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时间:2022-05-13 04:02:38

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摘要】在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和国内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双重影响下,建筑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也相应增加,这就对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当前建筑行业的现实需求,必须与时俱进的进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全面发展,进而为当前建筑类专业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就职问题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建筑专业 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15-01

一、当前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进度难以统一

近年来,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的生源数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由于受兴趣爱好、教育条件、学习基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职业类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差异很大。从整体上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学生:一类是学生成绩较差,在普通升学考试中的成绩不理想,在家长的指导下选择来职业类院校学习一技之长。这类学生的特点是学习基础薄弱,并且由于是家长劝说下的选择,因此厌学心理也比较严重,对于建筑类专业的学习困难度较大。另一类学生则是处于自身专业爱好,希望通过接受建筑类专业知识教育,习得一技之长,能够在毕业后顺利找到一份工作。这类学生虽然底子薄弱,但是学习动力较为充足,因此学习进度也更快。因此,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导致同一专业、同一班级内学生的学习进度不一致,教师如何寻找教学平衡点,成为当前影响建筑专业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关键。

2.片面重视理论教学,培养形式过于单一

不可否认的是,建筑类专业包含许多基础性、概念性的理论知识,这也是学生今后进行深入学习的必要基础。但是作为职业教学来说,其教学特色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实施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明确专业教学定位,制定长远发展目标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发展,其教学定位应当是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从而能够更加顺利的毕业求职。以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为例,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教育,为学生今后进行更加深入的行业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在教育期间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使学生真正发展为应用型人才。从职业教育院校本身的发展来看,只有制定长远发展目标,才能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教学工作提供方向。现阶段,无论是城镇化建设还是新农村改造,都需要开展大量的建筑类工程,这也为当前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相关专业院校应当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培养出一批现代化、综合化的建筑技术人才。

2.加强教师在职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建筑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施工技术、施工机械装备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而职业院校所使用的建筑类教材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关注前沿技术发展,从而在专业教育中教授学生更多更新的知识。从学校方面来说,要加强对教师技能知识的重视力度,以实际行动为教师进修提供必要保障。例如,可以定期开展针对建筑类专业教学教师的培训活动,聘请企业专业来校讲座,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与探讨,以此来丰富和充实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除此之外,职业类院校还应当为教师提供实训机会,鼓励教师提供去企业锻炼。这种校企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使教师了解当前建筑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另一方面也为教师优化建筑专业知识教学提供了经验基础。

3.借助先进教学工具,提升专业教学效率

考虑到建筑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必须要在职业教育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在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能够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建筑类教学课堂,教师以教材为基础,采取说教式的授课模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抽象的建筑模型具体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穿插一些相关的世界建筑欣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计算机技术与建筑专业的融合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也能够增加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于今后学生的专业化发展有积极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明军.建筑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成功(教育),2012(06):164-165.

[2]肖云平,刘志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10):109-111.

上一篇:新时期医学院校医德教育问题探析 下一篇:浅谈案例教学在土壤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