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文化提升途径探析

时间:2022-05-13 05:32:14

慈善文化提升途径探析

摘 要:慈善事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第三次分配的角色,它对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社会和历史意义。慈善文化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关系着慈善事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我国慈善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本文分析了几种慈善文化缺失的现象,对提升慈善文化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慈善文化;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4-0008-2

慈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慈善文化就已萌芽,贯穿我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到了近代,慈善文化与世界接轨,有了新的发展。本文所涉及的是狭义的慈善文化,是基于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注重社会道义和社会责任,把从社会得来的利益,再回报给社会,具有自愿性、社会性、平等性的特点,其核心是利他主义价值观,精髓在于认知个人对正义、和平和集体福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博爱、给予、利他、济世是慈善文化的基本内容。正确的慈善文化不仅能弘扬先进文化、缓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还能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慈善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现象已成为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深入地分析这些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有助于弘扬慈善文化,健全慈善机制,发展慈善事业,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慈善文化缺失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政府的引导和介入,民间慈善组织以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慈善活动,使贫困人群、鳏寡孤独、贫困学子、重大疾病患者等弱势群体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慈善救助,特别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全国各族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慈善捐助活动,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爱心。但是,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公众对人道主义、慈善事业认识模糊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捐赠主体的内生动力不足

慈善是人们趋善道德价值的一种自愿行为表达,是发自内心的。但是目前我国普遍存在政府以行政命令方式要求公务员捐款、存在有灾就捐,无灾不捐现象,以及很多企业和个人普遍存在着功利性慈善捐赠现象,目的不纯,沽名钓誉,希望通过捐赠来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或者为企业以后的经营和个人以后的发展谋取实惠。

(二)理性慈善观念不强

在对慈善事业的认识上理性不足,不少人认为做慈善事业就是捐钱,而捐钱应该是富人的事,与大众关系不大;而富人则认为那只是像李嘉诚等那样的大富豪的事情。尽管现在有一批先富人群在慈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不够普遍。

(三)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

慈善组织社会募捐工作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管理,缺少自律机制,善款使用随意性很大,从近年来不断爆出的慈善资金和物资被截留,挪用、受损失的新闻,以及曾发生过以“义卖”、“义演”为名,行中饱私囊之实的现象可以看出,慈善事业成为某些个人谋取不合理利益以及不法利益的工具,社会影响极坏,导致公众对慈善组织失去信任。

这些现象不仅反映出我国慈善事业所面临的困局,而且反映出人们对慈善事业理解过于狭窄,还没有树立科学的慈善理念,整个社会慈善文化极度匮乏。

二、慈善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慈善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它的发展需要有一种社会氛围,也就是需要有公民慈善意识和社会慈善价值观的支撑。我们在建构慈善文化价值理念的同时,要从社会发展的大视野中准确定位,在与各种文化的碰撞与磨合中凝聚共识,整合资源,提高公信力,推动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彰显慈善文化所应有的价值。

1.树立现代慈善理念,丰富慈善文化内涵

现代慈善强调公平和公正,慈善不仅包括捐献钱物,同时也包括奉献知识和劳务,是普遍互助的公益事业。一是树立人格平等的慈善理念。中外有关慈善的文化传统具有本质的不同,我们讲究的是自上而下的施予,讲究施予者本人的人品,却欠缺西方社会施予者、受助者人格平等的内涵,而这正是现代慈善的精髓。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报恩观念,时不时地影响着当下的慈善认识和行为。比如,一定要面对面给受助人款物;给慈善机构的捐款都要百分之百地落到受助人身上,不能有任何成本;自己的捐款能查询到给那个具体的受助人等等。这些想法除了对政府机关、慈善公益机构缺乏信任,其背后不能不说有报恩思想的影子。而保持受助方的人格尊严、保护其隐私,又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大权利。二是树立助人自助的慈善理念。近代有人定义慈善: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为之善,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崔乃夫说,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反映着现代公民社会的要求。生活在一个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成员,包括国家之间,都有责任和义务相互帮助,以免于饥饿、疾病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恐惧。有了这种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精神,慈善才不至于陷入不平等的施恩、报恩等道德枷锁。每一个社会公民处于顺境,有能力时,就应助人,而助人既意味着自己所在的社会大家庭美满和谐,也意味着今后需要时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最终是自助。助人自助是现代公民社会、现代慈善事业的本质要求。三是树立职业化、专业化的现念。慈善的渠道多种多样,人人皆可慈善,人人皆能慈善。走职业化的发展道路,积极推动和坚持慈善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和慈善工作内容的专业化,如:受助者家计调查,捐赠的款物如何迅速到达灾区等需要专业知识;所有这些,都需要政府机关、慈善机构具备现代慈善意识。政府要做的,不是摊派,是倡导、推动,使慈善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是管理、监督,管理用好直接接收的捐赠款物,指导公益慈善机构管理用好捐赠款物,使慈善资金在透明中运行。社会成员要做的,是量力而行,理性行善。

2.强化宣传引导,增强慈善文化的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慈心为人、善举济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时期新阶段,把慈善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传统的慈善文化在继承中发扬,在发扬中丰富。一是普及慈善教育。慈善文化的培养不能仅靠恻隐之心,更需要相应的教育,各类学校要在向学生传输专业知识的同时,普及慈善教育,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承担起培养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心,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募捐义卖,参加义工,与农村贫困学生结对等等;二是在基层组织建设慈善文化宣传阵地。在社区、农村和企业等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慈善教育,大力宣传扶贫济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宣传新形势下慈善事业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法规,宣传新时期慈善事业的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慈善事业的社会氛围。三是要营造慈善文化发展的舆论氛围。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优势,整合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公益广告等媒体资源,发挥喉舌作用,积极宣传慈善文化。在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上开设固定栏目,积极宣传当前慈善事业发展成就,讨论慈善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总结提炼发展慈善事业先进典型及身边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发挥先进典型和榜样群体的示范作用,倡导慈善的社会风尚,营造慈善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士关心慈善事业,积极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营造慈善文化发展的舆论环境。

3.加强慈善法制建设,营造慈善文化建设的法制环境

观念形态的慈善文化建设既需要柔性引导,也需要制度规范慈善行为,形成慈善文化建设的刚性约束。一是加快慈善立法步伐。法律的正规化、法制化是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涉及慈善事业以及公益捐赠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公益事业捐赠法》、《红十字会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社团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所得税法》,没有专门的慈善事业法,尚无规范慈善组织实体内容的法律法规,而且上述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没有包括民间慈善事业以及民间公益捐赠的内容,约定的都是政府行为、社团行为。如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越来越高,行动越来越多,可相关法律法规出现了空白,民间义工志愿者、捐助人、受捐人的权利得不到肯定和保护。二是树立“依法行善”的观念。完善公益事业的法制环境,规范慈善发展的各个环节,促使更多的参与主体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丰富慈善文化的法制内涵。要尽快完善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法律,逐步推行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的运行机制,推动慈善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机制和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三是完善税收政策。对个人公益捐赠减免税收并简化免税程序,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捐赠的积极性。在西方,财产继承须缴纳巨额遗产税,而财产用于慈善却可在税前列支。这种配套制度和刚性约束,促使富豪们将“富裕财产”从事慈善事业。为了使富人更好地承担起慈善社会责任,需要制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目前,中国对慈善捐款的免税率比较低,要相应提高慈善捐款的税收待遇,统一捐赠优惠政策。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开征遗产税、赠予税乃至特别消费税,引导富裕阶层在社会慈善方面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慈善事业离不开慈善文化,慈善文化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深厚的慈善文化是提升社会成员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剂,是弱化和柔化社会矛盾的减震器,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添加剂,健康的慈善文化是发展慈善事业的宝贵财富和强大动力,慈善文化的建设与提升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开荣:《慈善文化建设是发展慈善事业的精神动力》,《慈善理念与社会责任》一书.

[2]刑红梅、谢士法.《论慈善文化的缺失与重构》,载《商业时代》2009年第18期.

[3]党小苗.《中美慈善文化差异及形成原因探析》,载《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上一篇:浅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战略... 下一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思维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