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思考

时间:2022-05-13 11:06:11

关于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思考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合理设置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对公共艺术教育课教材进行规范化、统一化,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问题 有效措施

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以及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有效地体现和实施艺术教育的目的,构建科学创新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满足当代大学生在艺术及音乐审美等方面的需求,就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具有严谨的思维能力。普通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拓展大学生文化视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目前,全国各地高校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利用艺术技能、知识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艺术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是其他任何教育难以企及的,更是无法替代的,所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不可或缺的,在实施和推进我国高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具有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许多课程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要教学意向自主设置的,课程结构不完善,教学模式单一,开课随意性大,课程课时短、类型少、涉及面窄。很多高校在师资队伍和资金上的投入过少,限制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开展,根本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另外,很多新建本科院校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管理机构,得不到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公共艺术课教学所需的教室和器材,也没有学生进行艺术活动的场所。因此,公共艺术课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达不到美育的目的。

(二)公共艺术教育没有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很好地结合

有些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未能与当地特色的地域文化相结合。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公共艺术课程的指导意见,高校要根据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教育的要求开设特色课程。但是,很多高校忽视了这部分重要的教学内容,最终导致了学生对于学校所在的地方文化一无所知,造成了学生艺术修养的缺失,更丧失了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时机。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背离公共性

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面向全体大学生,具有公共性的特点,这也是其重要特色。在大部分高校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些高校组织的演出中,只有个别学生表现突出,这些学生就是艺术特长生。这些艺术特长生在平时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远多于普通学生,这就背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特点。失去了公共性,也就等于否定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专业的存在价值。

三、完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普通高校要加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加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管理,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艺术素质,确保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质量良好。目前,很多新建普通高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师的大都是艺术专业的兼职教师,他们既要教授艺术系专业学生,还要兼任非艺术类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一些院校对公共艺术教师重视不够,认为艺术专业教师的能力强,而公共艺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差,这就使得公共艺术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受过专业艺术教育的教师大都过于偏重技艺传授而忽视人文知识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进修体系,深化教师自身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并且根据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结构,派出相关教师进修或引进相关专业教师,合理地配置教师资源,为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提供强大的师资队伍。

(二)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突出课程特色

课程的构建应呈现出比较清晰的体系,课程的内容则要走向综合化。初步以音乐、舞蹈、文学、影视、美术五大艺术门类为主干,以艺术欣赏、艺术技能、艺术理论三大板块为中心来开设和发展各类课程。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删除过于专业化和对学生基础要求比较高的课程,要以提供非艺术专业的普通高校学生适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为目的来进行课程设置。增加民族文化艺术的科目,编入选修课程,特别是要将最具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引入选修课程中,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突出特色。高校要针对教师所具有的当地民族文化基础知识水平、授课能力组织培训。例如,教师应较好地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奏、演唱风格和技能技巧以及民族手工艺品的制作流程等。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开创新的思路,要在教学大纲中对地域文化按照区域性及种类进行划分,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计划。最后,高校还要运用灵活多样的考试和评价方法,对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性进行考查。

(三)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材进行规范化、统一化

对于公共艺术教育课教材的使用应该进行规范化,教材的内容应该和中小学以及艺术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区分开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材应该属于艺术通识教材。公共艺术教育教材内容要体现知识面广,难易程度要把握准确,要符合大学生能力的基础训练。教材要有新意,符合时代性,要切合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的实际。也就是说,教材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一定的知识深度,满足大学生的求知要求。选用教材时还需注意,要避免过多关注艺术学科内容,而不能反映多元文化、现代科技对艺术教育的影响。这类教材容易造成明显的知识倾向,并且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

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教师面对的是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大班,应该加强课堂考勤与管理。同时,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学校教学督导体系,建立常规的教师听课制度,不定期检查教案、教学进度、学生作业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网络评教平台,以评促教,提高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公共艺术课程的考核可以实现课堂、考试、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逐步建立起能够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体系。

四、结语

总之,要提高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管理者必须要转变观念,建立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优化课程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建立起科学化、系统化和可操作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从而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达到美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庆青.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模式探微[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2(01).

[2]刘振东,杨晓辉.新形势下高校艺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02).

[3]黄昌海.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现实作用与深远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上一篇:创设情境 真实交流 下一篇:基于AHP的新疆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