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需“四问”

时间:2022-05-13 12:21:07

问题学生需“四问”

班级管理头绪繁杂,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与关注。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往往在一个班集体里,都会出现一两个让教师为之头疼的问题学生。这些学生爱惹是生非,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总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们性格比较暴躁,缺乏正确的品行规范,行为举止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会给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对于这些学生,我们教师往往会为此付出多于其他学生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在平时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要特别重视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与交流,要充分发挥家校合力,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四问”,否则教师的教育效果收效甚微。

一问,学生的错误是谁引起的?

在班级管理中,问题学生是教师最为棘手的难题。不遵守纪律、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待同学缺乏应有的礼貌、甚至在老师批评时公然抵抗。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我们的教师往往会第一时间联系学生的家长,将学生的罪状进行罗列,并联合家长一起对学生进行惩罚。但是事实效果却是适得其反。学生在心理和行动上变本加厉、越走越远。

当学生有了错误时,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心平气和地问一问自己:“学生怎么会犯下今天的错误?”也要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要犯这样的错误?”没有人天生就要做恶人,学生走到今天的田地,其中有着缘由和必然。而这绝大部分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教师要善于思考发现,从源头上进行改变,还给学生一条健康光明的人生之路。

事实证明,问题学生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在工作中,我们都会走进这些学生的家庭,去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了解他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方法策略。“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原因。”这句话就道出了简单的规律,要让学生回归正常,摆脱问题,就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些问题学生的父母常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教育,从一开始就缺乏与学生正面沟通的耐心。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告知家长,要善于引导家长用科学健康的家教方法进行教育。只要教师真正从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去考虑,发挥出家庭与学校的作用合力,问题学生的转变就已经开始了。

二问,学生已经犯了错应该怎么做?

问题学生的犯错在班级中往往是常态化的,因此常会让老师暴跳如雷,感觉学生就是与自己对着干。在这样的想法支配下,老师往往会在教育中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以此来捍卫自己的权威。其实,问题学生的错误,教师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与分析,这个错误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是玩笑式的还是报复式的。只有对学生的犯错心理进行准确的把握,教师才能对症下药,也才能从根本上制止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也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渴望被关注,问题学生往往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同。他们在班级中因为成绩不好往往会被同学瞧不起,因此,他们常会表现出两个极端,要么通过暴力行为来展示自己的存在,要么默默无言,不与任何人交流。在学生中,这样两种状态都不是大家愿意接受的,大家都会疏远他们。当问题出现时,如果教师也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不问缘由地斥责与歧视,只会让学生更加封闭自己的心扉。因而,教师要能够与学生单独相处,细心询问他们的心理想法,并与家长取得沟通,及时了解他们在家庭中的表现,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否组,教师的教育效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问,教育学生时是关注成绩还是关注态度?

问题学生常常也是成绩不理想的。在教育这些学生时,我们很多家长和教师往往会用“你看人家某某某这次考了多少分,你呢?真丢人!”这样的话语来刺激学生。家长的用心是好的,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斗志。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家长或教师的恶语相加会令他感受不到尊重与理解,久而久之,他们会认为家长老师不喜欢我,我不是一个好孩子,如此,会更导致学生的学习一落千丈。在对待这些学生的成绩时,教师要能够与家长相互沟通,要正视学生已经存在的客观现实,想要一下改变现状是不现实的,但是要及时发现学生表现出的闪光点,哪怕是小小的微光,教师也要与家长及时联系,在学校和家庭中给予他更多的鼓励和夸奖,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别人的关注。从而让学生逐步转变学习的态度,日积跬步,终至江河。

四问,对待问题学生是否拥有足够的耐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学生走到今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里家庭、学校、社会对于问题学生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影响。教师在转变问题学生时,要能够拥有足够的耐心,要和家长一起,静静等待花开的瞬间。小学生本身就缺乏良好的自制力,加之问题学生长时间形成的恶习,他们往往比其他学生更容易重蹈覆辙。有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问题。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和家长一起,用爱和温暖重新点燃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和健康规范的道德品行,要相信时间能够改变一切,不急不躁,亦步亦趋,带着孩子一起前行,让他们走稳走远,越走越好。

只要我们能够经常如此“四问”,改变传统的威严责罚,给孩子一方广阔的天空,我们相信终有一天,学生会还给我们一个异常温暖的笑脸。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探讨 下一篇:引领学生主动体验“生态”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