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影响的效应分析

时间:2022-05-14 07:10:50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影响的效应分析

摘要:利用新疆1978-2008年的数据,建立线性函数模型,来实证分析新疆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动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相关性,及农、林、牧、渔产值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结构调整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直接的影响;牧业和林业对农业人均收入的贡献率比较大,增大牧业和林业比重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新疆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结构变动率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27-02

近年来,三农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民增收的问题。现阶段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已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其中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新疆农业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结构调整。而至于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和特征是什么,农业结构调整对促进新疆农民增收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本文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演进趋势及其与新疆农民增收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合理的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一、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一)新疆农业人均收入与农业结构综合变动率的相关关系检验

为了更好地分析农民人均收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公式计算的农业综合变动率(农业结构变动率=[(本期林牧渔业产值/本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上期林牧渔业产值/上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0%)与收集的农民人均收入时间序列数据,来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借助统计分析软件eviews6.0作出变量农业人均收入AVINC与农业结构综合变动率RAS之间的散点图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农业人均收入与农业结构综合变动率有相同的发展趋势,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农业人均收入会随着农业结构综合变动率的增加而增长。

(二)新疆农业人均收入与农业结构综合变动率的因果关系检验

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检验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格兰杰检验要求序列应为平稳序列,首先对序列RAS、AVINC、DLNAVINC进行平稳性检验。

RAS的单位根检验:在α=0.05时,由于ADF=-4.0136 >-3.612(临界值),所以拒绝原假设,即RAS时间序列是平稳序列。AVINC的单位根检验:在α=0.05时,由于ADF=2.079>-3.568(临界值),所以接受原假设,即AVINC时间序列是非平稳序列。接着利用Eviews6.0软件对LNAVINC进行单位根检验,在α=0.05时,由于ADF=-4.273

以上已证明序列RAS,LNAVINC为平稳序列,直接利用Eviews6.0软件,对RAS和LNAVINC两个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由以上假设结果可知,对于农业人均收入不是农业结构综合变动率的格兰杰成因的原假设,第一个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287>0.05,可以认为,农业人均收入不是农业结构综合变动率的格兰杰原因;对于农业结构综合变动率不是农业人均收入的格兰杰成因的原假设,第二个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03

根据以上检验结果,新疆农业人均收入与农业结构综合变动率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农业结构综合变动率的增长能够促进农业人均收入的增长,农业人均收入的增长不能促进农业结构综合变动率的提高。

(三)新疆农业人均收入与农业结构综合变动率的计量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农业人均收入的增长与农业结构变动率趋势基本一致,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农业结构的变动有助于农业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农业结构综合变动率逐年累计值=∑(本期农业结构变动率-上期农业结构变动率)作自变量 RAS,以同期农业人均收入做因变量LNAVINC,农业人均收入与农业结构综合变动率相关回归方程为:

LNAVINC = 1.048+ 0.031*RAS

(38.17)(7.27)

R2=0.65 DW=1.77 F=52.84

(其中:LNAVINC代表农业人均收入,RAS代表农业结构变动率)。

上式表明,农业人均收入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林牧渔结构的变动,结构变动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从农业获得的收入将会增加3.1%。

(四)新疆农业人均收入与农、林、牧、渔业产值的计量分析

为了能够进一步论证农业结构的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用农、林、牧、渔业产值与农民人均收入来做实证分析,通过建立模型来讨论农民收入增长中的结构效应。将1978―2008年的农、林、牧、渔的产值和农业人均收入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人均纯收入为因变量(LNAVINC),以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产值、渔业产值分别为自变量LNA、LNW、LNM、LMY,用EVEI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

LNAVINC=-3.0238+0.3752*LNA+0.2861*LNW+0.1609*LNM

-0.0985*LNY

(-5.35) (3.92) (5.77) (3.10)(-2.72)

R2=0.995F=1270.88 DW=1.758

我们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农业产值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较大,系数为0.3752,说明农业对收入的贡献率最高,农业产值每增加1%,农民纯收入增加37.52%,是四大产业中对农民收入贡献程度最大的一个因素。其次是林业,林业产值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相对较高,林业产值每增加1%,农民纯收入增加28.61%。再次是牧业,牧业产值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相对于渔业比较高,牧业产值每增加1%,农民纯收入增加16.09%。而渔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不高,渔业产值每增加1%,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下降9.85%,所以说新的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应该重视林业和牧业的发展,增加它们的比重。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疆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是比较显著的,只是力度还不够,应该继续降低种植业的比重,由传统的农业产业为主导的发展转换为向其他产业转移。这样,有利于新疆未来农业结构调整,为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开辟空间。因此,本次农业结构调整,要根据新疆的具体特点和有利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有针对有重点地抓好新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新疆农民更快增收。

二、结论与建议

农业人均收入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林牧渔结构的变动,结构变动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从农业获得的收入将会增加3.1%。农业的发展对农业人均收入的贡献为37.52%,是四大产业中对农民收入贡献程度最大的一个因素,其次是林业和牧业。总体来看,新疆农业结构还处于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农业的比重过高,农业结构调整集中在种植业内部,对牧业、林业等其他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和力度不够,已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新疆的农业结构调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新疆农民的增收问题,应该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1.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新疆是典型的绿洲生态农业,生态环境很脆弱,所以,新疆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持生产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确保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和生态环境的永续性。

2.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要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发展不同类型的专业化生产区、区域性产业链,提高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以农业产业化为市场导向,使农业发展规模化、经营化、现代化。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当积极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同时,对农民应该加强宣传和引导,积极引导农民走产业化之路。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并通过完善的契约关系来保障农牧民的经济利益。

3.发展特色农业

应充分利用新特的光热资源和气候条件,加大粮食、棉花、特色林果、畜牧四大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作用,积极推广优质品种,提高优质农产品的产量。大力发展新疆特色林果业,积极引进和开发新品种,不断增强新疆特色林果业的竞争力,使得新疆农业结构调整能为农民增收增添新的动力和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安虎.新疆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R].新疆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08.

[2] 张华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农民增收[J].安徽农学通报,2001,(6): 4-8.

[3] 孙建文.山西省农业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

[4] 李国祥.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5).

[5] 何剑.新疆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和调控策略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

[6] 方敏.新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探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上一篇:我国国有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