仲景告诫:“诸亡血虚家,不可与。”就是这个意思。

2.吐法最损伤胃气与津液,一般均以一吐为快,达到治疗目的即止,不宜反复应用。但对癫狂患者,有时需连续使用数次,以期吐出大量黏痰,方能达到治疗目的。

3.凡用吐法,在吐之前可用宽布腰带勒紧腹部,借增腹压而助其涌吐。若确有痰实,但服药后心烦难忍而不吐,则可用物探喉以催吐。用吐法前应先嘱告患者,吐后稍俟方可进食,并宜先进糜粥,禁食生冷硬物,慎避风寒。服吐剂后,往往有恶心、暖气等胃不和的情况,可用橘皮竹茹汤以和胃。若痰实吐出,大邪不去,而吐势不止,可饮少许冷水或葱白煎汤饮服,或取姜汁饮服,甚时也可用半夏泻心汤止吐。

病案举例

1.张某,男,59岁,平素性情急躁’,更加思虑过度,经常失,眠,后遂自言自语,出现精神失常状态,有时咆哮叫喊,摔砸什物,喜怒无常,渐至见人欧打,多方治疗均无显效。治予涌吐痰实,书瓜蒂散方。药如:瓜蒂10克,豆豉10克,赤小豆10克,煎汤顿服。连进两剂,共呕吐痰涎三次,毫无效果,依然毁物打人。考虑到此是病重药轻之症,遂加大剂量,予:苦瓜蒂21克,赤小豆30克,煎汤顿服。服后隔半小时便开始呕吐,两昼夜共呕吐20余次,尽属黏涎。自呕吐开始便不思饮,呕吐一天后表现为周身倦怠不欲活动,困顿嗜睡,第三天忽然清醒。后以豁痰通窍安神之剂,调理而愈。(《伤寒论临床实验录》)

2.某少年,食后必吐数口,却不尽出,膈上时作漉漉之声,面色如平人。此病不在脾胃,而在膈间,乃因大怒未息,辄令食面所致。盖怒甚则血瘀于上,积在膈间,碍气升降,津液遂聚而为痰为饮,与瘀血相激而动,故而作声。用二陈汤加萝卜子,以瓜蒂散吐之。再一日,又吐之,痰中夹血约一盏,次日复吐之,见血约一钟而愈。(《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499页)

上一篇:话说耳聋 第6期 下一篇:百木之长说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