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教育

时间:2022-05-13 01:51:11

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教育

社区矫正对象就是指:(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作为重点对象,实施社区矫正。

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也是司法所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司法所接收本户籍地矫正对象,予以登记,宣告执行社区矫正,建立档案,告知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义务和社区矫正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并发放《社区矫正对象须知》。户籍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户籍地司法所办理入矫手续后,根据委托管理的规定,委托其经常居住地司法所管理。

一 注重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教育

除了利用每月一次的书面思想汇报和集中教育以外,根据矫正对象年龄、犯罪性质、性格特点的不同,在集中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忽略的地方,确立每周一为“谈心日”,社区矫正人员主动打电话汇报自己的相关情况。谈心谈话以关心、激励社区矫正对象为目标,工作人员与矫正对象之间通过真挚的感情交流解决思想问题。并且鼓励他们珍惜目前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多学习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公益劳动,要遵纪守法,诚实劳动,做知法、懂法的公民。工作人员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谈话教育,要认真做好记录,并根据谈话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矫正个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通过定期与社区矫正对象谈话,了解他们的悔罪态度、工作与生活情况,强化社区矫正人员的自我教育,从而悔过自新。

二 坚持思想教育不放松

针对青少年情绪易波动,思想较为幼稚的特点,把住矫正对象的思想关,开展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教育活动,加强思想矫正。严格管理不放松,严格要求他们执行社区矫正的各项管理制度,按时报到、按时思想汇报、按时参加公益劳动,自觉遵守矫正纪律,自觉接受社区矫正。坚持警示教育不放松,积极开展以案说法等警示教育活动,组织青少年矫正对象旁听案件审理,为其敲响警钟,预防重新犯罪。坚持鼓励学习、就业指导不放松。针对青少年矫正对象在学习、就业中遇到的困难,积极与有关部门加强协调,确保为其提供学习、就业机会,使其尽快能够走向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切实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的帮教工作,做到从思想上引导人、生活上关心人。

三 增强社区矫正工作质量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增强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取得实效,司法所要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法制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矫正者们集中观看社区警示教育片,还要对社区矫正日常每月报到制度、思想汇报制度、请假制度、集中学习、公益劳动、考核评议等方面作全面讲解,并与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要求社区矫正对象应遵守各项规定,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做到及时汇报、按时报到,外出一定要经过批准,在今后的日子里要积极改造,配合司法所工作人员做好矫正工作。司法所还要与社区矫正对象签订公益劳动报到和重大节假日纪律告知书,要求他们主动联系社区,常怀感恩之心,珍惜在社区服刑的机会,摒弃不良行为和恶习,多做公益劳动,争取早日解除社区矫正,顺利回归社会。通过集中学习培训,有利于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综合法制意识,营造一个正常有序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设。

四 建立心灵疏导机制

成立心灵疏导工作室,接收社区矫正人员,为矫正对象进行过心理测试,对需重点关注对象开展个案心理辅导,使一批被矫治对象顺利回归到健康轨道。

工作室可聘请国家二级心理师对社区矫正人员做心理测试和心理疏导,重点对存在有暴力倾向的社区矫正人员和未成年人(武校学生)进行心理测评,逐人建立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并依托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专业工作人员。对社区服刑人员不同成长轨迹、心理状况和社会危害程度逐人进行科学评估,通过心理测试和心理疏导,可以全面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素质、思想动态和身体健康指数等具体情况。有利于矫正人员更好地了解自己、加强自省,有利于司法所根据矫正人员的特点制定教育改造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矫正、完善自我、健全人格、融入社会。工作人员通过综合分析结果为矫正对象制定相应的心理疏导计划,使服刑人员以健康心态平稳渡过服刑期,对回归社会的服刑人员,进行定期跟踪回访,积累经验,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观。

司法所工作人员要认真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对辖区内矫正人员进行家访,通过同家庭成员面对面的交流,了解矫正人员个人生活、工作及所处社区的实际情况,对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工作人员都要一一做记录,并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进行交流。对每一位困难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帮扶工作,帮助其解决个人生活困难,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矫正人员以及家庭成员都一致表态严格服从和配合司法所管理,按照要求接受矫正,早日回归社会,做合法公民。

上一篇:论现代田径训练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下一篇:探析天然气轻烃回收装置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