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当前银行资产质量

时间:2022-05-12 09:26:43

透视当前银行资产质量

从一季度季报以及2009年年报看,各家大型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都保持“双降”势头。工中建交4家大型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已经下降到1.5%以下;风险抵补能力显著增强,一季度末拨备覆盖率都超过150%。

经营管理水平提升

银行资产质量持续向好,外因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内因则是银行改革后经营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笔者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体制的进步。近年来,国内主要银行通过重组改制,陆续建立起了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和管理体制。在风险管理方面,推行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和审贷分离体制,部分银行实现风险垂直管理,形成了前中后台风险管控“三道防线”。

2 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国内银行在管理技术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借助“后发优势”,近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风险管理领域,大量引入先进的风险计量和IT技术,通过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领先实践,结合自身经营管理实际,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

3 资产结构的优化。近年来,各大银行加大对业务和资产结构的优化调整力度。例如,大力拓展零售业务并将其作为战略重点,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代表的优质零售资产比重快速增长。在公司信费领域,积极开展行业、客户结构调整,主动退出高风险领域,大大增强信贷资产组合的抗风险能力。

4 专业特长的发挥。各大银行在市场竞争中注重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和比较优势。例如,中行的国际业务、工行的工商企业信贷业务、建行的基础设施和住房信贷业务,等等。长期形成的专业技术及专家储备,使得各大银行在自身专长领域赢得了高质量的增长。

不良贷款反弹压力较大

“4・15新政”后房地产及相关行业贷款风险增大

“4・15”房地产新政出台后,市场反应强烈,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价格急剧下跌的情况,但是成交量萎缩对开发商的现金流带来很大压力。加之目前开发贷款融资渠道受限、融资成本剧增,部分实力较弱的企业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质量也面临压力。如果出现房价大幅下跌以及加息等因素叠加,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将明显上升。近期,国内各家银行都组织开展了房地产压力测试,从初步了解的情况看,虽然各大银行都表示风险总体可控,但是潜在压力不小。

除了房地产贷款外,还有其他以房地产作为抵押品的各类贷款(国内银行贷款担保方式中房地产抵押占比较高),一旦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很有可能引发贷款出现风险。

此外,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变化还将影响到上下游关联行业,涉及面非常广。从实务看,通常房地产企业在上下游交易链中处于相对“强势”地位,因此其风险往往首先会被“转嫁”到上下游的其他企业,其风险传导效应也需要引起关注。

针对房地产贷款风险,商业银行有必要对房地产贷款实行更加严格的风险管控标准。防范和化解房地产市场波动对资产质量的负面影响,将是国内银行今明两年面临的一个挑战。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有加速暴露的苗头

去年国内银行贷款大量投向政府融资平台。据有关报道,截至2009年末贷款余额达到7.38万亿元,全年新增贷款3.05万亿元,同比增长70.4%。总的来看,地方政府平台贷款总量与地方财力明显不相称(很多地方债务率超过100%,甚至高达200%以上)。同时,随着房地产调控深入,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获得资金的渠道将大大收窄,而且民生领域投人还将继续加大,地方财政压力剧增。下一步需要密切防范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向银行信贷风险转移。

年初以来,国家相关部门收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政策,加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检查力度。各银行按照“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整改保全”的要求全面开展风险自查。随着政策收紧以及排查的深入,潜在风险可能还要逐步暴露出来。此外,目前一些地方政府正在着手整合清理各类融资平台,在此过程中需警惕可能出现的债权悬空或担保悬空的风险。

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风险逐渐显现

去年以来,各大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控制是富有成效的,但是存量贷款余额仍然较大。去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及流动性充裕的状况,暂时掩盖了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随着今年宏观调控深入,流动性逐步收紧,一些企业将面临盈利下滑、现金链趋紧的困境。以钢铁行业为例,年初钢铁产能已达到7.3亿吨,即便不增加新的产能,2010年过剩产能也在1亿吨以上。4月份以来,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加之铁矿石成本上升、外需低迷、贸易保护等因素,部分企业风险可能会集中暴露,特别是那些经简单整合并购形成的核心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大型企业钢铁集团,可能首当其冲。

除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品硅和风电设备6个产能过剩行业外,船舶、发电设备、重型装备和通用机械等行业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剩或潜在过剩。不少企业开工不足,盈利水平下降,潜在风险较大。

个人信贷不良率面临反弹压力

个人信贷的不良率与利率水平、收入增长、房价等密切相关。去年在七折利率等政策刺激下,国内各大银行的住房按揭业务增长很快,这部分贷款(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房价高企时期发放的贷款)随着政策调整、经济景气的变化,有可能出现较高比率的不良暴露。另外,股市低迷等因素造成“财富效应”消失,客户资金面紧张,客观上也可能推升个人信贷的违约率。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信用卡不良率开始出现上升趋势。一季度末,国内银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的占比达到3.5%,较2009年第四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

同时需要警惕的是,随着房地产企业融资链的趋紧,“假个贷”有可能死灰复燃。目前国内一些银行已发现这方面的苗头。

存在表外风险向表内转移的现象

近年来,国内银行表外业务增长较快。尤其是实行贷款规模调控后,部分信贷融资需求向表外转移。较之贷款等表内业务而言,目前表外业务管理还相对薄弱,总体来看垫款风险在增大,存在表外业务风险向表内转移的趋势。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不少银行叙做的表外业务涉及大宗商品交易。部分企业超过正常生产所需囤积大宗商品,随着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近期欧元区债务危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相关表外业务的风险有可能会陆续暴露出来。

经济恢复期银行风险判断和选择的难度增大

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还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处于恢复期阶段,中国经济也是如此。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经济恢复期银行对客户风险甄别判断的难度明显增大。在正常时期或者经济下行期,好坏企业一目了然,比较容易识别出来。但是在经济恢复期,无论是好坏企业都从低谷反弹,银行往往容易被良好的财务数据、盈利增长率等表象所迷惑。究竟谁是真正复苏并进入增长通道,

谁是暂时缓和乃至是“回光返照”,银行作出准确判断的难度很大。此外,经济恢复期阶段也是国家宏观政策变化较多的时期,不确定性较大。这对银行来说是个挑战。

如何确保良好的资产质量

重心转移:从“双降”到资产质量的长期可持续

近年来,工中建交等大型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双降,目前不良率都降到1.5%以下。在贷款不良率已经比较低、拨备也很充分的情况下,笔者认为银行工作重心不应该再盯着“双降”,而要立足于长远,着力完善长效机制以确保良好资产质量的长期可持续。

宏观层面:把握宏观经济走势,降低“亲周期”风险

根据经济发展趋势,科学确定自身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对经济发展大势的误判,是银行最大的系统性风险。银行无法完全避免“亲周期”问题,但是可以通过前瞻的判断、主动的政策调整,在把握市场机会的同时最大限度避免经济波动带来的冲击。在具体业务中,只要能比别人看得远一些、提前一步做出反应,那么最后结果往往有云泥之别。

中观层面:优化区域、行业、客户、产品结构,增强组合抗风险能力

在当前银行业整体不良率较低的情况下,简单比较不良率高一个点或者低一个点,实际意义并不大,关键要看风险的基础状况,即资产组合情况。比如,同样不良率的两家银行,一家银行信贷资产主要集中在高波动行业,那么其潜在风险就要高很多。此外,不同的区域分布、客户结构、产品类型,也都显著影响贷款组合的内在风险。

从风险计量的角度来看,需要重点关注资产之间的风险相关性。对于一个资产组合,其整体预期损失可以算术加总,但是非预期损失(经济资本)却不是简单的加总,而取决于资产组合结构。举例来说,两笔风险负相关的资产,可以产生“风险对冲”的效果从而降低整体组合的风险。

国内银行的组合管理还刚刚起步,亟须从政策、技术等方面提升组合风险管理能力。例如在信贷政策上,要逐步形成差别化、精细化的区域、行业、客户、产品政策;在管理技术上,要尽快建立专业化的组合风险计量和管理体系。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微观层面:合理安排交易结构,前移风险管理关口

在信贷业务中,选择客户只是第一步。同样的客户,交易结构安排不同,最终风险和收益情况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对于一些自身实力和管理能力不太强的企业,银行不鼓励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而倾向于采用自偿性的信贷产品,与物流、现金流、供应链等紧密关联的产品来替代或置换流动资金贷款,这正是基于交易结构的考虑。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将银行的风险安排、服务方案等融入到交易结构中,实现对风险的事前管控(而不是事后的被动处置),这是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趋势。

不良处置:专业化管理、市场化机制

贷款风险暴露并不可怕,关键在于银行风险处置能力与风险暴露是否匹配。近年来,国内大型银行都采取了集中、专业的不良贷款处置模式,成效非常显著。下一步还需着力提升专业化水平,特别是引入现代技术工具(如客户风险预警、行为特征分析和催收策略、抵押品风险管理技术等),提升风险处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积极探索和推进不良贷款市场化处置(信贷转让、证券化等)。这方面既需要各大型银行的努力,还需要相关监管制度的配套支持。

抓住客户评级的关键

客户评级的核心是客户的违约率(PD)。违约率不等于不良率,它可以量化说明贷款形成不良的可能。银行贷款组合中整体客户违约率低,那么贷款质量也越好,贷款向下迁徙的可能性也越小。客户评级贯穿客户选择、风险评估、贷款定价、贷款审批、风险监测、贷后管理、结构调整等信贷经营管理的全流程。做好客户评级是提升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在客户评级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从最初的专家判断,到简单的打分板,进而发展到基于数理统计模型的现代评级体系,评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评级覆盖面逐步扩大。过去国内同业在讨论贷款质量和风险状况时,主要关注不良率,现在则更加关注客户评级、违约率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基础管理水平的提升。

正确理解并运用好客户评级技术工具,笔者认为要把握几个方面问题:

1 客户评级的核心是风险度量和风险排序能力。因此,检验一家银行客户评级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就是看基于风险计量结果进行风险排序的有效性,这是关键。

2 不同银行客户评级符号背后的内涵可能差异较大。由于标尺不一致,同一个客户在不同银行获得的评级不同是很正常的;而同样的评级,从风险高低的角度来看通常也是不具有可比性的。

3 不同机构评级的科学性客观上存在差异。不同的机构对客户评级的技术方法、数据基础不一样,专家团队水平也不一样,因此评级结果的科学性、权威性自然存在差异。

4 评级不单纯是计量技术专家的事情。实际上,技术专家和业务专家相结合的评级模式,是所有银行和评级机构的通行做法。

上一篇:金融监管改革需在源头上化解危机 下一篇:生猪价格对通胀的影响不会造成货币紧缩