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05-13 07:49:35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方面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在小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本人多年的实践,尝试了很多方法,注重培养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下面有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把学生放在主置,把教师放在指导位置

一直以来国内的语文教学都没有跳出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课后老师要求学生背的老传统,而且在课堂上只有老师讲课,没有学生回应, “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课本加一张嘴巴”,课课一个样,堂堂一种腔,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这种只重视“教”而不重视“学”的教学方法,已经完全不适合学生的特点,不适合时代的要求。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必须依靠个体反复多次地训练,只有通过学生个体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提高阅读、写作和分析能力。所以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加学习,善于思考,使他们的学习潜能在教师引导下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有一个吸引他们的开头

我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是很长,尤其是现在的娱乐工具和娱乐项目五花八门,有一点小事都能把学生们的注意力拽走。因此这就给课堂教学设置了不少障碍。如何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都在你讲的课上呢?这就需要有好的开头,就像相声评书开头的定场诗那样,只要一说,观众就会知道,节目开始了。例如学习课文《草原》,一开始就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曲。一段歌曲引起学生对草原的无限向往,从而让学生带着一种跃跃欲试的情感来学习课文。这种开头使得学生觉得很新鲜,同时课堂上的气氛也活跃了不少,而且学生从开始就像磁石被磁铁所吸引,形成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激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活跃了氛围。

三、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优化课堂教学重要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根据文体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法。如诗歌,必须从朗读,分析意境入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讲散文,必须从作品的构思,激情及语言入手,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讲小说,必须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入手,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讲戏剧,必须从矛盾冲突和个性语言入手,培养学生对艺术规律的认识能力。总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前面讲过,通过新奇的开头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在这样好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和态度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和学生交流沟通,给学生们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丰富、幽默、逼真、饶有情趣,或悲感人,或喜悦动情,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艺术感染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有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设问质疑,培养创新思维习惯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探究和创新的源头。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们思考并提出问题,激起他们的探索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先提出疑问,再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拓展创新思维的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努力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参与课堂讨论、小论文比赛、专题演讲、辩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概括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让学生主动参与,突出以阅读为主的训练

阅读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阅读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主要前提。

有教育家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成我要学的主动模式,把科学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交给学生,在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潜移默化地培植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总之,把学生当做主体,让教师做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加强阅读训练,运用正确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通渭县平襄镇安川学校)

上一篇: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幼师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