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5-12 11:14:06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拟行无痛人流术的健康早孕未育妇女2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0例。A组:静注丙泊酚2.5 mg/kg;B组:静注布托啡诺10 μg/kg+丙泊酚2.0 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3~0.5) mg/kg。记录各组丙泊酚用药总量及麻醉相关情况。 结果 B组丙泊酚用药总量明显小于A组(P < 0.05);B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P < 0.05),同时B组不良反应较少。 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流术,麻醉效果优于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

[关键词] 丙泊酚;布托啡诺;人工流产术;静脉麻醉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6-0076-02

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已广泛普及,但术中单纯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常因丙泊酚用量过大而引起患者呼吸抑制,减少药量又常因麻醉深度不够、镇痛不足导致患者术中体动,影响手术操作,同时因丙泊酚镇痛作用较弱,术后患者常诉下腹宫缩痛。近年来我院麻醉科开展了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镇痛,能有效减少上述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10月我院门诊手术室要求行无痛人流术的健康早孕未育妇女200例,ASA分级Ⅰ级,年龄18~35岁,体重45~70kg,妊娠时间40~55 d, 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A组单用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采用布托啡诺+丙泊酚静脉麻醉。所有患者术前全部签署书面麻醉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禁饮禁食6~8 h,入手术室后常规面罩低流量吸氧3 L/min,监测并记录MAP(无创血压)、HR(心率)、RR(呼吸频率)、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开放上肢静脉。A组匀速静注丙泊酚2.5 mg/kg,;B组先抽取布托啡诺1 mg用注射用水稀释至2 mL,14 μg/kg静推,后匀速静注丙泊酚2.0 mg/kg,A、B两组丙泊酚注药时间均为1 min左右。患者意识消失后使患者去枕、头侧仰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中患者出现肢体扭动影响手术操作时适时追加丙泊酚(0.4~0.6) mg/kg,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时托起其下颌,加压面罩吸氧至呼吸恢复、SpO2上升至100%;HR低于50次/min时静注阿托品0.3 mg,必要时可重复给药,使HR保持在60次/min以上;收缩压降至90 mm Hg以下时静推麻黄碱10 mg/次,使收缩压保持在90 mm Hg以上。

1.2.2 监测项目 术中观察并记录MAP、HR、RR、SpO2的变化情况,记录术中丙泊酚用药总量、体动情况、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术毕有无下腹宫缩痛、恶心呕吐等情况。呼吸频率低于10次/ min或SpO2低于90%即判定为呼吸抑制。手术全程患者处于熟睡状态,对手术刺激无反应,判定麻醉效果为优;术中有轻微肢体活动但不影响手术操作,无需追加用药为良;肢体扭动剧烈,影响手术操作,需追加用药,判定麻醉效果为差。术毕待患者意识及定向力恢复,唤醒患者并扶入观察室,继续观察,待患者完全清醒无不适后,方可离院.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命体征变化

术前两组患者的MAP、HR、RR、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05);术中两组间比较MAP、RR、SpO2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05)。

2.2 用量及术毕苏醒时间比较

见表1。

2.3 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情况及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2。术中A组体动发生率67%,B组为25%,根据术中体动情况,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A组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为49%,B组为11%,B组发生呼吸抑制情况明显少于A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5);入留观室后A组25例患者诉下腹痛,B组5例,B组下腹宫缩痛患者明显少于A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5);术毕A组5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B组3例,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均在术后20~40 min离开观察室,离室时均清醒、定向力良好,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05)。

3讨论

丙泊酚是一种新型快速、短效静脉,具有镇静作用强而镇痛作用弱的特点,除催眠性能外,适当深度短时间可达镇痛[1]。但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因其无明显镇痛作用,不能有效抑制疼痛刺激,用量过大时易导致呼吸循环系统抑制造成一些不良反应[2]。人流手术单独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时,患者常常在扩张宫颈、吸宫等手术刺激强烈时由于疼痛而出现无意识状态下肢体扭动[3],影响手术操作,甚至由于体动造成子宫穿孔。因其镇痛作用弱,要想满足人流手术需要,必须使患者达到一定的麻醉深度,才能对疼痛等刺激完全无反应,这时丙泊酚用量常常要达到3 mg/kg甚至以上。丙泊酚用量过大,对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术中极易出现心率降低、血压下降、潮气量过低、呼吸频率降低甚至出现呼吸暂停、窒息等;因其镇痛作用弱,术后宫缩痛发生率较高[4]。为了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减少麻醉中呼吸循环抑制等不良反应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临床工作中常复合一些麻醉镇痛药以增强镇痛效果,减低镇静深度,减少术中呼吸抑制和术后宫缩痛等不良反应。

布托啡诺为吗啡的衍生物,对阿片受体兼有激动和拮抗作用,对中枢κ受体的激动产生镇痛和镇静作用,同时对υ受体有拮抗作用,在(30~60) μg/kg剂量范围内,对呼吸系统有轻度抑制作用,对心血管影响轻微[5]。静注布托啡诺起效迅速,1 min左右起效,其镇痛效价约为吗啡的3~4倍,10~15 min达高峰[6]。由于布托啡诺受体自身的特异性,使得该药在手术麻醉时,呼吸抑制情况的发生率较低[7]。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可弥补丙泊酚镇痛作用弱的不足,有效减轻人工流产术中扩张宫颈等手术刺激所引起的疼痛等不适,减少体动的发生,利于手术操作,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从而降低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减少呼吸抑制、心率减慢、氧饱和度下降等不良反应,并可有效缓解术后宫缩疼痛[8,9]。

本研究表明,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可显著降低丙泊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同时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能为人工流产术提供更满意的手术操作条件。患者术中呼吸抑制、体动发生率低,术后苏醒快,并能有效缓解术后宫缩痛,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 现代麻醉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23.

[2] 陈容.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36-137.

[3] 杨粉兰. 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对人流术后子宫收缩痛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112.

[4] 李淑华,王珺南.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比较[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8):1-3.

[5] 曾因明,邓小明. 米勒麻醉学[M]. 第6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427-429.

[6]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 现代麻醉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7-528.

[7] 何忠承,郭强. 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在丙泊酚麻醉的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分析[J]. 当代医学,2012,18(18):12-13.

[8] 马恒涛,杨黎,李春丽,等.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观察[J].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2):1368-1370.

[9] 解翔彬.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3):54-55.

(收稿日期:2013-03-06)

上一篇:复发性流产史孕妇早孕末期超声筛查的结果分析 下一篇:胃肠减压在不同方式胃切除手术后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