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时间:2022-05-14 10:45:05

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陈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座六

■就业的主要压力已经不在城镇,而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农民不买东西,关键是收入不能支持他们大规模消费城市生产的工业品。

■启动农村市场和提高农民收入的主意特别简单。就四个字,“减少农民”。

■并不是没有地种的农民才是剩余劳动力。导致生产率降低的那些追加要素都是“剩余 ”的。

■在10年左右的周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规模要达到1.5亿到两亿人。

■如果把我国的农业生产率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需要6000万农民就足够了。

■从时间上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已经没有了后推的历史余地。

■城乡劳动力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扭转供求失衡形势的根本举措在于启动农村市场

下岗问题在很长时期内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但实际上,目前下岗问题已经不是中国就 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就业压力并非是来自城镇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压力已经不在城镇劳动力。在哪里呢?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个问题,在上届政府的时候已经开始了。但在朱总理上任 的时候还不是很突出,由此引起的矛盾不是很尖锐。这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那时候我们 推行的是叫农民“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政策。另一个原因是在过去一段比较长的时 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务工的就业市场实际上和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市场是分割的。由 于文化水平、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劳动力在就业岗位的选择上 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农村劳动力从事的主要是保姆、餐馆服务员、建筑等领域的工作。他 们与城镇劳动力在同一个市场范围内竞争的机会很少,城乡劳动力对劳动岗位的直接竞争并 不十分普遍。在朱总理上任以后的一段时期内,就业问题上最尖锐的矛盾是下岗问题。

但现在不同。现在在就业问题上,最尖锐的矛盾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们先说一个国民经济全局的形势判断问题。大家都知道,就业问题尽管重要,但它是 一个长期的问题。从短期看,中国经济短期面临的首要矛盾并不是就业问题。短期内的主要 矛盾是供求失衡问题,是通货紧缩的阴影仍在持续的问题。

通货紧缩的一个外在表现叫做“价格紧缩”。就是持续的物价负增长。从1998年初到20 00年5月,我国的物价总水平曾连续30多个月呈现为负增长。此后,从2000年5月一直到2001 的10月,我国的物价总水平连续15个月表现为微弱的正增长和零增长。但从2001年11月起到 2002年12月,我们又有了连续14个月的物价负增长。2003年,我国前三个月的物价总水平是 正增长0.3%。再次实现为微弱的正增长。

我们为什么要提到物价呢?因为在市场经济下,价格是所有市场参与者之间最通用的语 言。人们做生意,不管你说上海话,广东话,南京话,北京话,不管是中国话还是外国话,相 互间最能沟通语言就是价格。我们可以说,价格几乎包含了交易过程中的一切必要信息。从 经济学角度看,价格信号中包含着所有市场参与者之间利益关系及其状态。市场中存在着各 种各样的利益矛盾。这些矛盾是趋于激化还是趋于缓和,所有有关信息都可以通过价格变化 反映出来。举个例子说,政策为什么要特别关心农产品价格呢?因为这个价格是影响城乡之 间利益关系的最重要杠杆。

那么持续的价格负增长反映出了什么问题呢?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低迷反映出,目前在我 们国家总量关系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仍然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且是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失 衡。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人常说,价格是调整市场供求之间关系的杠杆。如果价格持续低迷 ,说明供求失衡已经严重到超出了价格杠杆能够自动调节的范围。

那么供大于求的失衡跟就业有什么关系?这就要说到农村市场。

人们发现,将近70%的农村人口对工业品的消费程度还是非常低的,农村市场还远远没 有启动。显而易见,如果农村市场启动的话,我们应当不会在现在这个发展阶段就面临这么 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失衡。

启动农村市场的答案其实人们很容易想到。中国13亿人口中还有68%是农民。启动农村 市场,国民经济中的供求失衡不是就可以大大缓解了吗?问题是农民为什么不买东西。关键 是农民的收入不能支持他们大规模消费城市生产的工业品。

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民

上届政府在提高农民收入问题上可以说是千方百计了。前几年,我们在粮食购销体制上 实行过一项改革,叫做“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封闭运行”。这个政策的目的何在呢,就在 于防止“谷贱伤农”。试图通过政策补贴和政府强制拉高粮价的办法保护农民的利益。这个 政策的成败得失可能还有很多值得总结之处。但目标是保护和提高农民收入,这丝毫没有疑 问。

不仅在产品的“出口端”,在投入端,政策也采取了强力介入的措施。在化肥、农药、 种子、农机具、农膜等各种支农物资上,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减免税费和降低价格。政府尽量 少收税或者不收税。通过指定专营的办法减少流通加价。在减轻农民负担上,这些年我们不 知发过多少文件。

通过这样的强调,采取了这么多措施,农民收入增长了没有呢?年年还是增长的。但是 ,令我们尴尬的是,在过去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呈现为连年下降的趋势。 在整个“九五”计划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一年比一年低。1996年我国农民人均纯 收入的增长速度是8.99%,2000年时这个指标下降到2.11%。

“十五”期间的2001年和2002年,这种状况有所改善。这两年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分 别是4.20%和4.76%。但这也只是恢复到1997年到1998年的增长水平。去年“两会”后的记 者招待会上,温总理着重强调指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第一是农业发展滞后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对供求失衡,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根本举措在于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市场的关 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那么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何在呢?

2001年、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有所提高。我们分析,提高在外出务工的工 资性收入上了。2002年,通过外出务工,全国农民大约平均每人增收100元。说到底,要解 决农民收入问题,最终要靠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 业。没有别的出路。

在过去几年中,为了研究扩大内需、启动农村市场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不少中国学 者出了不少好主意。终于认同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特别简单。就四个字,“减少农民”。

人们共识,局限在农村、农业这个领域里,我们不可能根本解决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问 题。由于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和市场的特殊性等方面决定,农业的生产率提高速度永远赶不上 工业和其他国民经济领域。工业领域可能靠一个技术更新,一夜之间就可以使生产率成倍提 高。农业不可能有这个前景。技术进步过程有个客观规律,农业技术进步所能导致的产出增 长和生产率提高总是不断趋近于一个极限。简单逻辑就可以很容易地反证这个道理。如果农 业产出增长或者生产率增长不存在极限,我们不就可以在一亩地中打出够全世界人吃的粮食 了吗?

此外,农产品的市场也不同于其他产业。10年前,手机在中国叫“大哥大”,很有钱的 人才能拿在手里炫耀。现在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用户群。5年前,旅游还是和外 国人联系在一起的,最多是和商务、公务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寻常百姓举家出游不算新 鲜事。这些产业的市场扩张是没有自然限度的。但农产品不行。农产品的需求有自然限度。 你再往好里吃,也有自然限度。这些特点决定,农民的增收就不可能依靠本产业的规模扩张 来实现。这一点,不仅已经为经济学的理论所证明,而且也为各国的发展实践所普遍证明。

靠政府补贴、政策扶持行也不行。农业发展应当有政策干预,不能单靠市场竞争。但政 府补贴、政策扶持并不是根本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最终途径。假定说,政府今年用政策补贴 的办法把粮价从每公斤1.4元提到1.6元,来年从1.6元提到1.8元。政府能持续地不断提价吗 ?我们得有多大的财政力量才能持续地补贴下去?而且还得不断提高标准地补贴下去?那是 不可能办到的。政府扶持、政策补贴不可能最终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甚至连彻底脱贫这个 根本问题都无法真正解决。因为即或在一段时间内,在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实现了脱贫,一遇 天灾人祸、市场变化,这些地方还会返贫。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已经反复遇到过。

为什么减少农民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呢?

假定一个农民种一亩地能打500斤粮食,两个农民种一亩地能打600斤。要是按照过去“ 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这一亩地就该两个人种。如果3个人种一亩地能打650斤粮食,那一 亩地就应当由3个人来种。

这是计划经济的思想。市场经济不这样看。市场经济认为,一亩地一个人种打500斤粮 食,叫做“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500斤”;两个人种打600斤粮食,叫做“人均实物劳动生产 率300斤”。两个人种一亩地时,尽管粮食的产出量增加了,但生产率却大大下降了。而在 市场经济下,生产率是提高收入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一个显然的道理,为什么在工业文明时 代,人口和土地还是这么多,而社会享受的福利资源要比农业文明时代多得多呢?因为人们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机器,由此带来了生产率的大规模提高。

生产率是社会走向富裕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生产率,人们分享到的社会福利才能增加 。两个农民种一亩地,结果是生产率大幅度降低。农民的收入就不可能有效增长。正确的办 法是把第二个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一方面,我们把第二个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留在 土地上的第一个农民就会增收,他的收益就从300斤粮食提高到了500斤;另一方面,第二个 农民从事其他职业而获得收入,两个农民平均的收入水平就会进一步提高。

有学者不赞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提法,认为应当叫“农村富余劳动力”。我看这 个叫法还不能改。“剩余”是经济学上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剩余劳动力”不是没活可干 的人,不是“富余”。并不是没有地种的农民才是剩余劳动力。在经济学意义上,导致生产 率降低的那些追加要素都是“剩余”的。

当剩余要素不能顺畅转出时会怎么样呢?剩余劳动力也得吃饭呀。这就会迫使两个人去 种一亩地。由此就导致了农业生产率的下降。实际上,剩余劳动力被强制地束缚在土地上的 后果不仅是导致生产率下降。农产品的产出增加还会导致供大于求,由此引起农产品价格下 跌。增产不增收。我国农业在过去几年面临的恰好就是这个问题。

此外,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出还会造成另一个严重恶果,这就是土地与人口的比例关 系严重失调,导致对土地的过度垦殖。在土地上超过合理限度地追加要素来增加产出,结果 就是土地过载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个后果也不能忽略。

那么怎么减少农民呢?只能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经没有后推的余地

我们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规模有多大?总理在去年“两会”后记者招待 会上说目前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大约是1.2亿人。

那么还得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呢?

在我国的“十五”计划中有个说法。按照已经写入“十五”计划的数字,在2001年到20 05年期间,将有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

是不是再转出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问题就解决得差不多了呢?远不是。事实上 ,从农村的发展需要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要求看,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看,我们需要在未 来5到10年左右的周期内,每年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出1500万到2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也 就是说,在10年左右的周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总规模需要达到1.5亿到两亿人才行。

为帮助大家有个基本估计,我给大家一组数字来说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规模需 要有多大。我们国家每年的粮食总产量,正常年景是4.7亿吨到4.8亿吨。有这个产量就足够 全国人吃马喂了,包括工业用粮也够了。我们一共有19亿亩耕地。如果把我国的农业生产率 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种19亿亩耕地,打4.7亿吨粮食,不超过4000万人就够了。有学者说 ,中国的自然禀赋条件较差。考虑到这一层,6000万人也足够了。我们现在的农村劳动力有 多少呢?2002年末的数字,我国乡村就业人总数为4.90亿人!

可能会有人争辩说,中国农村就业人员中不都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这没错。比如还 有开小饭馆的。但是,在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构成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占绝对比 重,这是个无需争议的事实。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我们能否推迟这样历史进程呢?

不能。实现这样一个转出规模,我们才能保证留在土地上的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跟上国 民经济扩张的速度、跟上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城乡之间的利益矛盾不至激化 。

什么叫“矛盾激化”呢?现在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北京、下广州、奔上海、到深圳去 打工,一时找不到活干,少数素质差的做出不少不尽人意的事。这些现象不能简单归咎为“ 素质问题”或“法制观念”。它们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的外在现象。如果我们不能让农村 居民在未来的一个战略周期内更大程度地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那么可以断言,城乡发展不 平衡矛盾导致的现象可就没这么简单了。那时群体性、暴力性的对抗就会发生。不要说经济 发展,连社会稳定、制度安全都会受到极大的威胁。从时间上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的问题已经没有了后推的历史余地。不作好这件事,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就没有希望 ,工业化、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我们说就业形势严峻,还不仅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有多大。农村剩余 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必然会带来一个问题。这就是城乡劳动力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可以说 ,这个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目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城市劳动力正在不断降低选择就业岗位的条件,而另一 方面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正在通过种种就业技能的学习途径努力提高自己对就业岗位的竞争能 力。城乡劳动力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直接竞争态势已经明显出现。问题的严峻性还不止于此。 这两部分劳动力群体中最先相互“碰撞”的,很可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年轻力壮、流动性 强、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相对强势群体和城市劳动力中年龄偏大、劳动技能单一、文化素质 较差的“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就是说,我们面对的不仅是就业岗位的供不应求,形势的 严峻性还在于,我们还将面对协调社会群体间的利益矛盾问题。

上一篇:2004:失业率将控制在4.7% 下一篇:旅游鞋总体质量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