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图书馆采编服务创新

时间:2022-05-13 01:34:40

浅议高校图书馆采编服务创新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采编部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传统部门,担负着文献采购、编目、加工、典藏等一系列工作。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采编部如何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途径,建立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做好文献和读者之间的桥梁,满足现代读者的信息需求,是采编工作的重心所在。

关键词:读者需求 以人为本 创新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4-0340-02

一、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永远的主题

作为知识的搜集、存储、传播的中心,图书馆是通过服务运作管理来实现其功能和价值的,服务是图书馆永远的主题,服务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科研服务中心,也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核心,承担着信息资源建设、服务学校师生的重任,高校图书馆采编部作为传统的资源建设部门,集信息搜集、资源购置、图书加工与典藏等一系列的工作于一体。现代化的信息环境下,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综合化,图书市场的发展使文献资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庞大,采编工作的重心就是要在庞大的文献市场中,依据读者的需求,挑选出最优质的资源呈现给大家。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文献与读者的桥梁作用,最大程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是当前采编工作面临的挑战。而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又在于更新服务观念,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

二、创新服务意识是做好采编工作的前提

1.转变服务理念,化被动为主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图书馆采编部的服务是被动化服务,被服务者处于被动状态,服务者的优越意识搀杂在工作之中,严重地影响了服务标准和服务效率,而主动就改变了这种状态,它扩大了被服务者的自主性和权限,服务的空间被大大扩展了。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特点,他们渴望得到信息内容更新颖、更广泛、更专业的优质服务。面对读者需求上的更新,采编人员要改变思路,增强服务意识,化被动为主动,要有主动为读者服务的观念,打破传统的仅限于采购,编目的事务性工作,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为读者着想,要改变自我封闭状态,走出去与一线的流通阅览部门工作人员沟通,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读者交流,了解读者阅读需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这就要求采编人员“走下去”,走到一线服务部门,接触读者,同时又要“走出去”,走到老师和学生中间,了解读者,只有走到读者中间去,和读者建立广泛的联系,才能了解到读者的需求,从而让服务工作更有针对性。

2.突破“重藏轻用”的旧理念,建立“以用为主”的新理念。

采编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工作重点由“重馆藏、轻使用,重管理,轻服务”转向“读者至上”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图书资源服务是以馆藏为中心的服务,所侧重的是馆藏的收集和利用,提供给读者的大多是文献实体的被动的服务。而在当今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应当以读者利用文献信息的效率高低为准则,以为读者解决教学、科研难题提供文献资料为原则,以满足读者需求为目标,坚持“以用为主,藏为所用”的特色服务。

采编部作为资源配置的第一环节,应该根据本校承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在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馆藏资源建设时,还要侧重加大原始资料的收藏力度,改变馆藏资源单一的问题,优化馆藏资源,合理配置购书比例。在资源选配上注重听取专家的意见,因专家学者既是资源的利用者,也是资源的建设者。凭借他们对科学发展的敏锐洞察力,使馆藏资源更加专业、结构更加优化。

三、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是做好采编服务工作的核心

1.构建“以人为本”的馆藏体系是采编服务的基石。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书为本”,图书馆的业务活动围绕着书而展开.从采集到编目,从典藏到借阅,工作重心在“藏”上。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是“以人为本”,图书馆采编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人而展开。它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以读者为本和以馆员为本,二者缺一不可。“以人为本”应当贯穿图书馆服务的全过程,其核心是“读者第一”,其终极目的是读者的需要,其实现的过程是尽最大可能地方便读者。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不因其经济、身份、个性、成绩的差异、身体的差异、感情的亲疏而厚此薄彼、区别对待。

体现以人为本,这就要求采编人员应力求构建适应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藏书体系,确保合理的藏书布局。采编人员要经常关注学校的学科设置和发展,了解学校院系资料室的藏书情况,根据学校的学科设置,合理制定采访原则,对文理工科、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学术性文献和一般性文献、通俗读物和畅销书的分配比例把握到位,对学校的馆藏结构有总体的把握。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采购过程中难免有疏漏之处,读者的反馈信息是纠正这些采选偏差的重要途径。采访人员应跟踪图书借阅情况,及时收集读者关于图书采购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图书采访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建立起一套纸质图书资源评价体系,资源评价体系可以及时有效的检测藏书是否适合读者,掌握馆藏信息,有助于调整采购原则,以适应读者的阅读需求。

最后,编目工作也要体现“以人为本”,通过对读者的检索方式的追溯调查,找出让读者使用起来最方便快捷的检索方式,从而建立检索点,提高检索图书的检全率和检准率。

2.深入院系,拓宽采访渠道,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

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采购渠道有书目报预订,现场采购,电子订单等方式。在信息化环境下,传统的采访模式已经满足不了采购需求,书目报预订受到到货率和到货周期的制约,现场采购往往有滞后型存在,而且成本高,网络购订种类全,但是质量又难以保证。信息化的今天,要求更新采访理念,采访模式多样化相结合,创新采访模式发展。

从单一服务到多样化服务的转变。第一,图书馆采编部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优秀图书展销活动,让院系师生参与到资源建设中来,挑选所需要的图书,第二,图书馆每年不定期地邀请学校专家学者及学生代表和采编人员一起参与图书现场采购活动,采购符合读者专业需求的图书资料。第三,成立由图书信息员、院系专家、学生代表组成的资源建设小组,经常开展资源建设讨论会。第四,开展资源建设调查活动,走到院系里去,和读者成为朋友,和兄弟院校开展对流,学习好的经验和方法。

3.拓展服务类型,开展多种多样的个性化特色服务。

采编部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个性化特色服务来提升服务质量。

第一,网上图书荐购箱的启用,读者可以将推荐的书目信息发送到图书馆指定邮箱内,把需求信息传达给采编人员,采编人员定期作以汇总,根据信息进行订购并及时将馆藏信息反馈给读者。同时在流通阅览部门设置读者购荐意见箱,收集到馆读者的阅读需求信息。

第二,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置个性专栏,加大新书宣传力度。邀请名家学者或者个人撰写书评,向读者传递新书信息和图书目录。读者通常想了解图书馆最近新入库了哪些新书,对于图书馆来说,及时将这些新书内容提供给读者,有利于提高馆藏的利用率。通过个性化服务,让读者及时了解到馆藏信息的变化,让采编人员真正做到“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的服务工作中来。

第三,“赠书数据库”的筹建工作也是一项个性化服务。每年图书馆均有大量的赠书,有单位捐赠,也有个人包括学生的赠书,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也成为采编工作的一项任务。特别是一些外文原版图书,价格相当昂贵,通过宣传,使对口院系毕业生将图书捐赠到图书馆,既节省了图书经费,构建了资源共享的平台,也有助于高校的文库建设。在赠书数据库的构建与使用过程中,采编人员也加强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上一篇:提高钻孔精度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治安权威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