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绪性疾病”从我们身边走开(一组)

时间:2022-05-13 12:44:45

让“情绪性疾病”从我们身边走开(一组)

心理干事简介

汪莉,全军精神和心理疾病防治中心、第102医院心理医生,主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精神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被基层官兵亲切地称为“心灵阳光播洒者”。

最近,心理医生汪莉,陆陆续续地收到了好几封部队官兵的来信,他们普遍反映自己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经常会无缘无故出现心烦意乱、坐卧不安、记忆力减弱等现象,在这里我们摘录了几封来信:

刘强(化名),装甲某师侦察连士兵,2010年入伍。演兵场上,“红蓝”双方你来我往、激战正酣。上等兵小刘第一次跟随侦察分队执行任务,满脑子的兴奋。可没想到炮声刚响,他就莫名地满头大汗,大脑一片空白,平时训练的东西一点儿都发挥不出来,跟丢了魂似的……执行任务回来后,面对挫折,小刘有点“hold不住”了,不但失去了往日的自信,情绪也变得低落。

王海(化名),某师机关组织科干事,2007年7月军校毕业。从地方高中考入军校,再从基层调入机关,王海一直都是处在拼命工作学习的“轨道”上。平日里,他的业余爱好不多,基本以办公室为家,经常加班到深夜;有时手头没有工作了,晚上也会去办公室坐坐。可就是这位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最近却常常头痛失眠,并感到十分疲劳和厌倦,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差错,就让他心烦意乱。

汪医生:仔细想想,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烦闷、急躁和不安等情绪。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情绪就更不容易“hold”住。上述官兵所表现出的几种现象,就是“不良情绪”在作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亚健康”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情绪如不及时排遣,时间一长就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研究表明,长时间处在不良情绪之中,会引起生理功能低下、工作效率低、免疫力下降等现象发生。长此以往,疾病就会接踵而来,造成“情绪性疾病”。官兵在平时如能加强自我保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就可以使自己尽快摆脱“情绪性疾病”,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工作当中。由此看来,及时、正确地处理“情绪性疾病”对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焦点访谈

“情绪性疾病”知多少

情绪性胃病。大量的实验和统计资料表明,情绪不畅是导致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官兵工作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人际交往、婚姻感情、工作学习受挫导致情绪不畅、食欲下降,这在医学上称为“思虑伤脾”和“肝脾不调”。

情绪性腹痛。腹痛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多为饮食不洁、情绪失调或阳虚等导致气机淤滞、脉络痹阻及经脉失养。但腹痛一症牵涉疾病范围较广,其病情变化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如过度兴奋和忧伤,都会产生腹痛。

情绪性感冒。新近研究表明,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会削弱机体抵抗病菌侵袭的能力,使感冒病毒在鼻腔部位取得对抗体的优势,使人易患感冒,形成所谓感冒体质。

情绪性头痛。从医学角度来看,不良的情绪,如紧张、焦虑等,确实可以引起头痛。常见的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就与不良情绪密切相关。

实话实说

“情绪性疾病”多缘于人际关系

人类的心理病态大多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所致。“情绪疾病”会使人的工作效率低下、注意力不集中、非常沮丧。人患上“情绪性疾病”,80%的原因是由于人际关系造成的。改善官兵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和与人交往方式,可使情绪获得改善。

第102医院,对前来就诊的22名军地抑郁症患者和400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归属感是一个人“情绪性疾病”的最好预防剂。归属感低是一个人陷入不良情绪的重要因素。

归属感不强主要表现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少兴趣爱好;不喜欢读书看报,不注重汲取各种知识营养。我们不妨用上述表现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如果有了“情绪性疾病”征兆,就要学一些与人交流的技巧,比如:

善于聆听。聆听要专心,要通过目光接触、点头、赞许等给予积极回应,增强对方表达的自信心;聆听要耐心,即使对方说的话不合自己的意,也应耐心地听下去,不要轻易打断。

善于诉说。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选择的话题要有积极的意义,要符合对方的知识范围和心境;善用敬语,对首长和上级,要谦恭有礼,战友之间则要多用亲切友好的词语,融洽交往气氛。

善于使用非语言行为。目光接触是人际间最能传神的非语言交往。目光诚挚表示尊重,双目炯炯有神会使听者精神振奋;身体略微倾向于对方,表示热情;微微欠身,表示谦恭有礼。

献计献策

巧妙减压远离“情绪性疾病”

当你察觉到自己被不良情绪“包围”,感到心情很乱、烦躁郁闷时,就要采取措施,主动进行调节。每当这时,大家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体育锻炼:找一项你热爱的体育运动进行锻炼,通过运动出汗来释放能量,宣泄情绪,激活思维。如果条件允许,再泡个热水澡,自然会觉得身心轻松。

听听音乐:通过听音乐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激励自己,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特别是一些耐人寻味、健康向上的歌曲及经典音乐,会让你融入其中,忘却烦恼。

谈心交流:找个知心战友,说一说心里话,倾诉一下感情,将自己的烦恼或工作中承受的压力说出来。好友的理解支持,自然会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

室外散步:心情烦闷或材料写不下去、办公室坐不住时,可以到室外散散步,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活动一下筋骨,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以此来放松自己,消除烦闷。

心理咨询:人体生物节律与心理状况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感觉身心疲乏、情绪郁闷时,可以找心理医生进行相关咨询,而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

上网聊天:目前,各单位基本上开通了内部局域网。战友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上网聊天,以此来调节情绪。当然,我们聊天的内容应健康向上,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

心理小故事

一袋钉子的故事

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三十七根钉子。慢慢地,男孩每天钉钉子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觉得自己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他把这件事情告诉父亲。父亲又说,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了。

这时候,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栏将永远不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伤人以言,深于矛戟。人们常常将理性与情绪对立起来,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理性中蕴涵着智慧,情绪中同样包含着智慧。情绪智慧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意识水平、管理水平的掌控程度。情绪智慧高的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人际关系中,都能够取得成功。圣经中的箴言告诉人们:不轻易发怒的人,大多聪明;性情暴躁的,大多愚妄。

情绪自我管理量表

请阅读以下各项,选定最符合你过去一个月以来的情绪状态选项,把分数相加。

1. 我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还是有兴趣:( )

A、肯定一样 B、不像以前那样多了 C、只有一点儿 D、基本没有了

2. 我能够哈哈大笑,并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

A、我经常这样 B、现在已经不大这样了 C、现在肯定是不太多了 D、根本没有

3. 我感到愉快:( )

A、大多数时候 B、有时 C、并不经常 D、根本没有

4. 我对自己的仪容(打扮自己)失去兴趣:( )

A、我仍像以往一样关心 B、我可能不是非常关心

C、并不像我应该做到的那样关心 D、肯定

5. 我对一切都是乐观地向前看:( )

A、差不多是这样做的 B、并不完全是这样做的 C、很少这样做 D、几乎从不这样做

6. 我好像感到情绪在渐渐低落:( )

A、根本没有 B、有时 C、经常 D、几乎所有时间

7. 我能欣赏一本好书、一个好的广播或电视节目:( )

A、常常 B、有时 C、并非经常 D、很少

选A得0分,选B得1分,选C得2分,选D得3分。

根据得分情况,对照测试结果:

0~7分表示正常 8~10分表示轻度抑郁/焦虑

11~14分表示中度抑郁/焦虑 15~21分表示严重抑郁/焦虑

心理小游戏

我的情绪我做主

(集体游戏)

活动程序:1.第一轮:

(1)游戏开始前,所有人围成一圈,并且闭上眼睛,主持人在由战士组成的圈外走几圈,然后拍一下某个战士的后背,确定“情绪源”,注意尽量不要让第三者知道这个“情绪源”是谁。

(2)让战士们睁开眼睛,散开,告诉他们现在是一个聚会,他们可以在屋里任意交谈,并和尽可能多的人交流。

(3) 情绪源的任务就是通过眨眼睛的动作将不安的情绪传递给屋内的其他三个人,而任何一个获得眨眼睛信息的人都要将自己当作已经受到不安情绪感染的人,一旦被感染,他的任务就是向另外三个人眨眼睛,将不安的情绪再次传染给他们。

(4) 5分钟以后,让战士们都坐下来,让情绪源站起来,接着是那三个被他传染的,再然后是被那三个人传染的,直到所有被传染的人都站了起来,你会惊奇于情绪传染的可怕。

2.第二轮:

(1) 告诉战士们,你已经找到了防止不安情绪传染的有效措施,那就是制造快乐源,即用真挚柔和的微笑来冲淡大家因为不安而带来的阴影。

(2) 让大家重新坐下围成一圈,并闭上眼睛,告诉大家你将会从他们当中选择一个战士作为快乐之源,并通过微笑将快乐传递给大家,任何一个得到微笑的人也要将微笑传递给其他三个人。在战士的身后转圈,假装指定了快乐之源,实际上你没有指任何人的后背,然后让他们睁开眼睛,并声称游戏开始。

(3) 5分钟以后,让他们重新坐下来,并让收到快乐讯息的同学举起手来,然后让大家指出他们认为的“快乐情绪源”,你会发现大家的手指会指向很多不同的人 。

(4) 微笑地告诉大家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指定的快乐情绪源,是他们的快乐感染了他们自己。

上一篇:最大的“利好” 下一篇:公车采购影响你买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