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时间:2022-05-14 06:12:2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各种规章制度也日渐完善,建立了系统、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但是,不难发现,一些公司在信息披露时仍然存在着很多违规行为,散布虚假信息,用信息操纵股票行情,欺诈投资者,转嫁风险现象时有发生,对我国证券市长走向健康、完善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总体而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披露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

许多上市公司从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倾向于报喜不报忧,公布利好消息,而隐瞒利空消息。很多时候隐瞒的事实过于严重,使投资者难以据此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近期最典型的案例是汉王科技(002362),汉王科技是一家主要电子书生产企业,由于苹果ipad2等平板电脑的竞争,导致其主打产品电子书市场受到严重挤压,原材料和产成品均已经出现大幅减值,却未计提一分钱跌价准备,存货计提存在重大隐患。这完全违背了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应尽可能详细地公开财务预测信息,不得有任何隐瞒和遗漏。

2.信息披露缺乏时效性

根据规定:当上市公司发生的重大事件可能对股价产生影响时,上市公司必须及时向社会公布。然而,当前部分上市公司对于本公司已经发生的资产重组、收购、重大债务纠纷等重要财务会计信息不及时公布,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有意拖延或提前披露财务会计信息。这次以国外著名的互联网企业雅虎为例。雅虎公司拥有43%股份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在2009年7月,讨论并确认了支付宝的70%股权转入一家独立的中国公司,虽然为保护公司利益,雅虎对阿里巴巴管理层做出的这一决定并不赞同,沉默以对,但毕竟这一消息对雅虎市值有重大影响。雅虎公司直到2011年5月13日在该信息被新闻广泛报道后才发表声明,信息披露严重滞后,使信息使用者时机错过,误导了中小投资者,加剧了中小投资者的风险和投资的危机。

3.信息披露缺乏完整性

有些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时,对其利好消息,浓墨重彩,过分粉饰,而对其不利消息,却往往聊聊数笔带过,甚至会保持沉默。这些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关联企业间的交易信息披露不详细;企业偿债能力披露不够充分;对利润构成和资金使用去向的信息披露不充分;对发生的重大事项披露的不够充分;甚至以商业秘密为由,隐瞒对企业不利的财务信息的披露。

4.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相关证券法律不断完善,但是,随着证券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相关法律的制定往往会比实际情况慢半拍,导致证券市场存在很多漏洞。比如说上市公司披露相关财务信息的时间,有时候随意性较大 如按照有关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发生重大事项须在三个交易日内公告,但大部分上市公司对重大事项公告的理解是该事项已经完成并且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才应公告,而对正在进行的或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重大事项则根本不必公告,对此证券监管部门也无明确解释说明,由此导致了许多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有时长达几个月)却迟迟不能公告的现象,以致信息不对称,较早得知消息的投资者会提前做好准备,规避风险或大赚一笔,而最后吃亏的也就是那些晚知道信息的散户了。这也导致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一个特色,就是小道消息满天飞,有时候是真的,有时候是假的,对证券市场的持续、稳健、健康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问题的对策

解决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主要的思路是,外部与内部相结合,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加大违规的经济风险、法律风险、道德风险。

1.完善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证监会监管力度。首先,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但是对证券市场上违规违纪的界定并不详细,界限比较模糊,在现实判定中造成了麻烦;同时,我国对违纪违规的法律处罚力度不够,违反法律法规带来的好处往往超过受到的惩罚,正是由于这些,给一些冒险者提供了犯罪的土壤。其次,我国需要设立上市公司信息监查员制度,通过检查员随机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抽查,有助于给各个上市公司违纪心理给予威慑。

2.实行全社会监督,建立社会监督奖励制度。允许社会上有兴趣的人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研究考证,若发现错误,且该错误对投资者投资会产生重大影响时,证监会应对相关公司给予处罚,并对发现问题的人给予同等金额的奖励。这样,即加大了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造假的成本,又能调动社会积极参与对上市公司监督的积极性。

3.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提高第三方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审查作用。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特别是财务报表必须经由注册会计师审核后签字,因此,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的监督作用是及其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建设,规范行业竞争,大力发展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尽早颁布注册会计师相关法律,对违法违纪者严肃处理。同时,改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环境,提高其审查质量。

4.对公司内部监管建设。首先,加强公司董事会的控制力度,保证董事会对公司的控制能力,防止管理层私下对财务数据动手脚;其次,完善公司内审制度建设,保证内审人员地位的独立性,保证其在会计审查中不受干扰;最后,加强内部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防止因内部会计人员业务不精等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通过以上部分对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探讨,接下来,我们将用以上阐述的理论为指导,将其集体运用到实际之中,以期为投资者提供一丝裨益。当然,在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分析之前,是对财务报表中的内容去伪存真。针对披露信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前文已经阐述,希望引起读者重视。

参考文献:

[1]证监会网站,沪、深证券交易所网站.2011,(4).

[2]杨波. 浅析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财会通讯,2008,(11)

[3]孟腊梅、孔玉生.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策略研究.财会通讯,2010,(2).

[4]郑心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初探.福建商业学院学报,2003,(12).

[5]唐文君. 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研究. 财会研究,2007,(8)

上一篇:审计质量衡量指标评析 下一篇: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