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的指导意义分析

时间:2022-05-13 08:39:38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的指导意义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抗感染治疗具有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ICU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则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指导下,展开抗感染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效果展开统计与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WBC计数均发生显著降低(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ICU脓毒症;血清降钙素原;抗感染治疗

作为一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脓毒血症主要由感染引起,具有非常高的病死率。临床以往在判断脓毒血症患者的感染程度时,主要借助血沉、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等指标,但由于这些指标不具备高度的敏感度及特异性,使得早期诊断缺乏特异性。而作为诊断细菌性感染的一种新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非常高[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4例ICU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7例。其中,男63例。女51例;年龄35~81岁,平均(54.2±6.3)岁。所有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及细菌培养试验,被确诊为脓毒症,其中,由重症肺炎引起的脓毒症患者有43例,由脑血管意外疾病导致的有35例,由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的有21例,腹腔感染10例,另有5例为其他疾病引起。排除ICU住院时间不足24 h,有近期免疫抑制剂使用史等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机制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PCT测定方法 于空腹状态下采取患者静脉血2 mL,将血清离心分离出来后,立即检测,随后选用由法国BIOMERIEUX公司生产的VIDAS试剂及仪器,并采用免疫发光法,严格按照相关说明及标准对血清中的PCT含量进行检测。

1.2.2 脓毒症诊断标准[2] 采用2001年由SCCM、ESICM、ACCP、CTS、SIS五个学术组发起的国际脓毒症诊断标准,主要内容如下:①一般指标:T、P、R、WBC的改变。②炎症反应参数。③血流动力学参数。④器官功能障碍指标。⑤组织灌注参数。

1.2.3 抗感染治疗方法 根据抗生素的使用指南及相关标准,给予对照组患者为期10~14 d的常规抗感染治疗,当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检验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时,停止治疗。

观察组则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指导下,展开抗感染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在患者入院后的第1、第5及第7 d来检测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当其血清PCT水平0.5 μg/L时,必须应用抗生素。患者停用抗生素的标准为血清PCT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以及C 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死亡率等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构成比采用χ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明显(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WBC计数均发生显著降低(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作为ICU中一项常见的疾病,脓毒血症也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情况下,ICU脓毒症患者的体质比较差,除原发疾病外,还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严重危害到了患者的身心健康[3]。在监测此类患者时,我们可将其体温、CRP、WBC以及PCT等作为主要的监测指标。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炎症反应性指标,CRP对炎症具有较为敏感的反应。而同样作为炎症反应敏感指标的PCT,其敏感性及特异性要显著高于CRP。因此,有关专家及学者认为,在ICU脓毒症患者细菌培养结果未出来前,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其血清PCT水平,在了解疾病严重程度的基础上,为抗生素的科学合理应用提供可靠指导[4]。

本研究结果与冯慧远[5]的相关研究报道相吻合。这一结果表明通过展开血清PCT检测,可准确反映出ICU脓毒症患者的感染程度,指导医师的合理用药,有效避免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现象的发生,在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基础上,全面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此外,分析相关研究得知,一些重症脓毒症患者并未表现出非常明显的PCT水平升高情况,而一些患有非传染性疾病也存在血清PCT水平升高的可能。考虑到此类患者可能是因为自身营养状况比较差,对刺激的反应性大大降低,因此,在对ICU脓毒症患者展开抗感染治疗时,必须与临床评估相结合,以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症状、辅助检查、体征等综合评估的结果做出最终的治疗决策。

综上所述,临床在治疗ICU脓毒症患者过程中,通过以其血清降钙素水平为依据展开抗感染治疗,可确保抗生素的科学合理应用,大大减少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及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邱合信.降钙素原水平监测在ICU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分析,2014,8(01):42.

[2]姚咏明,盛志勇,林洪远,等.脓毒症定义及诊断的新认识[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06(16):322-323.

[3]温泉,郭晓霞.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68-70.

[4]赖军华,李敏.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治疗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4)75-76.

[5]冯慧远.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ICU危重患者抗菌治疗的指导价值探讨[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21(01):53-55.编辑/罗茗柯

上一篇:输血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处理措施 下一篇:子宫内膜息肉术后甾体激素治疗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